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白银有色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绿循环”助力“大提速”
  • 白银有色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绿循环”助力“大提速”

    时间:2017-07-25 20:13:0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白银有色集团循环经济模式“绿循环”助力“大提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理念地位突出。绿色发展既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国策。作为中国生态安全大屏障的甘肃,倡导绿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由甘肃日报社、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金融学会联合开展了“2017第四届中国西北金融高峰论坛有奖征文”,围绕绿色金融和绿色经济典型案例、绿色金融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开展主题征集。旨在通过案例和论文的征集,引导专家学者思考绿色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绿色、环保产业,为建设美好幸福新甘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征文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响应,收到了众多的案例、论文。在此精选部分案例、论文以飨读者。

      摘要

      面临资源枯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环境严重污染等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银有色”)发挥其多品种、多工艺的优势,立足上下游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先后投资建设了一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形成内外部转换循环的经济链条,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和资源价值的放大,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突破,探索出了具有公司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白银有色”模式,为“西部现象”叠加“东北现象”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背景

      白银有色是中国有色行业的一面旗帜,其中“红鹭”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它也面临着铜资源枯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全国首批“双百工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白银有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综合治污和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先后投资建设了一批资源循环利用项目,促使其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大提速”。在采矿和选矿环节,实现绿色开采;在冶炼环节,加大技术创新,将冶炼废渣中的金、银、硒等10多种稀贵金属全部回收利用;在化工环节,对铅锌冶炼中的尾气高效回收利用,总硫利用率从70%提高到95%以上,为白银市大气污染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做法

      1.积极争取产业政策和各级政府配套资金的支持,保障循环经济发展。针对甘肃省被国家确定为循环经济示范区,白银市被国家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政策机遇,白银有色组织专门力量,深入研究国家近年来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梳理出适合企业所用的每一项条款,主动与国家部委、省上有关部门对接,反复沟通争取,使政策机遇及时转化为推动公司发展的强大能量。

      2.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带动循环经济发展,促进产业提升转型。从2005年8月开始,白银有色累计投资144亿元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主要用于淘汰落后产能、冶炼技术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冶炼系统在淘汰落后产能15万吨的基础上,产能翻番达到50万吨,同时具备黄金15吨、白银500吨的生产能力,形成主体产业清洁生产、二次资源“吃干榨尽”、绿色环保低碳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3.把提高资源保障水平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基本破解“矿竭厂衰”历史难题。通过新项目、新技术将公司历史积存的固体废弃物改造为宝贵资源,实现二次利用。采用大型设备和先进采选工艺,高效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内获取资源。2016年,人行白银市中心支行外汇管理局积极支持白银有色以设立收入流基金的方式,实施班罗公司所属黄金资产一揽子组合式投资项目,投资金额1.37亿美元,锁定了一定比例的储量资源量,开创了国内企业开展境外收入流业务的先河。

      4.发挥多品种、多工艺的优势,立足上下游完整配套的产业链条,形成内外部转换循环的经济链条,实现资源“吃干榨尽”和放大资源价值。白银有色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将白银炉氧气浓度逐渐提升到70%,实现了工艺的重大突破,建立起完整配套的上下游产业链,并从产业链条上放大资源价值,推进产品从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提升。

      5.加大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引领,有力支撑循环经济发展。近年来,白银有色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牵头组建2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6个重点联合实验室,累计投入经费15亿元,进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实施,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截至2016年末,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项,申请专利880件,承担国家、省、市科技创新项目36项。

      6.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循环经济融资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在通过辖内外银行融资的同时,白银有色积极利用短期外债、贸易融资解决资金需求,还通过办理金融衍生品业务规避市场风险,有效规避了大宗商品价格的市场波动风险。

      成效

      1.探索出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特色发展模式。白银有色充分发挥多品种、多工艺互补性强的优势,形成主体产业清洁生产、二次资源充分利用、资源“吃干榨尽”的内外部循环经济链,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生产新格局,整合采矿、选矿、冶炼、化工四大生产系统,探索出了具有公司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白银有色”模式,该模式列入全国循环经济60个典型模式案例在全国推广。

      2.资源综合回收利用和环境污染治理取得突破。公司铜铅锌回收率分别达到97%、96%、98%以上,增加新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26种,12种金属元素得到综合回收利用。年外排二氧化硫总量削减80%,占了甘肃省二氧化硫减排量的70%;外排酸雾削减98%,外排粉尘削减60%,黄河白银段水质明显改善,基本达到了清洁生产的目标。

      3.为“西部现象”叠加“东北现象”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出了成功探索。2月15日,白银有色正式登陆A股市场,成为甘肃省和国内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市的第一家公司,为“西部现象”叠加“东北现象”的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作出了成功探索,成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方国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的国资国企改革的典范。

      启示

      1.把企业转型作为加快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要注重发挥大中型企业的集聚和扩散作用,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中的主体作用和项目在转型中的载体作用,从循环经济入手,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矿竭城不衰”,地方政府的推动是一条基本经验。资源型城市在发展循环经济,解决主体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的问题时,政府的作用都是市场难以替代的。白银在经济转型中之所以能够实现“矿竭城不衰”,地方政府的主动推动是一条基本经验。

      3.金融的绿色化经营就是对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最好支持。循环经济的增长需要绿色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绿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起到了先进技术产业化的孵化作用,增加了环保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夯实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基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