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致敬甘肃扶贫人】朱森平: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为农民铺就幸福路
  • 【致敬甘肃扶贫人】朱森平:推进乡村产业发展 为农民铺就幸福路

    时间:2021-02-28 11:57:14  来源:  作者:

    朱森平手拿证书

    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邹明敏)“能够获得此次荣誉,我感到无比光荣和自豪。”2月25日晚,刚从北京参加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蔡河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朱森平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2018年8月,甘肃省文物局三级调研员朱森平开始了驻村帮扶工作。抓党建、促项目、强产业一项不落,他积极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谋出路。在入户走访中,朱森平摸清了村子中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短板和不足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

    为帮助困难学生能上学、上好学,他积极配合做好资助大学生工作,确保蔡河村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3000元助学金。为保障群众安全饮水,他落实自来水改造工程,实现了全村饮水安全洁净。为改善村容村貌、拓展群众收入渠道,他修桥、筑路,动员协调社会力量无偿捐资46万元,为蔡河村修建两座便民桥,一座“连心桥”,一座“惠民桥”……

    在日常扶贫工作中,有苦有累也有欣慰,当村民们聚在一起谈论乡村记忆博物馆、讨论村史的时候,朱森平笑了。他明白只有扶贫与扶智同步推进,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博物馆建成后,他积极协调天水市博物馆、大地湾博物馆、秦安县博物馆等单位开展“送展览送文化进村组”活动,让村民学习历史,提高文化素养,帮助他们用知识丰富头脑、改变命运。

    与此同时,朱森平注重基层组织建设,把建强村“两委”班子、带强村支部书记、夯实村级组织、落实帮扶责任作为硬任务硬指标。同时,创新基层党建学习教育模式,实施“智慧党建+扶贫”项目,编制完成《蔡河村智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方案》,以VR科技为载体,植入“国史党史”“乡风民俗”“乡愁故事”等内容,打造吸引力强、参与度高、覆盖面广的村级示范“阵地”。

    2018年蔡河村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全村实现脱贫清零,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35.6%降至0,这是朱森平用脚步丈量、用耐心守护的结果。

    “抓好产业发展、壮大脱贫后劲、助力乡村振兴”是朱森平定的下一步工作目标。2020年4月,村子引进旱稻种植产业,试种逾百亩,每亩增收2000余元,为探索新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种旱稻抗旱、抗病害性强,有易种植、零农残、产量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和优势,大力培育推广新品种,让农民有活干,有钱挣,有奔头。”朱森平说。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