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勐罕:小镇发展见证历史巨变
  • 勐罕:小镇发展见证历史巨变

    时间:2019-10-15 19:43:19  来源:  作者:

    原标题:勐罕:小镇发展见证历史巨变

    9月4日清晨,来自景洪市勐罕镇曼听村曼听村小组的村民波南般早早便来到矗立于勐罕镇澜沧江畔的澜沧江作战纪念碑旁,望着涛涛江水,默默地缅怀当年那段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今年46岁的他从没忘记童年时父亲给他讲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个个战火硝烟的故事。

    这里曾经打响了解放军南下解放西双版纳的第一枪,镌刻着鲜明的红色印记。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如今,这里又书写着经济社会巨变的新传奇。

    1950年2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37师副师长吴效闵、38师114团政委赵培宪率600余名指战员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第九支队政治部主任唐登岷所率九支队机动营300余人组成的南下追歼部队到达勐罕。在驻勐罕的九支队车佛南镇江联合指挥部所属部队、民族自卫队长召存信和当地群众的大力配合下,南下追歼部队于14日凌晨分批乘木船和竹筏在此抢渡澜沧江,击溃南岸守敌,为解放西双版纳全境奠定了基础。

    当年,波南般的父亲波南永作为解放军的向导,亲历过这场激烈的渡江作战,并为解放军提供渡江用的木船和竹筏。作为亲历者,渡澜沧江作战成了波南永永远磨灭不了的记忆,他将这个红色故事讲了一辈子,也打动了儿子波南般。

    渡江作战的故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波南般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关于西双版纳和勐罕的往事,我会继承父亲的遗愿,将故事一直讲下去。”

    曼累村曼团村小组是当年解放军野战部队驻扎地点。村里老人波罕爱如今还记得当年只有12岁的他见到纪律严明的解放军野战部队时激动的心情。他带着记者来到一栋村内的干栏式建筑,并介绍这是曼团联席会议遗址,当年解放军野战部队就是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追歼敌人的作战方案。

    “当年,勐罕很落后,坝子里没有几间像样的房子。如今,一切都变了。”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谈起如今的勐罕,波罕爱感叹道。

    经过几十年经济社会的发展,勐罕镇现已成为澜沧江黄金水道和西双版纳旅游东环线上的重点镇。2018年,勐罕镇总户数6154户,总人口29175人。固定资产投资124.85万元,同比增长5.81%,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高。

    近年来,勐罕镇通过加强科技培训和科技成果引进、示范、推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积极落实完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项目,促进全镇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增长。201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1万元,同比增长8.2%。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制作并设立公示牌56块、警示牌37块,建立区域与流域相结合的以镇、村、组三级河(湖)长为主要内容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实现了镇、村、组三级河(湖)长全覆盖。

    扎实开展道路养护工作,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2018年设置了公里桩、百米桩333个及警示桩(柱)1032个,放置路标路牌139个,安装防护栏836米,裂缝修补2414.5米,确保了勐罕镇道路“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各村普遍建立了“善行义举榜”“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榜”。广泛刊播公益广告,在镇、村主要出入口、道路沿线、学校等共设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等内容的公益广告牌150余处。(记者岩温香囡依尖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