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通渭果园里的“富民经”
  • 通渭果园里的“富民经”

    时间:2017-07-13 21:24:4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经济日报  作者:记者丁陆军

      本报记者丁陆军 通讯员赵世军

      “这些年孩子上学、家里建楼、买车全靠果园收入,目前家里有盛果期果园11亩多,一年能收入十多万元。”陇川乡菜子村村民杨平高兴地对记者说。在采访中了解到,菜子村共有206户农户、2700多亩耕地,其中栽植苹果树面积就达2300余亩,户均拥有果园11亩,全村苹果树挂果面积1600余亩,年销售额450万元以上,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5800元以上。

      近年来,通渭县把发展林果业作为提振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从政策上倾斜、资金上扶持、技术上指导,持续发力,全力打造苹果产业基地,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苹果树已成为广大果农的“摇钱树”,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铁杆庄稼”和“绿色银行”。

      陇川乡加强政策引导扶持,积极实施“利用3年时间,全乡苹果面积突破3万亩,产量达到3万吨,实现人均果业纯收入5000元以上”的“3335”工程,全乡苹果种植面积已达2.45万亩,其中挂果9200亩。2016年全乡苹果产值3480万元,人均增收24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苹果产业已成为当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一大富民产业。

      鸡川镇是通渭县发展苹果产业较早的乡镇,近年来把苹果产业作为助农增收的支柱产业培育,全镇苹果树栽植面积3万余亩,进入盛果期面积7000多亩。伴随着苹果产业的飞速发展,沿着苹果产业衍生的生产、贮藏、销售等产业链条发展也突飞猛进,“网上销售”“土地流转”常态化。金城村鑫旺林果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700多亩,建成标准化苹果种植示范园和果品储藏基地,年贮藏能力达5000吨以上。合作社负责人何高强满怀信心地说,他们在果园管理上已经采用矮化密植、保肥节水、黑膜覆盖、配方施肥、绿色套袋等新技术,下一步要打造“数字果园”,对果园生产、管理、经营、流通、服务等链条进行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达和智能化控制管理。在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驱动下,该镇目前建成4家物流快递服务网点、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6个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2016年利用电商平台线上出售苹果50余吨,受益群众300多户。

      通渭县在苹果产业发展中,大力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着力提升无公害生产水平,苹果产业在规模面积大增的同时,果品质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甘肃省名优苹果评鉴会上,苹果鉴评专家组对烟富3号和长富2号苹果分别授予“甘肃省名优苹果鉴评金奖”和“甘肃省名优苹果鉴评铜奖”,提升了通渭苹果的知名度和含金量,为开拓果品销售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苹果产业在为民生财的同时,也造就了秀美山川和美丽家园,有效促进了生态建设。“苹果从试种到大面积推广,从川台地种植到上山栽植,仅仅十多年时间,全村栽植苹果树3700多亩,占耕地面积的70%以上,不仅鼓起了村民的腰包,还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近些年有效降雨都增多了,气候也变得‘风调雨顺’多了。”新景乡王湾村党支部书记郑振吉说。截至目前,通渭县建成林果基地12万亩,全县苹果栽植面积达16万亩以上,2016年苹果产量达到6万吨,实现产值2.4亿元,成为众多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