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观点指数 | 北京7月报:京城头魁戏 首开“一家独大”与商住退场
  • 观点指数 | 北京7月报:京城头魁戏 首开“一家独大”与商住退场

    时间:2016-08-05 17:43:00  来源:  作者:

      7月北京(楼盘)纯商品住宅实现成交4947套,同时,成交均价为37612元/平方米,创造了纯商品住宅市场的历史新高。

      观点指数 楼市的传统淡季7月,作为首都的北京也逃不过。

      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7月北京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与自住房)共实现成交11882套,成交面积110.79万平方米,环比分别减少25%、37%;其中商住成交6936套,环比减少37%;纯商品住宅则成交4947套,算是稳中带升。

      唯有价格依旧无法逆转,北京商品住宅7月成交均价为3527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13%;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则高达37612元/平方米,创造了历史新高。

      在这样的一个阶段,北京房地产开发商普遍放慢了销售节奏。7月,北京仅27个项目入市,相比上月减少5个,新增供应套数则为4326套,环比减少180套。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指出,在下半年没有新政策出台的前提下,预计未来几个月北京市场供应仍将保持低速运行的状态,入市项目价格则会继续上涨。

      京城头魁戏

      销售节奏虽有所放缓,但京城房企的头魁争夺仍是一出好戏,各角出台前一比高下,最终由首开、华润、融创、北京城建(600266,股吧)、旭辉占领了7月北京区域房地产销售金额TOP5。

      其中,以195.5亿元在上半年“一家独大”的首开,下半年的第一个月仍旧独占鳌头,这归功于其两个表现突出的项目――首开国风美唐、首开华润城。

      观点指数获悉,7月2日,位于昌平回龙观东霍营区域的首开国风美唐迎来开盘,2小时240套房源售罄,成交金额达12亿;7月30日,首开国风美唐再推出房源36套,开盘半小时售罄。

      表现更为令人吃惊的是首开华润城,7月10日,首开华润城首期开盘,当日所推出的358套房源全部售罄,销售额达30亿元,刷新了2016年北京楼市单日销售额纪录,也成为北京历史上商品住宅开盘纪录的第二名,仅次于2013年中建国际港开盘销售37.8亿的记录。

      据

      观点指数查询,首开华润城项目即北京丰台白盆窑地块,2015年1月7日,由首开、华润、平安联合体以86.25亿拍得,成为了当时的北京新晋总价地王(这一纪录后被87亿的通州巨无霸地块打破)。

      作为该项目的一份子,华润同样也由此分得一杯羹,同时在华润?西山墅、华润公元九里、华润悦景湾等项目的助力下,华润7月北京区域房地产销售金额排行中排名第二;其中,位于门头沟的华润悦景湾7月共售出商住产品247套,金额达4.4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华润置地北京大区在官微发布消息宣布,2016年前7个月北京大区共推出28个楼盘,实现209亿的销售额;不包含此前的山东大区部分,上半年实现的签约额则为115亿元。

      此外,北京城建及旭辉则是凭借各自的头牌商住项目挤进前五。

      位于顺义区的旭辉26街区是7月北京新房成交量最多的项目,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商住成交套数及金额最多的项目,七月成交套数高达1441套,金额为14.15亿元。

      在7月商住成交排行榜中,紧随旭辉26街区其后的是北京城建?北京密码,该项目共售出670套,金额达10.08亿。

      商住退场

      两大商住项目――旭辉26街区、北京城建・北京密码表现不俗,但从整体来看,在上半年成为楼市主角的商住已经开始悄然退场。

      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7月,北京商住成交6936套,环比减少37%;从供应方面看,6月商住多达18个项目入市,而到了7月则下滑至8个。

      郭毅分析认为,6月商住成交的爆发式增长主要受到调控预期的刺激,而进入7月之后,由于商住购房需求被挤压前置后曾出现一轮集中释放,导致7月商住需求有所断档,因此成交出现下滑,预计未来几个月商住成交收缩趋势仍将继续。

      伟业我爱我家(博客,微博)集团副总裁胡景晖也指出,进入7月后,因全面限购传言而搅动的市场理性逐步回归,商住产品热度下降,“但交易量较历史而言仍处高位,尤其是顺义,公寓类产品交易量依然火爆”。

      商住成交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纯商品住宅仍旧稳中上升,7月北京纯商品住宅实现成交4947套,同时,成交均价为37612元/平方米,创造了纯商品住宅市场的历史新高。

      从7月的数据来看,纯商品住宅继续高端化,大户型产品成交比重也在增多。

      根据亚豪君岳会统计数据,7月单价50000-70000元/平方米的中高端产品占比15%,同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而7万元以上的豪宅产品成交占比同比也上升4个百分点。

      7月纯商住宅成交当中,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产品成交占比由去年同期的41%下滑至23%;而120-180平方米的中大户型成交占比34%,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另外18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成交占比同比也上升8个百分点。

      郭毅分析称,“地王”类项目的高定价以及对周边在售项目的价格提振,价格迈入中高端乃至8万+豪宅行列的项目不断增多,使得北京纯商住宅的价格水平受到结构性原因和老盘提价的双向拉动,整体均价水平涨势明显。

      在今年以来住宅用地出让锐减的影响,预计未来土地市场价格将持续攀升,受此影响,北京纯商住宅项目价格上涨趋势也仍将持续。

      当升级改善型置业需求开始逐步占据市场主力时,中大户型产品的供应增加,一方面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北京置业升级需求的增加,开发商在市场导向下普遍调整产品定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开发商受到高地价的刚性成本制约,亟待提升居住品质、从而支撑项目的高房价的无奈之举,因此,高房价与大户型产品是相伴相生的市场现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土地市场的“90/70”政策被重拾,今年已实现出让的7宗住宅用地当中3宗绑定了“90/70”,受此影响,预计未来新增住宅供应中小户型占比将有所回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