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昌宁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衔接
  • 昌宁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衔接

    时间:2019-10-19 18:41:02  来源:  作者:

    云南网讯(记者李建国通讯员吴再忠)金秋时节,昌宁县卡斯镇大塘村大竹林村民小组村民李应山忙完地里的农活后,就拿起竹篾,编制各种竹制品。李应山一边忙一边说:“这个曾经被我们丢下的传统手艺,现在又成为我们致富的门路,这都要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帮我们找到了路子。现在,我一天可以挣七八十块钱,一年下来可增收近3万元。”

    昌宁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衔接。吴再忠摄

    李应山家所在的大竹林村民小组有54户234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99人。在脱贫攻坚中,镇村两级围绕拓宽群众收入渠道目标,立足400余亩竹林资源,引导群众就地就近取材、着力提升传统竹编产品制作水平,因地制宜牵头组织47户农户成立“昌宁县大塘竹器农民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农户+经销商”的产销模式,由合作社牵头搞培训、找市场、拓销路,社员群众“订单式”编制竹器工艺品,经销商批量订单收购。

    目前,大竹林村民小组已培育出150余名熟练掌握灯笼、簸箕、茶盒、果盘等十余种竹工艺品编制能手,竹编工艺品产品价格比原来提高了5至10倍。2018年,47户社员实现竹编工艺品产值60余万元,2019年,合作社又辐射带动周边5个村民小组21户农户加入合作社,预计实现竹编工艺品产值100万元以上。

    昌宁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衔接。吴再忠摄

    大竹林村民小组是昌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对接的一个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昌宁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总体要求,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上下工夫,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2014年,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022户88502人,有6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到2018年末,脱贫退出20547户83861人,贫困村脱贫出列56个;还有未脱贫人口1475户4641人,贫困发生率为1.62%。今年2月,昌宁县通过了贫困县退出省级第三方评估检查验收,4月30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退出贫困县序列。

    今年以来,昌宁县坚持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手抓已脱贫人口巩固和剩余贫困村、贫困户脱贫,一手抓乡村振兴规划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融合衔接。

    昌宁县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衔接。吴再忠摄

    在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昌宁县坚持做到“十个聚焦”,即始终聚焦责任不变、脱贫目标、问题整改、短板销号、重点难点、综合保障、基础设施、党建扶贫“双推进”、扶贫扶志、作风建设。

    “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无论是对我们村里、村民小组还是每一家人的帮助都特别大,水电路各方面都有保障了,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都提升了,我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今后,我们就是要跟党走、靠双手,努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越来越富、越过越好。”看着家门口的水泥路,李应山感慨万千,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据介绍,在下一步工作中,昌宁县将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频道不换,攻克最后贫困堡垒,以更强的农业、更富的农民、更美的农村,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