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我奋斗 我幸福】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女婿接力岳父 要用双脚走遍317.9平方公里守护森林
  • 【我奋斗 我幸福】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女婿接力岳父 要用双脚走遍317.9平方公里守护森林

    时间:2018-03-05 15:51:59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4日讯(记者 刘佩佩)317.9平方公里,这是成都大邑县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今年37岁的胥小伟是保护区的一名巡护员,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记录着他走过的地方,雪山、悬崖、原始森林……胥小伟和队友们一起跋山涉水,沿途需要打击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和偷猎、盗猎等违法行为,同时收集、记录野生动植物踪迹。

    今年37岁的胥小伟将继续奋斗在大山里,守护森林。

    2002年,从胥小伟到大邑县西岭镇林站时,他和大山就有了不解之缘。当年,他接替站里唯一的一名老护林员张古年开始巡山护林。而在这片大山里,胥小伟还收获了爱情,成为了张古年的女婿。2016年,胥小伟因工作调动,来到了黑水河自然保护区,成为了一名巡护员。他的岳父守护森林长达40多年,如今已退休,而胥小伟恰好接力岳父。他说,他将用双脚走遍保护区317.9平方公里的土地,守护森林。

      9条巡山线路 最远一条来回需要徒步20天

    “明天去巡山了,有事等我回来。”这是胥小伟微信朋友圈里的一条信息。巡山,这是作为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的日常工作。说是巡山,其实更像“探险”,巡山线路藏于原始森林中,沿途没有现成的路,脚下便是乱石、水坑、灌木丛等,巡护队员们面临着隐藏的种种危险。据胥小伟介绍,一般来说,巡护队10人一组,组队上山,一般要呆10多天才会下山。而目前保护区的巡山线路有9条,其中最远的一条来回需要徒步20天。

    巡护队员们都干些什么?胥小伟说,主要是打击沿途破坏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和偷猎、盗猎等违法行为,同时还要收集、记录野生动、植物踪迹。黑水河自然保护区位于成都平原和川西高原接壤地带,这里栖息着包括大熊猫在内的数百种珍稀动植物。胥小伟和他的队员们不仅仅要守护森林,还要守护这些动物。

    黑水河自然保护区巡护队成立于2004年,目前共有队员14名,其中年龄最大的51岁,年龄最小的34岁。成立这13年来,巡护队巡山82次,足迹遍布保护区317.9平方公里的每一处。每年,除了暴雨季节和大雪封山的4个月,巡护队的队员们要抓紧机会从不同线路上山数次,每次都要在森林里呆10多天。

    负重徒步穿越原始森林 2年走烂6双鞋

    巡护队员巡山是负重前行。胥小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巡山的过程中,吃住都在山里,因此出发前,每位巡护队员都会备好行囊,带上帐篷、睡袋、食品、炊具、药品、红外相机等。而行囊重达四五十斤,队员们则需要负重徒步穿越原始森林。“一天要走几十公里路,2年来,我走烂了6双鞋,鞋底是被磨烂的,鞋边时常被一些坚硬的荆棘划破。”

    在原始森林里,随着海拔的变化,气候也有所变化。这也是让胥小伟最抓狂的一点,因为一天就可能穿越好几种气候,这对队员的身体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由于森林里的湿气大,胥小伟患上了颈椎病,这也会影响到日常生活。上山的时候多了,陪家人的时间自然就少了。这点,胥小伟心有愧疚。

    “巡山差点儿踩到!”2017年9月28日6点45分,胥小伟发布了一条微信朋友圈,配图是一条野生蛇正在准备攻击一只蟾蜍,并准备将其吃掉。这只是巡山路上可能遇到的危险的缩影。因此,巡护队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同时还要具备自救的能力。能一直在巡护队呆下来的队员,都不简单。

    胥小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沿途也不仅仅只有危险,当他们发现新的物种,或者是救助了野生动物,队员们也都十分的欣慰。因为, 苦没有白吃。

      巡护有了使命感 参与成都首次雪豹调查

    2017年5月,为了解成都市雪豹的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成都首次开展了雪豹专项调查。此次雪豹调查采用红外相机和非损伤性样品DNA分析技术,栖息地判定采用卫星遥感和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中,红外相机在5月布设完成。

    2017年10月,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和黑水河自然保护区组成联合调查队,继续深入高海拔区域,开展为期16天的调查。这一次的主要任务是完成5月份安装的红外相机的数据回收、粪便收集及痕迹调查。

    胥小伟参与了这次的调查,他写了日记,记录了调查过程中的点滴。日记中写道:“上山的第二天就下起了小雨,我和另外一名队友古三哥的任务是收取9个红外相机。从8点30分出发翻上3860米的火烧营已是中午12点40,取了4个相机。还有5个相机在合厂岩,下到28号点位已是13点50分。此时,雨下得更大了,我已全身湿透,古三哥让我把裤子脱了给我一条雨裤换上,整个人的感觉好多了。冒着大雨继续赶路,我俩取完最后一个相机已是16点10分。”

    胥小伟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当天返回营地后,他们到大雪塘下的晒田坪扎营,晚饭后下起了雪。“当时雪越下越大,连续下了两天,队员们都被雪不同程度地伤了眼睛,红肿流泪,这就是传说中的雪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回收的红外相机中,有5台捕捉到雪豹的身影,其中一台相机还拍到两只雪豹同时出现。“能拍到雪豹,说明保护区的整个生态链很完整,也由此判断,成都范围内至少有5只雪豹,因此,这一次的调查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图片由四川黑水河自然保护区提供

    [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红外相机拍到的雪豹。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雪豹调查路途中,大雨让胥伟全身湿透了。

    首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巡山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路,脚下就是陡坡和泥土,或是荆棘。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巡山需要负重翻山越岭

    首页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