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黄河时评】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精神和情怀
  • 【黄河时评】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精神和情怀

    时间:2017-07-05 20:34:5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晏庆盛

    大学之大,在于伟大的精神和情怀

      晏庆盛

      近日,甘肃定西市残疾考生魏祥“带母亲上清华”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事情缘起于魏祥给清华大学写的一封信,信中他感恩母亲不辞辛劳照顾他,12年如一日背他上学,并请求清华大学在录取他的同时也能接纳他的母亲,为他们提供一间陋室,以便母亲继续照顾他。清华大学招生办了解情况后,发表《致甘肃考生魏祥:人生实苦,但请你足够相信》,表示清华将提供一切尽可能的资助,并且已经在做魏祥入校后的学习与生活安排。(据《新京报》)

      魏祥患有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出生后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他和家人四处求医,病情却始终未能好转,在他7岁的时候,父亲又因病去世,留下年幼无知的魏祥和年轻无助的母亲。“女本柔弱,为母则刚”,母亲擦干了眼泪,12年来风雨无阻背着魏祥去上学,难以想象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走过了多少荆棘坎坷。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唯有“伟大”才配得上对于她的赞美。幸运的是,她有一个争气的儿子,她的付出得到了回报,魏祥身残志坚,刻苦求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给了他深爱的妈妈“一份殷殷的报恩之礼”。

      令人动容的不只是这对母子奋发图强的故事,还有清华大学招生办长达1300字的回信,这封情真意切的回信不仅对魏祥的诉求作出积极回应,而且在一字一句之间展示了一所高校应有的精神和情怀。“对于你来说,来路或许不易,命运或许不公,人生或许悲苦,但是请你足够相信,相信清华,相信这个园子里的每一位师生,因为我们都在为一种莫名的东西付出,我想这应该就是情怀。”是的,人要有精神和情怀,大学更要有精神和情怀,这是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的根本。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说的:“21世纪的大学不仅仅是经济的推动力,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大学不只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更应该是人类社会的精神高地,是培育人文情怀的神圣殿堂。

      这不禁让人想起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的那句名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相对于大楼,大师更是大学的象征。而我想说,相对于大师,高贵精神和情怀更是大学的象征,大学之大,首先在于拥有伟大的精神和情怀。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是在这种精神的照耀下,清华大学人才辈出、灿若星河;正是在这种情怀的指引下,清华大学从党委书记、校长,到招生办工作人员,才会对西部偏远地区的一名考生投去如此殷切的关注,不惜“破格”为其提供学习和生活条件――要知道,按照目前的规定,清华大学本可拒录“生活不能自理”的魏祥。然而,以“自强不息”为校训的清华,又怎么能拒绝一个自强不息的学子呢?

      “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这是作家冰心的诗句。“在清华园里的所有学子,无论生活困顿,抑或身体抱恙,都会有爱与情相伴。”这是清华大学的承诺。祝愿魏祥在清华园里“穿花拂叶,除却一身困顿,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更祝愿我们的国家多一些像清华这样的大学,把高贵的精神和情怀洒在每个学子身上,洒满整个社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