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夕阳楼上叹青春迷惘 李商隐怜惜孤鸿感慨自己境遇
  • 夕阳楼上叹青春迷惘 李商隐怜惜孤鸿感慨自己境遇

    时间:2017-06-13 23:31:0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张黎光

    夕阳楼上叹青春迷惘 李商隐怜惜孤鸿感慨自己境遇

    在郑州商城遗址,发现了刻有繁体“阳楼”两字的残碑,为夕阳楼遗址方位的确立提供了佐证。

    □记者盛夏文李康洪波摄影

    李商隐素描

    断魂千片,夜凉露白。

    他写“若即若离诗”,他是“如梦如幻人”。他是“情种凤凰男”,他是不会开枪的“祁同伟”。

    他的生命底色,是浓郁得化不开的“悲哀”。他的一生遭际,一波三十折都不到头。

    他生于晚唐衰世,活了四十六岁,经历六任皇帝,两个被杀,四个皇帝没活过32岁。阉党当道,藩镇林立,“牛李党争”持续四十年,他夹在党争中两头受气,碾压至死。

    新旧《唐书》都有他传记,无一字提及相貌。

    我的想象中,他形销骨立,无限单寒。双手抱胸,总是冷,总是冬日黎明四点的寒噤。

    你能想象吗?他的春天,“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如斯悲伤。

    他的夏日,“石城景物类黄泉,夜半行郎空柘弹。”如斯阴森。

    他的内心,异常敏感丰富,像灵敏度极高的测试仪器,一丝微风,能引起波动,在刻度盘上留下痕迹,并被他转化成精彩诗篇。

    从现世生活而言,他是个失败者。

    他出身寒微,又肩着全家重任,具强烈功利心,是典型“凤凰男”。从小得省部级干部“牛党”令狐楚赏识。他却娶了另一个省部级领导,李党王茂元之女,被时人指为“忘恩负义”。

    他和令狐家恩怨成了硬伤,困扰了他一生。有人讲他“写诗写得飘忽难猜,盖因令狐家阴影作祟”。

    有幸进了令狐家这个大幕,就需朋党织网、肝脑涂地,不能再进另一个厚重大幕,这是古代官场游戏规则。

    但对李商隐而言,遇进阶上位之机,他怎会放弃?他太想也太需要成功了。

    表面看来,李商隐用世之心,过于急切,不够从容节制,行为可能出错,姿势可能变形。他的悲剧命运,应有部分原因归于他的轻率失当。

    深层剖析一下,李商隐,搁在时下热播剧中,他就是不会开枪的“祁同伟”。

    他错在何处?不过是在党争中变换了门庭,仅此而已。但他的对手强大到令人不寒而栗,谈笑间就能把他玩弄于股掌之上。

    赢家对于弱小者全面碾压,远不止于此。赢家资本深厚,有更多缓冲,只要愿意,能轻易显得有境界有气质。蜉蝣大树的力量对比,我们又怎忍心苛责李商隐的“过于急切,姿态变形”?

    从艺术层面,他“沉浸幻梦”如卡夫卡,“唯美轻盈”如王尔德。他像弹奏《安魂曲》的莫扎特般切近灵魂,又像“深紫色叙事思想家”基耶斯洛夫斯基一样,专注讲述个人存在状态。他和他们,有相近的灵魂质地。他的作品,够得上法国现代象征主义诗人保尔·瓦莱里所提倡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纯诗”——一个由思想、形象、语言及内蕴的心灵情感所共同构成的美的艺术体系。

    “现代象征主义诗派很难达到的境界,李商隐那里早已存在了。”著名学者董乃斌道。

    在中国,一代代人迷恋他,他的诗作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时,又引起国际读者的兴趣和关注。唐诗人中,“他是最具有现代感的”。

    夕阳楼上仰望天空叹悠悠身世

    史志所载,李商隐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

    2017年4月25日,我们在沁阳山王庄镇新店村,找到了“李商隐故里”——新店村。

    新店村,原名雍店,是古村落,坐落于丹水岸,风光秀丽,是“竹坞之地”,也是“竹林七贤”游历讲学之地。

    843年,刘稹叛乱,王茂元平叛,其幕僚兼女婿李商隐奉命写劝刘投降檄文,刘稹大怒,派大将薛茂卿火烧雍店,挖了李商隐家祖坟。

    村民在雍店村原址东北方向丹河渡口重建家园,取名新雍店,后称“新店”。古雍店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抵达“李商隐故里”时,天色已黄昏,向西看,一轮硕大通红落日,悬于远山山脊上,欲坠未坠。正合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画意。

