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人生,在第四次冶炼中更加璀璨
  • 人生,在第四次冶炼中更加璀璨

    时间:2017-09-07 18:47:43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何心悦

    人生,在第四次冶炼中更加璀璨

    南阳崔树平骨伤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为九寨沟群众疗伤

    □李德普曹国宏

    “四”,一个利用率比较高的偶数多么平常,可知道蕴含有多少丰富的内涵和巨大的能量?

    “四季平安”,这是一个民族共有的期待和梦想,“四时如春”,冰天雪地里也会弥漫浓郁的花香,“四通八达”,预示着事业的触角可望伸向四面八方,“四海为家”,激荡着大丈夫誓言的豪迈铿锵。

    “四”的象形里边,可看到了心理阴影的弥漫扩张?

    “四”的谐音之中,可听到死神长袍飘曳的声响?四次淬火的宝剑,怎能不斩钉截铁与日月争光?四次炼狱般的经历,怎能不成就一位神祇的形象?

    汶川、玉树、雅安、九寨沟这四个赋予神性的地方,那是分娩曼妙美景、氤氲浪漫诗意和歌声的故乡,四个地方,因同样的原因曾一度成为放牧灾难的牧场,谁能撤去生命的防护罩第一时间奔赴“灾难现场”?

    谁能四进震区以生命作为赌注去解读“大爱无疆”?一位中共党员、省人大代表、骨伤科医院的院长,带领自己的医疗队写下了四战四捷的豪迈篇章!今天,远去了再一再二又再三的成就和辉煌,

    今天,第四次的默默出征更值得放喉高歌激情回望!

    一、出其不意的告别

    多么熟悉的例会怎么流露出隐隐约约的异样?

    工作的反复强调似乎有损于男子汉院长的阳刚形象。

    一百多名住院病号的治疗方案早已了如指掌,对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工作安排仍然是语重心长。

    八位曾经三次出征过的勇士怎么傲立成了一排铁壁铜墙?

    眉宇间凝聚的是沉着冷静更是一腔使命担当。

    啊,终于看清了,他们的身后是一排饱满沉重的行囊,窗外的救护车上“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横幅正在晨风中飘扬。

    怎么,又要再一次踏上抗震救灾的人生考场?

    一条提前收到的微信竟然使这支铁军激情勃发、血脉偾张!

    8月8日21点19分这个令人难以忘却的秒针嚓响,上帝以一个残酷的玩笑,让九寨沟这个美丽的人间天堂变成了流泪的弃妇形象。

    青山崩塌,湖水陷落,瀑布喑哑,巨石滚荡。

    快乐的游人变成了死神追逐的麋鹿小羊,惊慌失措的夺路奔跑替代了流动的多彩时尚。

    曾经在汶川并肩战斗过的战友王航,

    第一时间用微信邀约这支劲旅再一次同赴战场。

    他们的血还怎能匀速地流淌?

    他们的梦还怎能甜蜜而安详?

    躲过妻子灵敏的耳朵敏锐的目光,

    深夜里已经把第四次出征的一切工作安排停当。

    当淡淡的曙色晕染出黎明清浅的霞光,

    提前报到的例会注定有激动人心的故事登场。

    握手握出了千斤的重量,

    拥抱听到了心脏的碰撞,

    所有的祝福让泪水浸透了难以预期的吉祥,

    共同的心愿是再次谱写一曲大爱无疆的交响!

    “上车,出发——”

    蓦然看到的是妻子救护车旁亭亭玉立的形象。

    脚下堆满了行程中必备的各种药物用品,

    飘扬的秀发掩不住两汪湖水中的嗔怪、担心和向往。

    放心的守护比一路同行还要重要啊,

    两颗心的融合才能铸就出最圆满的军功章。

    抹一把泪水挥手想留住一片思念的云影,

    大红横幅飘曳的救护车已箭一般地射向远方……

    二、险象丛生的抵达

    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雕刻成千姿百态的雕像。

    传说中的“木鱼石”更具有成就非凡人生的力量。而山崩地裂时群魔乱舞一般的满天飞石,

    却是死神毫无顾忌地拍向脆弱生命的可怕魔掌。夺路奔逃的游客蜂拥而出惊慌失措,

    慌乱的车辆急急撤出逃离可怕的伤亡,

    他们却迎着滚动飞崩的乱石进行着一场逆向的飞翔,那不是生命的儿戏而是一种使命和担当的释放。

    车如流星飞驰,更似骏马脱缰,

    一块卧牛状的巨石如拦截的导弹从天而降,

    是冒险地飞速前进还是当机立断地迅疾后退?

    每一种选择都能看到死神狡诈狰狞的得意洋洋。该怎样计算那个可怕的提前量啊?

    差之分毫就会招致车毁人亡的下场!

    他们是参加过汶川玉树雅安三次抗震救灾的英雄啊,他们有嗷嗷待哺的儿女等待父亲的呵护抚养,

    更有日渐苍老的爹娘期待儿子的尽孝和赡养,

    他们有蓬蓬勃勃的事业需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还有不断分蘖的梦想正迎着日出走向远方。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仁者是擎起骨伤事业的栋梁,他们是火种需要为倒塌的藏寨燃起不灭的希望,他们是白衣天使需要抚平震区随处可见的创伤,他们肩扛多么沉重的使命维系着多少殷切的希望?“万一啊——”

    任何一种万一都不能出现在他们身上,

    他们每个人都有南天一柱的功德无量。

    “时间就是生命!迅速加速,果断冲过去!

    灾区人民正在望眼欲穿地把我们盼望!”

