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五年拆除违法建设85万余平方米 巴中治“三违”
  • 五年拆除违法建设85万余平方米 巴中治“三违”

    时间:2017-06-27 20:52:37  来源:  作者:

      6月22日,巴中市经开区奇章街道碧垭村村支书杨和平,正沿着奇章大道巡查,“主要是看看路边有没有违法建设。”杨和平说,这样的巡查每天都有,覆盖全村。近一年来,该村实现了违建零发生。

      碧垭村是巴中市近年来整治“三违”(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和违法销售)尤其是整治违法建设的一个缩影。

      通过疏堵结合、多方联动,巴中基本实现存量违法建设分步消除,新增违法建设“零增长”目标。今年一季度,巴中全市拆除违法建设5万余平方米。

      □本报记者 庞峰伟

      多方联动 整治违建

      巴中老城区可开发的土地较饱和,没有大规模的违法抢建,但是城区内的老旧住宅和商品楼楼顶加建、改建及扩建等现象依然存在。

      “对于违建、抢建行为,我们一直持‘零容忍’态度。”巴中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三违”治理工作纳入对县区的目标绩效考核,实行倒扣分制,以此推动县区党委、政府主责主抓。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党员干部在选拔、任用、评优上,实行一票否决。

      “我们还建立‘前沿哨’,组织村干部、物业服务人员巡查、劝阻、报告,结合执法人员网格巡查,对违法建设发现一起、制止一起。”巴中市城管局局长邓林平介绍,巴中对违法建设露头就打、发现就拆,小区的违法建设在材料运输关口入手,督促物管与装修业主签订责任书、缴纳保证金,基本实现了源头管控。同时,还引导村(社区)纳入村规民约,督促小区物业建立自治机制,落实巡查、制止、报告违法建设的责任。

      在杜绝新增违建同时,巴中也在加快消化存量违建。邓林平介绍,巴中通过无人机航拍、实地测量、调查取证等多种方式锁定城市建成区的违建信息。

      个别党员干部参与、纵容违法建设是治违最大的阻力。对此,巴中市采取一案双查,既查违建方的违法责任,又查违纪责任,重点彻查公职人员、党员干部及家属参与违法建设的问题,并联合媒体曝光,形成强大震慑力。

      五年来,巴中市拆除违法建设达85万余平方米,办结一般程序“三违”案件515件,查处党员干部参与、支持、包庇“三违”,充当“保护伞”的行为172起。仅去年,全市就拆违17.6万平方米,查处党员干部参与“三违”11件,11人受到纪律处分。疏堵结合 分类施策

      “‘三违’的外在表现是行为,根子在思想。”邓林平认为,根治“三违”的关键,仅靠出重拳、严惩的“堵”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做好“疏”的工作,疏堵结合。

      在拆除违法建筑过程中,面对一些被拆除方的不理解,以及过激言行,巴中城管等部门不简单地“一拆了事”,注重设身处地站在被拆除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仔细耐心地帮助拆除方“算好账”,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为拆除方争取合理利益,赢得群众理解支持。

      去年,巴中城管拆除了一起特殊的违法建设,违建者张某因长期在外务工,老房子失修垮塌,因地处城郊规划严控区,新建住房又不能审批,张某就利用节日偷建抢建违法建设300余平方米。

      一方是困难群众,一方是铁的规章制度,怎样权衡?通过调查核实,巴中城管执法人员召集村民代表核实了张某原住房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等基本情况,共同签字认定后,移交街道办事处纳入拆迁安置,提前锁定享受周边居民同等待遇。

      “我服气!”解决了后顾之忧,张某不再阻拦执法人员。最终,这处300余平方米的违法建设被依法拆除。

      人性化拆违,巴中还坚持分类治理,解决民生难题。对于确因房屋治漏隔热需要的楼顶搭建,制定全市统一标准,限定高度、宽度,明确建筑材料和工艺,实施统一改造,消除安全隐患,排除非法牟利空间。对于村民合理建房需求,科学规划,实施统规统建、统规自建。建立五小企业产业园,引导城郊五小企业入园生产经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