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上海新闻 > “暖男”警察耐心侦破“庞氏骗局”
  • “暖男”警察耐心侦破“庞氏骗局”

    时间:2017-11-13 15:22:17  来源:文汇报  作者:沈竹士

    原标题:“暖男”警察耐心侦破“庞氏骗局”

    人物小传

    林植,38岁,中共党员,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一支队探长,长期从事涉众型金融犯罪侦查工作。近年来,成功侦破、处置了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集资诈骗案等一系列公安部交办、督办的重特大案件,为受害群众挽回经济损失30余亿元。今年5月,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林植的履历平平无奇。他出自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对门对路地当上了警察。在同一个岗位工作15年,没有成为“神探”,也非一派掌门,是林植的生活常态。直到四年前发生的那起案子,令他出现在了媒体的聚光灯下。

    下得了厨房,办得了大案

    林植说话轻声细语。他不讲笑话,也不笑。他记不起每件事情的准确发生时间,偶尔冷场。对媒体来说,他是那种很乏味的谈话者。

    同事眼中,林植老实、稳重、谨慎。他的业务是经济犯罪侦查,见过很多钱,但这不意味着由他主导家庭理财。“我猜所有男人在这件事上都没啥‘优势’吧。”这大概是他讲过的最好笑的一句笑话了。他的整个家族都是偏保守型的理财者,同朋友们相比,林家极少购买投资产品。对于林植,惟一可以称得上爱好的事情是做饭,只要有空,家里必定由他下厨。

    2013年8月,上海发生了泛鑫保险代理公司集资诈骗案,主要嫌疑人陈怡及其情人江杰携款潜逃南太平洋。美女高管、5亿元巨款、境外抓捕,这些关键词刺激着大众眼球,街头巷尾的每个人在一夜之间知道了“涉众型金融犯罪”和“庞氏骗局”,“泛鑫”案是此类案件的典型。

    林植和他的探组是“泛鑫”案的直接承办人。

    耐得住性子,稳得住阿姨

    不过,那些想看好莱坞电影式烧脑剧情的人恐怕要失望了。

    这是普惠金融时代去中心化的犯罪,没有具备个人魅力的反派大佬,只有海量平庸的乌合之众。以“泛鑫”案为例,推销虚假保险理财产品共计约13亿元,没有明账。超过3000名被害人的资金流水明细,只能通过500余名年轻的、低学历的业务代理员逐一口述、相互印证取得。

    没有一个人能呈现完整的图景。有的错漏频出,有的十分健谈,有的耍无赖。“如果你被挑起情绪,朝他们大吼大叫,那你什么也得不到。”内行的民警说,“警察办案各有各的难处,比起破案抓人、办理涉众案子难度一点也不低。”

    林植耐得住性子,足够稳。

    另一重难处是安抚被害人的情绪。他们急切想要拿回损失的钱,有时提出的诉求超出了警察的职业逻辑,比如:“能不能把事主放出来,好让他先还钱?”

    2014年3月,“沪易贷”案爆发。“沪易贷”承诺保本高息,一年多时间吸收资金近2亿元,随后发布公告称需要延时兑付投资人本息。林植接手案子不久,一位阿姨来单位找他。她是被害人推选的代表,50多岁,本人投资了十多万元。她想了解案件的进展,在半年里来了十多次。林植和她交换了手机号码。

    “有的被害人称投了一笔钱,但我们在已有账目里查不到。有这样的情况―――被害人向一个业务员交钱,业务员之间私下交接,单子算在了另一个业务员的业绩里。因此,要把牵扯的人都找出来,核实有没有这笔款项,金额数字是否匹配。”

    “‘沪易贷’经营地址设在安徽,我们六次前往安徽清算赃款。‘沪易贷’用这些钱进行投资,他们在一些投资项目里只占部分股份,一些投资项目是烂尾楼,很难马上变现。我尽量把可以公开的信息告诉她,这样他们能够理解我们的工作。”

    也许一个下得了厨房、从来不吵架的男人更容易赢得阿姨们的好感。截至目前,“沪易贷”的赃款返还工作尚未结束,但阿姨们代表被害人群体已向林植和同事们赠送了一面锦旗,感谢他们的付出。

    不带光环,却自带责任心

    林植的警察生涯里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没有惊天奇谋的推理,这些戏剧性的瞬间,往往只是一个行业的光环。比符号性的警察梦更重要的是日常的责任心。“泛鑫”案爆发后,为了落实境外抓捕,需要迅速取证完成批捕程序。林植和同事们连续工作72小时,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宵衣旰食,夙夜不懈。

    今年,林植获得“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他所在的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一支队被授予“全国公安英模集体”称号。他代表了上海警察一年365天的种种努力,也许没人留意他们破了多少大案、奇案,但这座城市日常的安全感,却是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