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川网会客厅】四川省政协委员刘玉萍:建议成都规划打造城西“医卫体育人文”中心
  • 【川网会客厅】四川省政协委员刘玉萍:建议成都规划打造城西“医卫体育人文”中心

    时间:2019-01-19 20:33:48  来源:  作者:

    四川省政协委员刘玉萍

    四川省政协委员刘玉萍做客川网会客厅

    四川新闻网成都1月17日讯(川网集团省两会报道组记者 刘佩佩 张宇摄影报道)1月14日上午,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成都隆重举行。在开幕大会上,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尹力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提到的2019年重点工作安排指出,要推进健康四川建设。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刘玉萍非常关注健康问题。她建议,打造成都城西“医卫体育人文”中心,助力“大健康”理念落地见效。同时,也是擦亮成都城西片区的特色名片,从而让该片区更有区域竞争力。

    谈机遇:

    沿线多家医院与体院并存 医卫体育融合有天然优势

    刘玉萍提到,成都城西医卫体育融合具有天然优势。位于城西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都是国家级大型三级甲等医院,承担全省疑难重症诊疗任务,是城西医学诊疗中心。而位于城西的成都体育学院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培训基地,拥有体育系、运动医学系、中医骨伤科学、运动康复与保健等优势学科,周边还有省骨科医院和成都市疾病控制中心。“该片区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治未病、运动医学为一体,正与当前国家提倡的‘大健康’理念不谋而合。”

    “成都目前正在推进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我认为成都的每个片区都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刘玉萍说,从区域竞争力来说,擦亮成都城西片区名片也正当其时,以后大家一想到成都城西,就想到健康。因此,统一规划打造省医院-中医附院-体育学院区域“医卫体育人文”中心,充分发挥城西医卫体育中心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充满了机遇。

    谈问题:

    就医道路“窄、破、堵” 周边环境“脏、乱、差”

    经过实地调研,刘玉萍发现省医院-中医附院-体育学院区域周边环境和交通秩序问题日益凸显。长年巨大的人流车流物流相互交织,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长年院外急诊急救通道不畅,交通要道口,小贩违规摆摊设点屡见不鲜,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堪忧;周边商业店面破旧,经营项目杂乱,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医院周边商业布局不合理,患者吃、住不便。

    据刘玉萍观察,随着就诊患者的不断增长,省医院-中医附院-省骨科医院区域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周围单行道限制多;人行道路面凹凸不平,雨天积水严重;院内停车位严重不足,患者停车十分不便。

    同时,毗邻省医院、中医大附院的优质幼儿园和中小学寥寥无几,教育资源稀缺;医院附近有浣花溪公园、文化公园等大型公园,但目前尚未建立通往各大公园的便于轮椅通行的无障碍通道。

    谈建议:

    七大具体措施 打造成都城西“医卫体育人文”中心

    针对目前面临的问题,刘玉萍建议对省医院-中医附院-体育学院区域周边环境实施综合整治,着力打造成都城西“医卫体育人文”中心,发挥该中心引领作用,围绕该中心营造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主动健康、中医治未病、运动干预的“大健康”氛围,“以病人为中心”与“以健康为中心”并重。

    刘玉萍建议,具体从七个方面着手打造。一是加强省医院-中医附院-体育学院周边环境的规划与建设。建议以一环路西段为轴线,统筹规划部署省医院-中医附院-体育学院区域周边环境的整治与建设。加快该区域“门面”的统一改造,合理引导周边商业布局。

    二是全力改善交通现状,构建城西医卫体育中心交通枢纽体系。建议合理优化道路导向,有效疏通巨大的人车流;着力改造周边道路,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街道;彻底改变人行道“窄、乱、脏”的现状,提升人行道档次;就近建设2~3个公共大型立体停车场或地下停车场,为患者提供停车便利。

    三是在医院周边配置优质中小学幼儿教育资源,打造城西医卫体育中心区域特色文化教育。建议就近建立部分优质幼儿园及中小学校,把医学健康和医学人文教育注入中小学教育,从孩子做起,接受医学人文教育。

    四是强化医院片区医疗治安管理,构建医疗秩序保障型特色医卫体育中心治安防控体系。

    五是加强周边绿化,建立共享绿色通道。

    六是坚持以文塑城,加强医卫体育文化打造,统一规划建设成都医卫体育人文中心广场。

    七是打造特色医养康养养老特色社区,建立并推广可及性、可持续性的养老模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