    相传此地曾有李商隐墓,墓在何处?“传说在新店村附近。我们曾请文物部门钻探过,没找着。”沁阳文史爱好者冯清干道。

    沁阳寻墓无果,郑州荥阳,倒有一处商隐墓园。

    《旧唐书·李商隐传》载,858年,“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卒葬老家荥阳。

    这处李商隐墓,在荥阳豫龙镇李商隐公园内。公园精致小巧,入园处是李商隐塑像,旁题他的名作《锦瑟》。

    公园围栏、大石、亭台上,到处都刻写着李商隐的诗词。

    李商隐墓,是郑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冢封土堆不大,满生杂树,绿意葱茏。

    李商隐生前颠沛流离,内心郁结忧郁,逝后,安歇于这个花木扶疏的清雅园子,让寻访者如我等,内心略觉舒服。

    郑州市,除荥阳外,还有一处地方,和李商隐结缘甚深,那就是夕阳楼。

    谁的青春不迷惘?835年秋,二十出头的李商隐二次应举不第,在老家荥阳十分苦闷。

    郑州夕阳楼,是萧澣在郑州做刺史时所建,李商隐昔日曾投奔萧澣,萧对他有知遇之谊。他在荥阳,闻萧澣远谪,因此独上夕阳楼,留下《夕阳楼》一诗:“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他看不到出路,怜惜茫茫天际中的孤鸿,感叹自己的悠悠身世。

    郑州夕阳楼史上有名,始建于北魏,曾是“唐宋八大名楼”之一。

    前些年,郑州市相关部门,曾多方寻觅夕阳楼遗址所在地。终在城南路商城遗址,发现一块刻有繁体“阳楼”两字残碑,为夕阳楼遗址方位确立,提供了有力佐证。

    我们来到商城遗址西南角,试图找找“夕阳楼”的感觉。

    城墙呈土褐色,夯土致密坚实,城墙顶部,生三株两棵杂树,添一丝半缕野趣。

    城墙下,摄影记者将拍视频的无人机升空,招来一大群小孩,排排坐痴迷地看着。无人机在天上飞时,又招来一群鸽子,绕着它,盘旋又盘旋。

    见群鸽,忆孤鸿,当年重楼上的那个青年,“四十五度角仰望长满云朵的天空”,他见到的孤鸿,去哪儿了?那个青年,又去哪儿了?

    郑州荥阳,有一处李商隐墓园。

    半生漂泊天涯,他辗转于各个幕府

    李商隐,生于晚唐一个式微家族里。他自称是“姑臧旧族”,和李唐王室同属李广后代。但几代以来,家庭寒素,也就是个靠读书入仕的中小官僚之家。

    簪缨旧族的末代子孙,寒素之家的哀哀长子,这就是他的背景。

    他9岁丧父,要负担起家庭所有责任与苦难,甚至要把父亲灵柩,从南方浙江运回河南。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他是咋完成的?

    回到荥阳后,他发现“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穷困到“傭书贩舂”,给人抄写、舂米。但他不废举业,苦读。

    16岁,他写《才论》《圣论》,以“古文出诸公间”,受到当时太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赏识。十八九岁,入楚幕。“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老干部令狐楚看他跟自家孩子没两样,教他写时文,又给路费,令其去京师应举。

    两次应试,皆不中。

    25岁,他第三次应试,有高官问令狐綯(táo)(令狐楚之子),你和谁关系好?令狐綯三次提及李商隐。他当年就中了进士。

    同年,令狐楚逝,令狐綯当时官并不大,还罩不住李商隐。

    不知是否因为这个原因,李商隐在第二年入了李党泾元节度使王茂元幕府,还当了他的女婿。

    这成为他仕途上失败的开端。

    后来令狐綯做了十年宰相,却一点不愿帮他,打根上说,还是党争的恩怨。

    李商隐入王茂元幕府那一年,他应博学宏词科,先为考官所取,后又被一“中书长者”以“此人不堪,抹去之”。这是一个重大打击。

    所谓不堪,即他改换门户,这显然是朋党之见。因为李商隐一生除此外,再无所谓“污迹”。他愤然写道:“莫近弹棋局,心中最不平。”

    而就一般人而言,他受令狐援拔中举,无异于入了牛党。

    明代著名学者胡应麟感叹:“士君子出身,一有倚托后便去就两难,李错处不在忘恩,正在受恩初耳。然亦见当时党祸之烈,其微蔓如此。”

    胡应麟及后世学者,对李商隐多有体谅和担待。

    但晚唐党争惨烈,李商隐申诉剖白,极为无力。之后,他两入秘书省,为时皆短暂,半生漂泊天涯,辗转于各个幕府,沉沦记室。此等遭际,对于一个“欲回天地”者,愤激难平。

    他最愤怒的一首诗,是做弘农尉时所写。县尉相当于副县长,高适、杜甫、白居易、孟郊都干过这活,都干得不痛快。而李商隐干得最不痛快,“李副县长”尽心工作却被迫辞职,他写道:“黄昏封印点刑徒,愧负荆山入座隅。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意思是如果没腿就好了,就不用在人家膝下做个被呼来唤去的奴才了。

    他一生受尽党争之难,对朋党倾轧痛心疾首。他哭过被李党排斥的萧澣,对遭牛党排斥的李德裕表过同情。“对朋党执政,排斥异己,他认为很不正常。由此可见,他无意于朋党的。”学者侯孝琼、林从龙分析道。

    他悲剧性的一生,正如他自言:“中路因循我所长,古来才命两相妨。”

    他有才有志,在乱石当途、夕阳西下的晚唐,找不到出路,他用诗来呼吁、求告、埋怨、抗争,当时是“徒劳恨费声”,今天,成了珍贵文学遗产。

    他逝后,好友崔钰奔丧,为他写诗《哭李商隐》:“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