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瓦窑:化解问题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 瓦窑:化解问题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时间:2019-10-15 19:28:3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瓦窑:化解问题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我家从2014年以来,就一直赊米吃,都欠下了3万元的米债。而今天,终于分到了自己应有的一亩三分地,这下饭碗可有保障了!”隆阳区瓦窑镇磨房村乌木龙组的桑正富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里噙着泪花说道。这是瓦窑镇成功化解长达十年之久的磨房村小湾电站移民问题的真实情景,而这也只是该镇近年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一个缩影。

    抓历史遗留问题就是抓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政绩。近年来,瓦窑镇坚持新官理旧账,下大力气还清欠账、理清旧账,成功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纠纷问题,补齐了发展短板、夯实了发展基础、扫清了发展障碍、优化了发展环境。

    全力补齐民生短板。紧紧抓住脱贫攻坚项目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工作,一大批群众急需又利长远发展的项目得到了有效实施。近年来,以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完成道路硬化项目11个,总里程66.8公里,安防工程建设12件,完成瓦窑、老营集镇供水项目提升改造,共实施浦发、国开水利新建项目84个,新建文化活动室70个,新建公厕项目14个。完成农村四类重点对象C、D级危房改造943户,修缮加固307户,拆除重建636户。保山珑阳矿业有限公司、保山昶都电极有限公司于10月份建成投产,“沧江8号”游船起航运营,二、三产业的发展壮大为群众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

    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统一制作关于受理反映扶贫领域涉嫌违纪问题信访举报的公告牌30块和安装民情意见箱30个,投资65万元安装监控视频设施106个覆盖3个村,建成镇级法治主体文化广场1个,建成25个村(社区)标准化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认真落实“五级联动”解决群众诉求工作机制,积极受理群众诉求,主动化解基层矛盾,共受理群众诉求328件,办结328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达100%;积极配合区纪委案件直查直办,共对5名村干部给予党纪处分,对1名镇干部给予政务处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合力化解信访积案。积极构建“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联合接访新模式,设立了瓦窑镇信访维稳接待室,添置了办公设施,每周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到信访接待室专职接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实打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全面推行“21315”工作法,严格法律程序,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按相关决策程序研究决定,实现履职尽责、办事高效、行为规范、执行有力。严格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按照“一个积案、一套班子、一项化解方案、一个解决时限”的“四个一”要求,落实信访维稳的责任制。目前,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32起,成功化解128起,化解成功率96.9%,真正做到解民忧舒民心。

    突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以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宜居”的山水瓦窑为目标,扎实开展集镇整治及中心村人居环境提升。开展“治乱”专项行动6次,清理堆放杂物100余处,整治集镇占道经营1500米。完善瓦窑、老营集镇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垃圾收运管理体系,投资160万元建成垃圾热解处理设施,配备垃圾收运设备及人员保障。持续开展路域环境整治。拆除金六公路瓦窑段建筑控制区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和临时建筑131户,非公路标识标牌50余块,共计拆除面积3500平方米。全面整顿集镇范围私搭乱建,拆除集镇私搭乱建雨棚、广告牌6800平方米。完成金六公路路域24.6公里沿线绿化、亮化、美化。深入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河长清河行动”,专项整治清理河道、沟渠10余千米,清运垃圾20余吨,关停G320国道两家环保不达标企业,为群众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积小胜为大胜。如今,瓦窑镇一件件地卸下“历史积案”的沉重行囊,轻装上阵,阔步迈上经济发展新台阶。(杨建桂)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