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赵海伶:从“换张床”到“买辆车” 她助力乡亲们脱贫奔康
  • 赵海伶:从“换张床”到“买辆车” 她助力乡亲们脱贫奔康

    时间:2021-02-21 17:52:02  来源:  作者:

    【人物名片】

    赵海伶 广元市青川县恒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青川海伶山珍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20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小康心愿

    今后还将继续扎根农村,探索更好的农业项目,打造更多的农业产品,帮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创业和增收,让家家户户的日子好起来、富起来。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燕巧

    榜样故事

    1月19日10点,青川县孔溪小企业创业园,已经忙了许久的赵海伶还没来得及吃早饭。

    留着一头利落短发,今年32岁的赵海伶已经创业12年。2009年,刚大学毕业的她回到家乡青川开了一家网店。12年间,小小的网店已升级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带动青川4000多食用菌农户致富,为留守贫困妇女、老人提供务工岗位。2020年,赵海伶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

    通过电商把本地山货卖到全国

    用这样的创业影响带动更多人

    赵海伶的微信朋友圈晒了很多与农户、农产品合影的照片。即使现在很忙,她也会尽量抽空去乡村里走走。“我喜欢去山里,农村的田间地头就是我的‘加油站’。”赵海伶说。

    赵海伶告诉记者,2010年夏天,创业不久的她到青川县蒿溪回族乡的一位养蜂人家里收蜂蜜,收完蜂蜜后,她问养蜂人有什么愿望,对方告诉她“希望可以换一张新床”。这个愿望深深触动了赵海伶,“拖着取好的蜂蜜,我心想一定要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进入2021年,一张新床对这家人已不是问题。他告诉赵海伶,今年家里打算买小汽车了。创业以来,从脱贫到奔康,赵海伶帮很多人实现了心愿。

    “创业对我来说是一种必然,但选择农业是一种偶然。”赵海伶说。

    2006年,还在上大学的赵海伶和同学合伙在校外租了间店面,开了一家咖啡馆。白天上课,晚上做服务员,有时只有一个顾客,她也得陪着等到凌晨1点才打烊。这次创业经历让她觉得,赚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08年,因为地震,让她对亲情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毕业后,她果断放弃留在成都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青川。

    彼时,灾后重建的青川,是一片创业的沃土。“那时候在街上随便开一家饭馆都能赚钱,但我一开始就不是想着赚多少钱,而是想做成事业,这样才不负我从城市回到农村。”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阿里巴巴来青川进行灾后援建的工作人员。在闲聊中她得到启发――通过淘宝把本地山货卖到全国各地,这样的创业可以影响带动更多人。

    那时候青川的农产品,都是老百姓步行或是骑摩托车拿到集市里卖。赵海伶开了家名为“海伶山珍”的网店,开始每天下乡、进山收货,然后再通过网店卖出去。

    当时在青川做电商并不容易,网络、交通、物流都是问题。没有网,她就到别人的办公室“蹭网”,再通过大巴车把货品送进城里,通知快递到车站取货。为了提升物流速度,赵海伶坚持每天都把货品送到最早的一班大巴上。白天下乡收货,晚上打包订单,那时候赵海伶经常晚上只睡两三个小时。

    凭着这份努力,“海伶山珍”逐渐升级成一家省级龙头企业,合作农户也从200户增至5万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00多户。“海伶山珍”销售的产品也不仅仅是青川的山货,还链接了全国23个地区400多个乡镇的农产品。

    建基地、工厂和实验室

    卖农产品更要坚持标准化

    “12年来,走了很多地方,我发现在贫穷的大山里,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让农户有增收途径。”

    但助农扶贫之路比想象中要困难。很多“山货”品质参差不齐,“农产品如何保证稳定的品质、实现标准化”,这个问题赵海伶探索了很久,她建起规范化生产基地,建加工厂,建农产品检测实验室。“不管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企业必须有的东西。”

    2014年,赵海伶刚开始建生产基地和工厂时,遭到周围很多人反对。“当时‘互联网+’概念正火,很多人质疑我为什么要做实业,我想的是既然我在农业这个行业,就想把这个行业的各个环节搞清楚。”

    工厂和基地建起来了,也带动了农村很多人就业。记者在“海伶山珍”看到,工厂里有120多名工人,除了门卫,全是女性,大部分是留守农村老人、妇女。

    创业12年,赵海伶已经获得了数不清的荣誉。让她最自豪的是在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登上“乡村振兴方阵”彩车和2020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这些荣誉让我觉得在农村工作虽然辛苦孤独,但即使再渺小也会被看见。”

    荣誉加身,赵海伶感觉身上的责任更重了。“我的背后有很多员工、农户和家庭。自己最大的使命就是把公司做好,他们才有稳定的收入。”

    采访结束,赵海伶从青川出发到广元安排新店开业事宜,当天还要再赶到成都。创业以来,赵海伶每年都会给自己“折腾”出很多事,“折腾”的动力来自于农村给她的力量。“不管我再忙,只要回到村里就很治愈。行走在村里,有时候乡亲问你一句‘吃没吃饭?喝不喝水?给你摘个莲花白’……就是这种温暖的场景,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奋斗动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