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博士后刘江成了村民脱贫致富贴心人
  • 博士后刘江成了村民脱贫致富贴心人

    时间:2017-06-14 20:40:21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祝萍

    开栏的话

    脱贫攻坚,党旗引领。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把党建和精准扶贫拧成“一股绳”,下“绣花”功夫,敢啃“硬骨头”,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插在脱贫攻坚的一线阵地,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旗飘扬风帆劲,固本强基谋发展。今日起,本报开设“党旗在脱贫攻坚一线飘扬”专栏,并设人物篇、组织篇、成就篇,全面讲述脱贫攻坚中的党建故事、解读精准扶贫背后的精神动力。

    □本报记者李凤虎

    6月12日11时,濮阳县郎中乡马白邱村村头的两个蔬菜大棚里,欢声笑语不断。

    “俺家3亩荒地经过改良,种植哈密瓜,估计能收入两三万元,这都是刘书记的好建议啊。”村民梁增科笑着说。

    “老梁,你种的哈密瓜口感好,濮阳市一家单位要和你签订销售合作协议,你不用再发愁哈密瓜的销路了。”省交通运输厅驻马白邱村第一书记刘江满脸淌着汗,在大棚里帮忙摘瓜。

    刘江的皮肤黝黑,运动鞋上沾着泥巴,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一名博士后。“现在村民有事都来找我,把我当成了家人。村民的期盼就是我的责任,不图别的,我就是想为村民做一些实事。”

    2015年9月6日,刘江作为省交通运输厅唯一的博士后处级干部,从机关来到马白邱村。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他成了群众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报到当天,拎着简单行李的刘江出现在村里时,有村民在背后嘀咕:“没有基层经验,这个博士后能当第一书记?”

    “行胜于言”。刘江上任后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没有一家村办企业,村民收入单一,全村共有贫困户20户90人,致贫原因有因病、因学等。”刘江在民情日记本上一一做了记录。

    病根找准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刘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村内基础设施。经他多方协调,争取到各类资金380万元,为村里新修了水泥路、改造了电网、安上了LED路灯、改造了废旧坑塘、改善了村党员活动室。此外,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他还筹资修建了文化大舞台和健身场所。

    在刘江看来,扶贫不仅仅是改变村容村貌这么简单。在充分征求村民的意见之后,刘江决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产业扶贫。经刘江多方协调和筹措资金,一家服装加工厂、一家电子加工厂落户马白邱村。同时,利用村里荒地,自筹资金建立了第一个村集体经济——汽贸市场。

    “我们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点放在精准扶贫上,把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吸纳到企业上班,每月收入1800元至3000元不等。如今,有了实在的脱贫产业,基本实现了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的目标。”刘江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还将有两家企业投入运营,计划提供就业岗位700个,届时将形成以马白邱村为中心,辐射周边村庄的扶贫就业基地。

    2016年11月底,经过严格细致地核查和第三方评估,马白邱村贫困户20户90人实现了完全脱贫,刘江荣立个人三等功。“驻村工作关键是要真正融入群众,遇到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能绕着走。”刘江说,“粉墙黛瓦别样美,今年力争把马白邱村建设成美丽乡村,不仅让村民生活富裕,居住的环境也要优美。”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