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长垣非公企业党建实现“全覆盖”
  • 长垣非公企业党建实现“全覆盖”

    时间:2017-08-21 17:19:02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作者:张馨予

    □本报记者李虎成本报通讯员韩顺鑫

    8月17日,省委书记谢伏瞻在长垣县调研时,先后走进驼人集团、纽科伦公司、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下称河南矿山),对该县加强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工作给予肯定。目前,长垣县非公企业党组织已实现了全覆盖,这有力推动了党员教育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党建与企业发展双赢的生动局面。

    长垣县非公企业为啥热衷党建工作?

    党建也是生产力

    8月初,一场暴雨突袭长垣县黄河滩区。位于此的河南矿山公司地势低洼,大雨过后,厂区积水达40厘米,生产受到影响。公司党委立即组织60人的“党员突击队”进行排水。经过一夜奋战,及时恢复了正常生产。

    “党员员工发挥着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河南矿山党委书记崔培军告诉记者,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该公司2004年成立党支部,2011年成立党委,下属7个党支部,106名党员。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都是公司骨干。通过交叉任职,实行一岗双责,使党建工作和行政工作融合一致。“党建工作的开展,有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长垣县委书记武胜军认为,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已成为非公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成为县域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的原动力和加快建设“富强、创新、精善、和谐”长垣的牵引力。

    驼人集团党委探索开创了“四联四促”的党建方式,通过“联高校促研发、联市场促转型、联职工促和谐、联社会促奉献”,创新党建工作。他们与科研院校党组织联姻,成立联合研究中心和联合实训基地,提供科研成果;把党组织建到销售一线,倾听职工党员的声音,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深入开展“关爱职工群众、共建和谐企业”活动,以优质服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把“扶残助残”写入企业价值观,把“为10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写入企业战略目标,向社会捐款,树立了良好社会形象。

    改革开放以来,长垣县民营经济迅速崛起,形成了防腐、起重、卫材、烹饪等四大支柱产业。目前,非公经济贡献率占全县生产总值的83%、财政收入的76%,从业人员达18万余人,其中党员3180人。

    创新实现全覆盖

    如何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整体功能,成为长垣县委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长垣县坚持“非公经济每推进一步,党建工作就紧跟一步”,先后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332个,其中党委8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317个,实现了全覆盖。

    创新组织设置模式。县委提出单独组建、村企联建、挂靠组建等8种组建模式,供企业灵活选择。对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企业逐步规范党建工作。同时,在产业集聚区探索开展区域化党建,统筹各方资源,成立园区企业党总支,逐个消除非公党建“空白点”。

    创新党员管理模式。按照“一方隶属、多重管理”的原则,探索建立“兼合式”党组织,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均成立了“两新”组织党支部,将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非公企业全部纳入兜底管理。

    创新党建指导员选任模式。采取外聘、内选等方式,选派106名退居二线的党员科级干部和831名机关、农村党员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通过“先交朋友、后讲政策,先送服务、后提建设,先看典型、后定措施”的工作方法,赢得广大企业的理解和支持,实现了“有企业就有党的人,有企业就有党的声音”。

    为不断激发企业开展党建活动的持久动力,长垣县还健全了考评体系规范化机制,科学设置8个考评项目、26项评分指标,把考评情况作为评先评优和考核推荐的重要依据。卫华集团党委和东方集团党委,分别先后被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③4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