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甘肃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偏高
  • 甘肃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偏高

    时间:2017-09-08 20:48:42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记者 刘晓芳

      我省城乡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偏高

      省上发布中长期规划制定有效防治策略

      日前,《甘肃省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年―2025年)》正式发布。规划指出,我省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发病人数快速上升,防治形势严峻,防治任务繁重。据估算,2013年我省有高血压患者约550万人,糖尿病患者约210万人;2016年我省恶性肿瘤患者已高达66500人,发病率为256/10万,并以每年2.17%的速度在递增。

      规划称,到2020年,我省慢性病防治服务网络、慢性病监测与信息管理覆盖率显著提高,慢性病防治各项保障政策逐步完善,政府管理、监督、指导和评价等职能有效落实。因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明显降低,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8%。到2025年,建成完善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机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初步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力争30岁―70岁人群因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较2015年降低18%。

      政策解读

      慢性病导致死亡占总死亡比例86.3%

      规划所称的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神经等疾病。

      我省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城乡居民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已接近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发病人数快速上升,防治形势严峻,防治任务繁重。据我省慢性病监测数据显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从1990年的72.6%上升至2015年的86.3%,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总疾病负担的70%;2013年我省成人高血压标化患病率为26.1%,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2%)。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7%)。据估算,2013年我省有高血压患者约550万人,糖尿病患者约210万人;2016年我省恶性肿瘤患者已高达66500人,发病率为256/10万,并以每年2.17%的速度在递增。

      慢性病病程长、流行广、费用高、致残及致死率高,已成为威胁我省居民健康的重要杀手,是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调查,2013年我省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45.8%,管理率为33.9%,规范管理率仅为7.9%,控制率为13%;糖尿病知晓率为43.5%,管理率为22.3%,规范管理率为26.9%,控制率为36%。

      我省慢性病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仍存在全社会对慢性病危害的严重性普遍认识不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不高、对慢性病的知晓率和管理率仍然偏低的问题。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病防治工作机制尚未建立,慢性病防治网络尚不健全,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如何采取有效的慢性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高群众慢性病自我防治意识,形成群策群力、共同参与的防治局面,有效遏制慢性病快速增长的势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

      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慢性病防治协作工作机制,有效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大卫生、大健康工作思路,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建立健康资源整合优化机制和部门联动促进健康机制,推动基层卫生计生工作的重心从医疗服务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并重转移,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以人人参与为动力的健康治理模式。将以慢性病防治为重点的卫生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和各地政府以及部门的政绩考核内容,出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文件,从政府层面建立公共政策健康风险评估审查制度,构建有利于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政策体系。

      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继续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加快我省控烟立法进程,加大控烟执法力度。研究完善烟草与酒类税收政策,严格执行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有关法律规定,减少居民有害饮酒。加强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调整和优化食物结构,倡导膳食多样化,推行营养标签,引导企业生产销售、消费者科学选择营养健康食品。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将中医药纳入健康体检、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鼓励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加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

      强化规范诊疗 提高治疗效果

      优先将慢性病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积极推进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的分级诊疗,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慢性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完善双向转诊程序,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加强慢性病诊疗服务实时管理与控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面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努力缩短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到就诊有效处理的时间,推广应用癌症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降低患者死亡率。基本实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促进慢性病早期发现,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10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血糖测定,3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开展简易肺功能测定,5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0%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口腔疾病预防保健服务。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积极推行健康体检制度,将慢性病核心指标和口腔检查作为必查项目,建立动态管理健康档案,加强健康和疾病指导管理。有条件的机关、单位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提供体格测量简易设备。零售药店在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血压、血糖、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心理疾病等)检出和管理。依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和慢病防治知识的咨询服务和指导服务,结合临床慢性病诊疗工作开展针对患者及其陪员的健康教育,开设戒烟咨询热线,提供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履行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综合服务职能,建立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社区和乡镇要及时了解辖区慢性病流行状况和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免费提供常见慢性病健康咨询指导。

      开发癌症高发地区重点癌症筛查适宜技术,开展早期筛查和治疗,结合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加强对癌症高风险人群乙型肝炎、人乳头瘤病毒等疫苗的预防接种。积极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脑卒中高风险人群发现和干预工作。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