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四川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 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 【砥砺奋进的五年】四川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 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时间:2017-07-11 21:02:39  来源:  作者: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1日讯(记者 戴璐岭)四川新闻网记者7月11日从四川省委农工委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不断创新农业农村投入方式,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重点做好“调整”和“撬动”两篇大文章,在确保财政投入只增不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我省19个市(州)注册成立了亿元以上的农业担保机构,覆盖全省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基本形成。探索财政支农项目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开展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开展财政支农资金“补改投”改革试点,将财政支农资金形成资产折股量化到试点组织成员。探索设立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投向农业产业化领域。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为397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确定金融服务主办行,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累计向27.75万户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92.53亿元。在全省范围推广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在12个县(市、区)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累计发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23.9亿元。积极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累计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39家。创新涉农保险服务,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10%,在13个县开展蔬菜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开展生猪价格指数保险试点并扩大到全省。

      创新农业科技体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重大产业链创新工程,加强农业产业技术研发,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21个科研院所和62个县(市、区)开展激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提出鼓励离岗创办企业、允许兼职取酬等10项政策举措。实施农机装备发展行动,开展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示范,促进农机装备在县(市、区)全覆盖。截至去年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429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55%,科技贡献率达到59%以上。

      创新农田水利建管机制。出台《四川省深化农田水利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统筹推进产权制度、运行管护、管理体制、引入社会资本、农业水价等各领域改革。出台水利支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规划和意见,2016年支持63个幸福美丽新村示范县相关水利建设资金17.91亿元。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营,启动“2+16”个高效节水灌溉政府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建试点,依托投融资平台,并通过与农发行合作,吸引社会资本和贷款21.73亿元。

      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机制。大规模开展绿化全川行动,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截至去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36.02%。积极开展污水垃圾处理,推进建制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1.8%的乡镇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面整治农村面源污染,开展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强化废旧农膜、秸秆、畜禽粪便综合利用,2016年全省化肥使用量增幅控制在1%以内,减少农药使用1600吨,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