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侧记
  • 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侧记

    时间:2019-03-12 17:56:42  来源:  作者:

    原标题:文山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侧记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文山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地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是全国唯一以壮族苗族为自治民族的自治州,也是全国唯一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山区、贫困地区、原战区”为一体的自治州。全州363.6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58%,居住着壮、苗、彝、瑶、回、傣、布依、蒙、白、仡佬10个世居少数民族。全州有16个民族乡,961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是少数民族杂居,全州1.6万个村民小组(队)中,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组(队)有7300多个,少数民族杂居的村有1000余个。

    2009年以来,我州率先在平远地区和老山片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打造出“平远现象”、“平远速度”,砚山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成为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云南经验”中的“文山特点”。2013年6月,州委、州政府出台《文山州争创全国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的实施意见》,确立了争创全国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建设“十大示范”和实现“三大跨越”的目标任务。6年来,我州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州成立了以州委书记任组长、州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州8县市均成立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的创建领导机构,全州上下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司其职、上下协调联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2013年8月2日,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总结表彰暨争创全国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工作动员会,全面安排部署争创全国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各项工作。2015年3月25日,州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暨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推进会、2016年11月24日州委召开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进行部署安排。2018年12月27日,州委、州政府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推进会,对全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强力推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

    州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制定《文山州争创全国边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将责任制签订到全州104个乡(镇)、907个行政村(社区)、民族宗教工作重点村寨和宗教活动场所,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评的长效机制。2017年4月17日,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工作推进会上,我州得到了提名表扬,砚山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

    抓住省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契机,我州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44亿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个(砚山县、广南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18个、民族特色乡镇2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85个、民族特色村60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8个、评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2071户。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着力打造出民族团结进步模式,形成了具有标杆性的示范典型。砚山县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县,马关县坡脚镇、文山市永通社区、麻栗坡县南朵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优秀示范乡镇、优秀示范社区、优秀示范村。砚山县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普者黑景区命名为第五批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富宁县坡芽村获评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平远镇田心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丘北县八道哨乡上那红村,广南县坝美镇坝美村,富宁县剥隘镇坡芽村、归朝镇老街三寨村,马关县仁和镇新寨村、南捞乡坡角村、金厂镇罗家坪等7个村寨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我州累计投入资金88.91亿元着力推进《文山州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年)》,通过实施6项工程30个项目建设,各族群众出行、饮水、住房、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大幅度改善,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我州在麻栗坡、马关、富宁边三县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受益群众3.1万户1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7.7%。到2017年12月底,全州已累计完成投资24.14亿元,在实施抗震安居、产业培育壮大等项目过程中,做到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深度融合,留住了乡土、留住了乡愁,有效改善了沿边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打造出了麻栗坡县老寨村、马关县冒天水村、富宁县山脚村等一批有亮点、有特色、可借鉴的示范村。我州实施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成效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8年9月20日省政府在麻栗坡县召开全省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推进会,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新一轮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工作。

    我州始终坚持民族文化这个血脉不动摇,出台了《文山州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州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大力实施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壮族彝族铜鼓舞、彝族葫芦笙舞、壮剧、女子太阳山祭祀、坡芽情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级保护项目43项,州级保护项目93项。2013年以来,共争取省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世居少数民族精品文化项目58个,财政补助资金596万元;“百名人才”培养工程5个,补助资金121万元。通过对壮族、苗族、瑶族等民族文化的抢救保护,近年我州出版了《云南壮族“莱瓦”艺术图像集成》、《云南文山壮族古籍典藏丛书》(1至10卷)、《苗族指路经》、《文山苗族迁徙史诗》、《文山瑶族文献古籍典藏》等丛书,深入挖掘、研究、保护民族优秀文化,展示我州各民族的生存状况、历史文化和精神面貌。积极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工程,着眼于“讲好文山故事”,致力打造“文山三七、西畴精神、老山精神、坡芽歌书、花山文化”等民族文化品牌,共创作舞台剧(节)目680多个,演出3800余场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奖项7个,省级奖项27个。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