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榆中县生态文明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
  • 榆中县生态文明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

    时间:2017-11-14 15:35:04  来源:兰州日报  作者:记者 徐晓君

    造林人悉心守望绿色梦想

    ――榆中县生态文明驶上“绿色”发展高速路

    榆中县推动造林绿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榆中县自古为兰州之门户,古丝绸之路要塞。“陇右第一名山”“甘肃之名山、兰郡之胜景”之称的兴隆山,“风雅青城”“塞上江南”之美誉的千年黄河古镇青城镇等秀美山川,记载了这片热土上青山绿水的绚丽多姿。在这里,榆中人代代相接,驰而不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大地为纸,青松为笔,汗水为墨的豪情壮志,挥写着榆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史诗。

      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造林绿化事业取得一定成绩,为榆中县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目前榆中县含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林业用地24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近49%。全县宜林地近139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57.5%。完成各类工程造林面积78.1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5.34%。是什么让亘古千年的荒山秃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乘上十九大的时光机,在一代代造林人用汗水与智慧眷写的生态造林纪实中寻找答案。

      第一代造林人悉心守望绿色梦想

      祖祖辈辈的榆中人在北山曾为原始森林和军事要塞的记载和传闻中,怀揣梦想,期盼早日实现青山绿水的新愿景。

      “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路线图,让造林人感受到了榆中生态文明建设新的战略机遇和责任。我们将严格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全县‘15355’发展思路,着力推进生态绿化造林工程和生态扶贫,让榆中的山川面貌美起来,人们的生活质量好起来。”榆中县两山指挥部副指挥谢元福说。

      据《甘肃省榆中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现在沟壑纵横、蜿蜒曲折的北山在明代多为深林和草地。传说中连川乡鲁家沟村森林茂密,常有鹿沿沟出没至夏官营地界,人们在沟内围追堵截,鹿钻山林时,角被林木夹住,容易捕捉,当地人随口便称鹿夹沟,按谐音取名鲁家沟。榆中县甘草店镇车道岭林场场长张永才,2007年从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的父亲张廷俊手中接过了绿化造林的接力棒,这一干也有十年了。在他的回忆中,父亲因常年不分昼夜地巡回看护山林,饿了啃几口干馍,渴了喝几口冷水,落下了严重的胃病,在世时念叨最多的就是要守护好山林。如今的车道岭林场,已经成了一片有榆树、侧柏等树种近2.8万株的大林子。

      今年75岁的陈德忠,是榆中家喻户晓的“牡丹王”,也是全国首批造林绿化劳动模范。1961年,他放弃在兰州一家大工厂的工作,怀着绿化、美化家乡的强烈愿望,深入榆中的马衔山和西藏、新疆等地,考察、搜集、移植野生牡丹,培育出了“书生捧墨”等600多个新品种紫斑牡丹,还获得了国际专利。他常年冒严寒,顶酷暑,手上的老茧剪了磨,磨了剪,靠着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用牡丹绿化旱坡梯田,使几千亩荒山荒坡变成了榆中的万花园。他还搞起了花窖、温室、果棚和花卉林果引种基地,开展育苗、种药、养花的试验生产和引种苗木的驯化业务,并说服两个子女放弃留在兰州工作的机会,同他一道开展牡丹和园林植物的研究工作。

      74岁的曾恒贵是1959年榆中县国有贡井林场成立初期最早的造林人,在大山里一干就是一辈子。他回忆说,当时的场部是造林人掏挖的一眼窑洞和两眼水窖,没有固定的办公场地,造林区走到哪里,办公地点就挪到哪里。从3月初至10月末的造林期,再到11月初至来年5月末的防火期,他们几乎整年守望着山林。虽说有一份工作,但一听是常年吃住在大山里的“种树人”,他们娶媳妇很难。已经成家的,也是常年顾不上家,被家人埋怨心里只有树没有家的“硬汉子”。

      在榆中北部山区至今流传着这样的佳话:第一代造林人早上4点起床,吃上一碗洋芋面条,背上一壶水,带上三两个馒头,在天还麻麻亮时就摸索着上山,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当时没有交通工具,出山得走一天时间。深秋腌制的咸菜和存贮的洋芋,是他们最香的食物。盛夏时,造林人将馒头晒在山头上,待到饿时,用小锤一点点砸开充饥。用他们的话说,馒头晒干主要是怕在山上待得时间长发霉,而且晒干有嚼劲耐饥饿。北山十年九旱,他们要经常从百里外的县川用车拉水,浇灌到一窝窝树坑里,太陡的地方,要人手一根扁担一桶桶挑水去浇树,身上的衣服常被汗水渍浸出一幅幅“浅黄色地图”,只为了给后人留一片青山绿水。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