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环境生金:绵阳2.3亿人才资助背后的乘数效应
  • 环境生金:绵阳2.3亿人才资助背后的乘数效应

    时间:2017-07-05 21:08:25  来源:  作者:

      核心导读:

      他们的故事,或许也正是您的故事――

      在当下中国创新创业这一激越飞歌的时代大潮面前,走进“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的绵阳,创新的脉动与创业的生机激荡着这座美丽的城市。这里是共和国锻铸“两弹一星”等国之利器的地方,也是“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等一大批科学家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的地方。

      如今,站在创新驱动与军民融合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上,肩负着建设绵阳国家科技城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双重使命的绵阳,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这一科学论断,在“以最优的政策吸引人才、以最实的举措扶持人才、以最真的情感服务人才”中,锻造“人才特区”,打造“创新高地”。

      受惠于绵阳的人才新政,全市引进国省“千人计划”专家58名,领军创业人才173名、博士910名。近三年来,绵阳科技型中小企业年新增量达到2000家以上,相当于平均每天有5家以上的科技型企业在这一热土上诞生,创新的激情与创业的梦想在这里点燃并放飞。

      在这个勇于追梦的年代,他们的故事,或许也正是未来您的故事。

      为此,我们今天不妨听听3位人才在绵阳国家科技城的筑梦故事……

      A

      人物一:刘高川(60后)

      创业目标:创建国际一流的无人机研发与生产企业。

      创业者语:“作为一名科研战线的老兵,如今的创客,这里富集的科技资源优势与无忧的创业环境,给了我信心,也让我看到了未来!”

      “很是感激能遇上当下中国这样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代,也很是有幸能遇上绵阳国家科技城这样一个创新氛围浓厚、创业政策给力的好土壤!”

      刘高川,这位早年曾在国防科技大学主攻火箭发动机与飞行力学专业的研究生,过去先后在北京、上海分别担任上市公司和央企的技术总监与总经理。2015年,他选择来到绵阳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成立四川宝天智控系统有限公司,主要面向军用和警用提供特种智能无人机、大数据服务和人工智能产品。

      他说,2016年是宝天智控的企业元年,也是他们的拼命年。这一年间,他和他的团队没有节假日,他本人因为算法和软件研发连续加班,导致视网膜脱落,两次紧急住院手术。一年来,他和他的团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吃住都在办公室,5个人的团队,为了一个技术方案,常常研究与讨论到凌晨五六点,仅方便面就消耗了12箱。

      而让他感慨的是,尽管从无到有、起步艰难,他的每一步成长,都得到了绵阳无微不至的关心。特别在去年初创阶段资金一度匮乏之际,他和团队还得到了绵阳市人才办发放的一笔雪中送炭般的人才专项资助金。而绵阳这座在航空航天不少领域汇聚了国内乃至亚洲最强技术的城市,为他的创业创造提供了十分给力的智力支持。他说:“绵阳作为一座地级市,对人才的珍爱与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全国罕见,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成功之花,在智慧、辛劳甚至是泪水的浇灌中绽放!”一年多来,宝天智控的核心产品――球形无人机和核心部件“飞行控制系统”,一举拿到国际国内17项大奖,并在去年获得中国规模最大的创新型成长企业投融资选拔大赛――“2016黑马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目前,团队核心成员不仅囊括上海交大控制系的博士,也有来自哈佛材料力学的博导,还有工程院院士作科学顾问。宝天智控,也由此十分欣喜地成长为全国唯一的球形无人机研发制造企业。

      而据称,目前国际上也仅有三家公司可以制造出这种球形无人机。

      新闻纵深:“绵阳将始终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当好人才的‘后勤部长’,为全市各类建功立业的人才提供一流的服务保障!”这是在今年1月12日绵阳举行的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绵阳市委书记彭宇行的一番深情的讲话。以建设全省乃至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区”为指引,绵阳出台了“1+16”的人才体系,努力在区域人才竞争中锻造出其他地方“望尘莫及”的比较优势。这当中包括,设立了年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5年来,累计资助697个人才项目,资助金额逾2.3亿元,单个达到200万元。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的一份评估报告表明,这一专项资助撬动各类资金投入154.28亿元,受助企业营业收入达到534.34亿元,在助力广大创新创业者追梦圆梦的同时,努力实现绵阳人才集聚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1][2]下一页 尾页

      B

      人物二:宋凤军(70后)

      创业目标:以“中国创造”为驱动力,成为一家有社会意义的科技型产业化上市公司。

      创业者语:“创业是艰难的,创业也是快乐的!在绵阳创新创业创造,有着完备的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扶持资助政策。特别是在当下我国军民融合深度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大背景下,绵阳在先行先试中,诸多支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政策,走在了全国前列,看到了绵阳军民融合产业的春天。”

      “在与武警特警学院合作洽谈时,他们谈到,如果劫持人质现场隔着玻璃,狙击歹徒时,子弹在穿过玻璃时会发生严重的轨道偏离,大大降低命中率,他们希望我们能提供一套解决方案……”

      谈起创业之路,作为四川中盾金卫光电科技公司总经理的宋凤军感慨颇深,他说,“创新创业,需要有着一种冒险的精神和不言放弃的信念”。他向记者讲到了这个个案。他说,尽管这套解决方案要求严苛,国内也没有参考,但是他和他的团队还是答应了下来。

