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四川新闻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撸袖上阵 巴中恩阳区老干部“参战”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我们在行动】撸袖上阵 巴中恩阳区老干部“参战”脱贫攻坚

    时间:2017-07-11 21:05:24  来源:  作者:

    正在办公的老年干部(周星宇摄影)

      四川新闻网巴中7月11日讯(周星宇 记者 余开洋)“我们要更加勤奋进行自力更生,才能够对得起党对人民群众的期盼和关怀!”7月2日,如今又多了一个会长身份的巴中市恩阳区青木镇平桥村退休教师高家映,正在贫困户李德林家里宣讲脱贫攻坚相关政策。

      一人挑头众人应 老年干部造福平桥村

      “最初,我回村里,儿女都不支持,说我有退休工资,年龄也这么大了就应该在家抱抱孙子,享享清福,颐养天年,何必到农村吃苦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高家映不顾家人的反对和劝阻,回到家乡?

      “我虽然退休了,可我共产党员的身份没退。”高家映激动地说:“党员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今年72岁的高家映,从青木中学退休后,便回到了平桥村。

      如此高龄,凭什么去帮扶大家脱贫奔康?

      “人老了总是念旧情,我一直想为乡亲们做点事。”高家映的话说出了平桥村老干部的心声。该村在外老人听说高家映的故事后,纷纷返乡,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家乡的亲人。

      61岁的李林是国土资源部退休干部,虽离开村子40多年,但一直情系家乡。2012年回乡过年,看到家乡贫穷落后,村民生活困难,便千方百计帮助乡亲们。

      “我们在城里的生活的确很舒适,但一想到家乡人民群众还未脱贫,我心里不安啊!”凭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李林多次在有关部门奔走,争取项目和资金,先后为平桥村争取“金土地”项目、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帮助村里改田改土800余亩,新建微水池10口,整治山坪塘5口,新修公路8.2公里。

      “这几年来,在这些老年干部的帮助下,村里路修好了,土地也流转出去赚钱了,只要有他们在,我们脱贫奔小康就有信心了。”村民李德林说。

    [1][2]下一页 尾页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众人齐心抱成团 老年协会助力战脱贫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选好一个带头人,就可能培养一个团队,发展一批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我一直想把全村所有的老年人组织在一起,发挥大家的余热,为村民办点实事。”在高家映的倡导下,平桥村55名在外发展的老人自发组织成立了老年人返乡助推脱贫攻坚协会,并投票选举高家映、李林、朱大程担任协会正副会长。

      “现在村干部都很年轻,落实党的政策到位,但经验少,处事方法还欠考虑,我们老同志就把社情民意收集起来,反馈上去,为他们决策提供帮助,免得好心办了坏事。”高家映说,协助村支“两委”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奔康,就是协会最大的任务,“我们就是政策的宣讲员,感情的联络员,工作推动的监督员。”

      协会的成员大多数出生于农村,早年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工作后又受党多年培养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他们与农民、农村的感情很深,又善于与农民打交道,能听到老百姓的心里话和知心话,这是开展脱贫工作的独特优势。

      “老年干部协会是老百姓和村支‘两委’的连心桥,不仅能引导老百姓遵纪守法,还能对村支‘两委’起到监督作用,把老百姓和村委紧紧联在一起。”该村村支部书记朱洪才说。

      党委政府支持政策好 脱贫奔康又添生力军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平桥村老年干部退休不退志,退岗不退责,退位不褪色的做法传出后,受到了恩阳区委领导高度重视,要求广泛宣传大力弘扬,用好这支生力军。

      “为充分发挥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的作用,区委要求各乡镇都要成立乡、村(社区)老年干部协会。”恩阳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程乃文说,平桥村老年干部资源丰富,率先成立老干部协会,是该区的第一个试点乡镇。

      据了解,协会成立当天审议通过了协会章程,把助推脱贫攻坚、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为主要职责,把“三宣讲三引导三监督三推动”(即宣讲政策法规、宣讲实用技术、宣讲感恩奋进,引导矛盾化解、引导文明新风、引导思想转变,监督党务村务公开、监督项目建设、监督资金使用,推动“四好村”创建、推动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作为主要做法。

      协会成立了,如何保障协会工作有效开展?

      恩阳区委、区政府要求,试点乡镇要统筹整合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养老院和村支“两委”闲置房等建好协会阵地,提供必要的办公设施设备。区上统筹为每个乡镇老干协会提供5万元的工作经费,为每个村(社区)老干协会提供3万元的工作经费,协会工作开展较好、作用发挥充分的,年终还将给予适当工作经费奖补。

      “如今,村民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我们的办公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也更方便为百姓出点子、想办法啦。”高家映高兴地说。

      岁月沧桑,初心不改,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据不完全统计,仅平桥村,在离退休干部的帮扶下,该村就引入各类项目资金、业主投入2500多万元,为村里基础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知名人士,为村出力,为民出策,继续做更多的好事实事。”高家映对未来的工作早已有了打算。

    首页 上一页[1][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