•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南新闻 > 打响预报“发令枪” ――气象部门奋战强降雨纪实
  • 打响预报“发令枪” ――气象部门奋战强降雨纪实

    时间:2017-07-08 19:56:08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张倩 刘青竹 周月桂

    通讯员 张倩 刘青竹

    记者 周月桂

    6月22日至7月2日,持续11天史上罕见强降雨,考验着湖南汛期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在防汛减灾的关键时刻,气象部门打响预报“发令枪”。科学精准的气象预报、及时的预警信息,为抗洪救灾赢得了更多主动。

    科学预报,

    扛起防汛指挥决策服务重任

    今年的雨情不同寻常。

    据省气候中心统计,6月全省平均降雨量破历史极值,居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同期第一高位。尤其是6月22日至7月2日,强降雨带盘踞湖南境内长达11天,过程强度指数达历史第一高值,持续时间居历史第二高值。

    早在6月19日,省气象局便发布了《气象专题报告》,指出未来一周省内降水集中。6月22日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明确指出“22日晚至28日省内将有持续性暴雨、大暴雨过程”,同日启动湘中以北暴雨Ⅲ级应急响应。随着雨水的发展,气象部门准确把握着每一次雨带变化的精确范围和降雨强度。

    作为省防指成员单位,省气象局带来的气象预报,成为防汛决策极为重要的依据,在不少市县,气象预报员轮班进驻防汛办,24小时现场提供研判意见,共同扛起防汛指挥决策服务的重任。

    在资水干流柘溪水库,每年汛期都会面临两难抉择:如果开闸泄洪,柘溪至桃江区间将遭遇洪峰叠加局面;若不泄洪,库区洪峰叠加,柘溪水库大坝安全堪忧。对降雨量、径流量、河流行洪条件等任何一个因素的考虑出现偏差,都有可能顾此失彼。

    6月30日,省气象台副台长、国家级首席预报员叶成志作为防汛督查组成员,前往桃江现场提供精准的预报服务,为科学调度洪水提供支撑。7月1日,基于柘溪―桃江沿线的精确到小时的气象、水文预报,柘溪水库拦洪削峰,为下游桃江站洪峰削减流量约7800立方米每秒。如果没有这次拦洪削峰,下游桃江站有可能出现难以承受的洪峰流量,导致水漫桃江县城。

    及时预警,

    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山洪地质灾害成灾快、来势凶,防范难度大,成功防御的首要条件就是及时精准的预警预报。

    “幸好前一天就接到了暴雨预警通知,要不然后果无法想像。”7月6日,泸溪县白羊溪乡云上村60多岁的村民杨秀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那场山体滑坡,仍然心有余悸。6月23日,泸溪县暴雨如注,8时20分,杨秀发家后山发生山体滑坡,巨大的山石将他家砸出了3个大窟窿。幸运的是,就在6月22日,杨秀发经村干部提醒,带着孙子提前撤出了房屋。而村干部正是提前收到了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后,及时巡查才发现隐患。

    暴雨中,湖南气象部门利用全省3406个中小尺度区域站以及雷达实时监测,及时向防汛责任人发送其所在乡镇的实况监测警报,为组织转移、成功避险提供实时的精准依据。据统计,6月22日至7月2日,共发布实况监测警报688期99335人次。

    气象预报预警信息顺畅到达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还有赖于辐射全省32万防汛责任人的“12379”短信和覆盖90%乡镇的“村村响”大喇叭。6月22日至7月2日,省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等各类气象信息425期,市县气象部门共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号408期672县次,全部通过“12379”短信发给相关防汛责任人,共计764118人次。此外,全省27万多个“村村响”大喇叭已与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对接,让气象预报预警直达乡村。

    据初步统计,全省根据气象预警紧急转移16315人,重大成功避险40起,避免人员伤亡1503人,避免经济损失14516万元。

    昼夜奋战,

    暴雨夜的气象值班室永远灯火通明

    随着暴雨应急响应的一次次启动和升级,省气象局应急办、减灾处、观测处、预报处、省气象台、气候中心等相关处室与相关市县进入紧张的应急响应状态,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作为承担全省天气预报预警服务工作的省气象台,永远是一副忙碌的状态。调取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分析实况数据,绘制色斑图……会商,上报决策服务材料,发布预警信号,指导市州县气象局……值班室成了“家”,值班人员一日三餐只能匆忙在门口站着扒几口盒饭解决。

    暴雨中,气象部门的值班室永远灯火通明。在强降水持续的日日夜夜里,各地基层气象部门无数气象预报员坚守一线,24小时值班,每3小时为防汛部门提供一次雷达图、降水实况、预报预警等内容,雨水强度大的地区甚至逐小时提供重要气象信息。

    天气恶劣,多处出现通信光纤阻断、移动基站毁坏、观测设备被淹埋等问题。7月1日,黑麋峰气象雷达站出现滑坡,电信通讯出现故障,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扛着维修设备冒雨上山,全力抢修数小时,保障了雷达的正常运行。

    随着雨情不断发展,在灾情严重的地区,气象部门还安排专人前往一线指导抗洪救灾,开展农业气象服务,为农业生产灾后恢复提出科学建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