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勇于担当树立国企风范――兰州石化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 勇于担当树立国企风范――兰州石化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时间:2017-06-13 23:17:26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记者刘超 特约记者冯作文 刘延治

    砥砺前行――兰州石化公司系列报道之二

    勇于担当树立国企风范

    ――兰州石化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纪实

      兰州石化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在甘企业,始终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坚持把自身的发展融入地方经济社会的繁荣进步之中,在为社会提供清洁石油化工产品的同时,主动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让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地方人民群众,努力做到企业与社会共建、共享、共荣。

      精准扶贫铺就致富路

      6月初,记者来到地处庄浪县西部的阳川镇,发现这里发生了喜人变化:一条条水泥硬化路通向村社农户,一座座桥梁贯通了两岸村庄,村里有了漂亮的休闲广场,提水灌溉的管道通进果园田间……

      所到之处,村民都满含感激之情,心底里流露出了肺腑之言:“这几年,村里大变了模样,变得越来越亮豁了,大家伙致富奔小康的劲头更足了。”

      这些变化是兰州石化公司践行甘肃省精准扶贫行动,倾力帮扶庄浪县群众致富奔小康所带来的。

      距离阳川镇政府4公里的下堡村,坐落在山坡上,村里只有一条小路,仅能通过一辆农用车,大货车、小轿车进不了村,只能停放在村外,村民出行极为不便。

      2014年,兰州石化公司帮助阳川镇为下堡村拓宽硬化了村道,打通了下堡村村民出行的瓶颈。如今,大货车直接开进了村里。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兰州石化公司与庄浪县结成穷亲,累计向该县阳川镇投入资金2424.8万元,帮扶阳川镇先后建成大湾大桥、台咀大桥、孙王大桥3座桥梁,大湾村、新沟村等7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扶持该镇改善民计民生、发展苹果产业、优化办学条件,助推该镇群众满怀信心致富奔小康。

      而这些仅仅是兰州石化精准扶贫的一部分。在甘肃省“双联”扶贫攻坚战中,兰州石化公司共与平凉市3县9村193户特困户结对,累计为联系村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实施帮扶项目40个,通过资金、物资、技术、信息支持,培育果品、蔬菜、育苗、畜牧、劳务为重点的特色优势产业,连续三年提供化肥、农膜等农用物资,帮助联系村建成“双联果蔬示范园”5处、6000多亩;实施修建道路、安装太阳能路灯等项目12个;修建学校、卫生所,搭戏台,赠送图书电脑,解决劳务用工500多人;为百余户大病重病家庭进行医疗救助,为40多户贫困户发放慰问金;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社会文化事业和干部锻炼提升“五大突破”,有4个联系村摘掉了贫困帽子。

      医疗援藏爱洒青藏高原

      2016年7月21日,兰州石化援藏医疗队从拉萨驱车80多公里来到双湖县海拔最高的乡镇――雅曲乡开展医疗巡诊。在一天的时间内,医护人员诊断病患90多例,并为藏族群众提供了医疗健康问题咨询服务。

      双湖县隶属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位于藏北羌塘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有三分之二在双湖。双湖县平均海拔5000多米,是海拔最高的县级行政区,这里氧气少、气温低,医疗卫生条件十分落后。

      2016年7月,接到“中国石油健康帮扶计划2016年西藏双湖县义诊”行动的通知后,兰州石化积极响应,精心准备,从石化总医院内科、骨科、呼吸、脑外、重症医学等科室抽调10名医护骨干,带着药品、书籍、医疗器械奔赴藏区。

      此次医疗援藏活动,在双湖县城开展义诊3场,在双湖县2个乡、3个村开展了巡诊,共诊治病患450余例,发放药品380余人,骨科封闭治疗34人,心电图检查20人,骨折外固定1人,诊治急性肺水肿2例;向当地医院捐赠了2万余元的药品、物品和书籍,同时开展了技术培训、交流、评估等工作,为及时诊治藏族同胞病患、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提高医疗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马不停蹄的巡诊救治,加上高海拔的影响,使医护人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面部浮肿、嘴唇干裂、血压上升、胸闷气短等高原反应。

      医疗队队长、兰州石化总医院副院长――53岁的庄虔忠胃肠反应剧烈,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64%,低于正常值26个百分点,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会导致呼吸功能衰竭。大家都劝他在驻地休息,可他说什么都不听,坚持带队完成了全程的巡诊施治,以顽强精神和过硬作风为全体队员立起了苦干实干的标杆。

      双湖县条件艰苦,医疗队驻扎的宾馆没有自来水,供电限时,医生们晚上上厕所都需要结伴而行――怕碰到随处成群出没的野狗。受供电和人员、设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当地县医院只能做切除阑尾这样的小手术。虽然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县医院也曾购置了一批较为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但由于没有人会操作维护,这些设备都被闲置在角落里,落满了灰尘。看到这一情况,医疗队员们自己买来电池,帮县医院安装调试设备,手把手地向当地同行传授使用维护的知识和经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仅要给藏区人民治病,更要教他们防病。”兰州石化总医院普外科医生、医疗队员刘宗鑫说。医疗队员们还组织对乡镇医护人员开展培训,帮助同行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在巡诊过程中,每遇到一个不同的病例,医疗队员就向身边的当地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讲解判断、诊治方法,边治疗、边培训,帮助他们尽快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

      在巡诊中,医疗队员遇到了一名正在读高一的17岁藏族少女卓玛。她的父亲多年前因一次意外事故受了伤,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队员们在一个傍晚自费购买了鸡蛋、食用油等物品来到卓玛家,给她的父亲看病,并建议他去拉萨的医院检查、做手术。之后的日子里,卓玛和队员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互留了联系方式。大家希望以后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帮助这个好学、活泼的女孩和她贫苦的家庭。

      “在我们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中国石油的队伍是所有医疗队里坚持时间最长,工作最细致、最深入的!”双湖县医院院长强珍感叹道。“阳光”撒向寒门学子

      “我是旱地的禾苗,中石油就好像甘露,她赋予我梦想的阶梯,助我更上一层楼。”“中石油奖学金对我们寒门学子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鞭策和鼓励。”……近日,公司团委收到了甘肃各地学子的来信,这些信情真意切,表达了寒门学子的感恩之情。

      从2005年开始,兰州石化公司在甘肃省先后确定了12个县,每年为每个县拿出10万元作为“扶贫助困・共享阳光”专项奖学金,奖励考入大学的寒门学子。11年来,已陆续向1万余名贫困学生发放了上千万元的奖学金。

      10年前,会宁学子刘威亨因家庭困难,进入了会宁五中的“石化虹桥”班,在这个班里有60名品学兼优的生活困难学生,奖学金全部来自兰州石化公司的捐助。为回报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把这种爱心延续下去,从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刘威亨又回到了“石化虹桥”班任教。如今,她常常拿自己受资助的事例鼓励班上的学生,“要心存感念,学会感恩”。

      在兰州石化公司,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了这项爱心事业中,公司管理层领导每人每年出资3000元资助一名大学生,公司团委开展“每人每月捐两元,山里孩子笑开颜”青年志愿者助学活动……爱心行动正化成涓涓暖流,温暖着大山里渴望美好未来的学子们。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刘超 特约记者冯作文 刘延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