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防汛减灾在行动:防灾责任书就是“军令状”
  • 防汛减灾在行动:防灾责任书就是“军令状”

    时间:2017-07-11 20:35:47  来源:  作者:

      全省部署

      在5月22日召开的全省防汛减灾工作会议上,省政府与21个市(州)签订防汛减灾责任书。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严格落实各级人民政府的属地责任,严格落实各成员单位的职能职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整改到位、防范处置到位、救灾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要层层压实责任,确保临战运行联动高效。

      草帽、雨衣、水鞋,是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党委书记杨忠办公室里很显眼的三件装备。

      7月5日,杨忠又一次穿戴上这些装备,到几个村组抽查地质灾害监测员工作情况,确保地质灾害隐患点值守到位、监测到位。

      “签下责任书就是立下‘军令状’,必须严阵以待。”回到办公室,简单擦了擦鞋底的泥土,杨忠递给记者一份《仁和区2017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责任书签订的双方分别是仁和区政府和啊喇乡政府。

      仁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中旬攀枝花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防汛减灾责任书后,仁和区政府又与各区级部门、各乡镇政府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

      细看这份责任书,就是一张防灾“清单”,列出“汛期期间应有专人24小时值班,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相关防灾人员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等12项具体目标,每个目标都设置了6-12分的分值,共计100分。“所得总分将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上述负责人表示。杨忠担心的不是扣分,而是“清单”背后的责任。啊喇乡山高路险、河流纵横,防汛减灾任务艰巨。去年9月,全乡遭遇强降雨,出现房屋损坏、地面塌陷等险情,“今年更要严防死守”。

      为此,啊喇乡提前在4月18日,就与辖区内小型水库管护员等签订防汛、防洪责任书,要求管护员吃住在水库,随时报告灾情。乡政府与各村也签订了责任书,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张平是啊喇乡起查喇村苍蒲地组一名地质灾害监测员。7月5日,张平带记者来到他家附近一片地里,仔细查看中间一处沉降区域,并用本子做好记录。“我每天早晚至少做两次记录,发现问题立即上报”。

      对于张平而言,杨忠是个“熟脸”,因为隔三差五杨忠就要来检查他的工作。“我们近期搞了好几次应急演练,保证紧急时刻不掉链子。”杨忠说。

      “6月28日晚,啊喇乡突降大雨,全乡大部分党员干部彻夜未眠,实地查看灾情,帮助转移群众和财产。”杨忠说,官房村乍喇务组去年曾发生过垮塌。“为确保安全,我们组织当地2户村民紧急撤离”。

      盐边县各级各部门也层层签订防汛减灾责任书。7月1日晚,新九乡突降大雨。“因为责任书提前让各级干部绷紧了弦,所以能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救援,5小时左右成功疏散转移群众215户942人。”新九乡党委书记刘雨昊说。

      “压实责任不留缝。”盐边县水务局局长黄元林介绍,各乡镇与辖区内重点企业、各县级部门与职能范围内的单位机构也层层签订了防汛减灾责任书,全县已签订300多份防汛减灾责任书。

      记者手记

      结合各地实际责任书更有力量

      签下责任书就意味着作出承诺,担起担子。攀枝花市年降雨量不大,但非常集中。去年9月,当地干部群众已体验到大雨的威力,所以今年更不敢小觑。攀枝花各级各部门签订的防汛减灾责任书,并不是出自同一个“模子”。比如新九乡政府和各村签订的责任书,是在结合了各村的具体情况,对乡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责任书做了大量细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些结合各地实际的责任书,为当地顺利开展防汛减灾工作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