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际资讯 > 国际评论 > 刘治琳:香港回归仪式报道,我给CNN点赞
  • 刘治琳:香港回归仪式报道,我给CNN点赞

    时间:2017-06-22  来源:环球网  作者:翟亚菲

    1997年6月30日下午,我由开罗乘坐约旦航空公司班机最后一次飞安曼。班机于下午4点起飞,5点10分降落安曼,到达使馆已经是6点30分。从食堂里把饭菜端回居室,准备一边吃饭,一边收看香港回归仪式。收回香港主权是中华民族雪洗百年耻辱,大快人心的世纪性历史事件,不可不看。

    北京、香港时间比安曼早5小时。安曼下午6点40分已是北京夜晚11点40分。我房间里的电视可以收到中央4台、广东卫视和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频道。我对中央4台和CNN的画面采取轮流收看的办法。

    1997年6月30日晚11点59分之后,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开始缓缓落下。我国的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从零点开始冉冉升起,迎风飘扬(从旗杆里吹出的风)。就在这历史性的瞬间,英国对香港实施了150多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香港从此回到祖国怀抱,香港的新时代开始了。

    当天安门广场上的倒计时钟显现零点时,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的20多万同胞,欢呼跳跃起来,烟火升腾而起,势如火山喷发,天安门广场一下子变成了欢乐的海洋。烟火燃放密度之高,持续时间之久,可能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这是中华民族扬眉吐气的盛大节日,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一次精神大餐。

    各国电视记者纷纷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瞬间。英国查尔斯王储和香港总督彭定康神色凄然。彭定康的小女儿彭雅思失声痛哭,泪流满面地登上“不列颠号”轮,驶离香港。天安门广场上仍然是一片欢腾。

    在这次具有世纪性的香港回归仪式电视报道大战中, 我中央电视台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 这一次我想也应该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打一点分, 是CNN协助把这个历史性时刻及时传遍全世界。在许多国家的机场和饭店等处都可以看到CNN。在这次报道中,CNN也对中国说了几句公道和客观的话。

    CNN以其先进的电视设备和其记者的高素质,在世界各地争抢重头新闻。他们在争抢新闻时表现出来的专业精神值得肯定。据我观察,CNN在报道香港回归仪式时采用了以下几个手法:

    1、电视屏幕双画面。该手法可以把同时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一个以上事件让观众同时看到,如当英国国旗降下, 中国五星红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升起时, 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狂欢的人群和烟火升腾的热烈场面。在人类历史上, 这是一个难得的瞬间, 要让电视观众同时看到这两个场面, 就得采用双画面。电视屏幕上的一半是五星红旗和香港区旗冉冉升起, 另一半是天安门广场出现的冲天烟火和欢庆的人群, 这一举措把回归仪式的高潮充分突显出来,看到这两个场景在电视屏幕上同时出现时, 我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我在安曼收看,天安门广场上激动人心的场面,是CNN运用双画面首先向全世界播发出去的。何谓千方百计地争抢新闻,分秒必争,这可能就是最典型的一例。

    2、CNN在电视屏幕左下角用了一个小倒计时钟。当时钟显示零点时,屏幕上立即出现了 “Hong Kong China”(中国香港)字样,同时CNN节目主持人肖伯纳还大声说了一句Hong Kong China。这个小地方想得十分周到,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零时己过,香港就回归中国了。此时此刻,电视观众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电视屏幕,对画面上出现的任何东西都会十分敏感,从而留下深刻印象。

    3、利用双画面,搞即兴采访。在中英两国领导人入场和入场后的一段时间,电视画面容易出现“冷场”。CNN又采用了双画面,一半照会场主席台,另一半进行即兴采访,这样就充分利用了电视空间。CNN在此时特意采访了几位世界名人,其中包括台湾的连战。当时的采访记者肖伯纳,是CNN的知名度很高的大记者,在海湾战争打响的那个夜晚,就是他在巴格达,冒着生命危险,冲上饭店的楼顶,用夜视镜抢拍了巴格达上空出现的炮火连天的历史性画面,并且大声地说了一句“巴格达的天空己被照亮”。

    从各种即兴采访提问和报道可以看出,CNN有一批素质很高的记者,他(她)们的知识面宽,头脑灵活,应变能力强,从容不迫。

    我们应该借鉴CNN资深记者的报道方式,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看到和承认他人的长处需要勇气,学习他人的长处是一种美德。我国中央台有一大批精英记者,随着条件的改善,他(她)们肯定会做得更好,甚至会超过CNN。

    我从6月30日安曼时间晚上6点40分开始收看香港回归仪式,一直持续到北京时间7月1日早晨7点,即安曼时间7月1日凌晨两点以后我才休息。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一条重要新闻。

    7月1日下午,我国驻约旦大使刘宝来举行庆祝香港回归招待会并且播放了回归仪式的录相。约旦官方和各界人士数百人前来使馆祝贺,招待会进行得喜庆热烈。客人离去之后,大使阁下请我们两位信使与馆员们一道进餐。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酒又是助兴之物,大使阁下一声令下,搬来一箱啤酒,大家轮番把盏,开怀畅饮,大有把我醉倒之势。古人言,“饮酒不过最为高”,于是我寻机溜之大吉。但是,大使阁下的一番美意,我牢记心间。(作者是环球网特约评论员、前外交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