      在挑战与使命中,中盾金卫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全天候激光透玻侦查仪与激光灼伤器一体机。这套机器不仅能够透过各种玻璃,获得玻璃后人员的高清晰度视频图像,还可以对歹徒手部或脸部进行激光灼伤攻击,为制服歹徒赢得时间。最终他和他的团队也赢得了这笔大单。

      随着军民融合产业在绵阳的升温,自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从事射线成像、辐射探测等军品研究的宋凤军,在梦想的召唤下开始了他的创业人生。“最初时连我在内只有3人。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科技与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先手棋。由此,我们决定停掉自己的工资,砍掉一切不必要的开支,挤出钱用于科研投入与人才的引进。”

      “公司每推出一款产品,都以‘国内首创、国际先进’为标准”。在一种求索创新的坚韧与执著中,中盾金卫的主打产品――全天候激光透玻透膜成像仪,属于国际首创,进入公安部列装产品目录。而让他感慨的是,企业从“初创”到“领军”,变化的是团队的快速成长与进步,不变的是绵阳市委市政府对人才一以贯之的呵护与厚爱。他讲到,特别是创业初期,由于新产品研发投入大、市场培育周期长、有技术无产品的状况让企业陷入了困境。在这个时候,绵阳的系列支持政策,让他们从这一艰难的起步期挺了过来!

      新闻纵深:从发布全省首份军民融合人才培育方案,到设立全国唯一的军民融合重大团队资助项目,从成立全国唯一的国家军民融合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到设立全国首支军民融合成果转化基金,在承接建设绵阳科技城的国家使命后,绵阳再次被中央赋予以军民深度融合为特色的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就此,绵阳市长刘超表示:“绵阳将着力构建全国领先的军民融合创新转化体系、产业培育体系、人才集聚体系、开放合作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由此,一系列在全省乃至全国富有创新性与引领性的政策在绵阳相继出台。特别是为激励国防军工科研人员迈进经济一线方面,绵阳表示对承担重大科研计划民口项目的国防科研人员,可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助。在军民融合产业培育上,绵阳探索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四种模式,产业涵盖电子信息、航空发动机、核物理与放射化学等300多个专业领域,军民融合层次和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C

      人物三:胡 晓(80后)

      创业目标:致力农村环保建设与服务,未来五年内登陆资本市场,进入中国农业循环经济第一品牌阵营。

      创业者语:“作为一名海归,我认为创业与其说是一种情怀与状态,不如说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体验与追寻。同时,我认为创业的成功=好的创业项目+好的创业环境+好的创业执行。很是高兴当初选择绵阳,这里‘十个有’的创业环境,助力我实现了美好的创业梦!”

      自2005年从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胡晓便回到了国内工作,不久又被派往美国2年多时间。2009年回国在北京从事农业和新材料投融资工作。

      在绵阳科技城“千英百团”等人才政策的感召下,他来到了绵阳,凭着一股子创业的勇气与锐气,创办了四川汇邦环保科技,瞄准“美丽中国”建设,专注农村环保的建设与服务。

      在他看来,“创业的成功=好的创业项目+好的创业环境+好的创业执行”。

      他说,年轻海归回国创业之初,人生地不熟,往往是各方面最需要“雪中送炭”扶持的阶段,一旦融入地方也最容易落地生根。汇邦环保创业之初,同样是困难重重,但很是感激选择了绵阳这样一个让人感动的创业环境:缺乏人才,绵阳科创区牵线搭台,帮助他们统一招聘人才;缺少资金,获得了绵阳市人才办“涌泉计划”奋进团队资助,解了创业初期的燃眉之急,等等。去年,经绵阳市人才办的推荐,他本人还入选四川省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和省“千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

      他说,“独木不成林、一人不为众”。学科交叉融合、高科技产业的复杂性,都决定了要更多依靠团队协作,而不是“单打独斗”。从他个人创业历程看,创业之初就决定,采用稻盛和夫先生的“阿米巴理念”,把与创始人理念相同的骨干委派为小团队负责人,充分赋权组建人才团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运行。经过4年的发展,汇邦环保已从最开始的2个创始人、5万元启动资金,到如今已发展成为员工接近30人、年销售突破2000万的环保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项目遍布全国15个省市。

      他表示,瞄准“美丽中国”建设所催生的不可估量的商业机会与社会价值,汇邦环保在未来5年内力争登陆资本市场,并立志进入农业循环经济第一品牌阵营。

      新闻纵深:“牢固树立‘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的新理念,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这是绵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岳勇的观点。近年来,绵阳针对大学生、领军企业骨干、科研院所研发人才和海外人才等不同类型的创业者,制定了极富针对性与极富含金量的创新创业扶持体系。包括建成了涵盖国家孵化园、科技城国际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在内的100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和孵化平台,以及建成了“拎包入住”的500套科技城青年科技人才公寓、设立年1000万元创业人才的购房补助等,形成了“创业创新有扶持、外来创业有住房、初创企业有场地、注册登记有便利、创业贷款有担保、风险投资有补偿、税收贡献有奖励、专利转化有资助、技术创新有专项、优秀人才有重奖”这一富有科技城特色的“十个有”创新创业保障体系。绵阳,正日渐成为“人才高地”与“创新高地”。(来源:四川经济日报 记者 任毅)

    首页 上一页[1][2]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