    这是一位穿越险境的优秀指挥员啊,

    勇气胆识责任担当构成的精确计算,

    分毫不差地换来了身后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

    频繁的强力制动造成高温状态下的刹车严重失灵,

    不意间追尾撞车的尴尬真的出现在堵车现场。

    抗震救灾的义举拂去了车主牢骚不满的锋芒,

    友好的提醒让冷水降温保证了一路的行驶正常。

    车轮滚滚,星月飞翔,

    一天的时光竟然为三千里路程作出了准确的丈量。这是一个永远都会在第一时间抵达震区的团队啊,第四次用热血男儿的奉献担当奏出大爱无疆的交响!

    三、白衣天使的情怀

    九寨沟,那是飘落在川西北大地上的人间天堂。即使经典的画卷面对九寨沟也只能是自愧弗如的怅惘。

    连绵的群山是身着青衣的多情男子在静静等待,遍地的海子是储满万种风情的明眸把真爱向往。澄澈的天空是上帝的宝镜在透视人间的恩怨是非,葳蕤的花草树木是装点大地岁月的羽衣霓裳。

    九个寨子是散落在这里的九颗明珠闪耀着瑰丽的光芒,

    河流高山草甸藏寨被朝晖霞光静静地收藏。飘扬的经幡招展出来自天国的神秘旗语,

    民歌的天籁之声一如鞭儿追逐着流动的牛羊。袅袅的炊烟纺出了藏家人多少幸福的谜底,追梦之路上马蹄嘚嘚融入了民族的交响合唱。

    今天啊,天堂遍体鳞伤,明珠黯然无光,

    诗情画意被断壁残垣无情地碾压吞噬,

    此起彼伏的呻吟声替代了牧歌的深情回荡,

    苦涩的泪水冲淡了千年奶茶的四季飘香,

    骏马与牛羊在迷茫中寻觅伤痛残破的故乡。

    飞驰而来逆行而至的抗震救灾骨伤小分队啊,怎能够安营扎寨舒缓一下堆积如山的疲惫?怎能够打开行囊安慰一下抗议不止的饥肠?怎能够掏出手机与亲人聊聊沿途的见闻?怎能够忙里偷闲感受一下人间天堂的风光?主动请缨,把最艰巨的任务紧紧抢在怀里。当仁不让,把最繁重的担子悄悄扛在肩上。查洼寨、树正寨、荷叶寨、彭布寨、尖盘寨、漳扎镇,五寨一镇的伤员抢救处理任务全部记在自己的账上。上紧的时间发条再次注入只争朝夕的能量,心无旁骛,凝神忙碌,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白衣天使只能传递爱的温暖,送来生的希望!

    面对断壁残垣他们敢以肩膀扛起倾斜滑落的屋梁,以鲜血淋漓的双手扒开掩埋于黑暗废墟中的生命重见天光。

    清理伤口,那是全神贯注小心翼翼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代名词,

    骨伤复位,是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一指禅”神功的考量,

    精心敷药,融进了多少“医者仁心”的一腔大爱万世追求,

    认真包扎,绵绵深情随着缠绕的绷带缚住点滴痛苦绵延走进心房。

    分秒必争汗流浃背天地间唯有手术器械的轻悄声响,

    日升月落时光推移听到的是医者与患者心房的同步跳荡。

    负重的白色身影在山山水水间往来穿梭衣袂飘扬,磐石之上老树之下即是简易的手术室和救生的战场。奔波的身影翻飞的双手写就一曲曲生命复苏的华彩乐章,

    多少委顿倒伏的生命重新站立成大写的人字形象。共产党员的红袖标成为群众心中的旗帜骄傲地飘扬,

    横幅鼓荡的救护车更是救生的方舟在青山绿水间飞驰来往。

    这是仅有的一支来自外省的骨伤医疗救护队啊,九个人的战斗集体永远是一往无前志坚如钢。

    四、河南人形象的标杆

    这支唯一的外省骨伤医疗小分队来自何方?

    来自三千里之外厚重中原的河南南阳。

    那是一个楚风汉韵悠悠吹拂千年的地方,

    历史的天幕上至今闪耀着“四圣”的璀璨光芒。

    小香玉一曲《河南人》把河南人的形象唱得叮当

    作响,

    千里出征的南阳人怎能不把河南人的精神弘扬?

    他们胸中暗藏着一把无形的标尺时刻把自己丈量,

    一言一行都不忘把河南人的形象擦拭得金光闪亮。

    A.情感之重

    他们总是把一天的时光拉得很长很长,

    朝晖夕阳忘不了他们身背重负走村串户的形象。帐篷下的不眠之夜熬落了漫天星光和孤独的月亮,靠着树桩岩石打个盹儿就是最甜蜜的梦乡。饥饿困顿劳累艰辛是身处灾区最常态的现象,伤员们伸出大拇指的连声叫好才是最高的奖赏。肉体的生命质量难道也不完全一样?

    抗震救灾的队伍需要铁打铜铸般的硬度和刚强。已不年轻的党员领队崔树平院长,仍然是龙腾虎跃的男子汉形象。

    高血压的折磨换来的是不屑一顾的微笑,吞下一把药丸继续转战四面八方。其他八位资深的“救灾特战队”成员,激情与力量在震区不断喷发释放:拉肚子的难受,感冒发烧的思乡,

    不意创伤的发炎,腰肌劳损的重创……一切都在为肩负的使命而悄悄掩藏。

    紧张的抢救治疗驱散了藏寨里的愁云密布,一车食品药物换来了受伤者生命的蓬勃旺长。所有的情丝化为一片甘霖飘落在这片焦灼的土地之上,

    所有的心血都晕染成了新一天美丽的霞光。而千里之外的故乡啊,

    病榻上年迈的父母频频欠身把儿子的身影遥望,等待入学的儿女还不知道随着涌动的人流飘向何方?

    午夜时妻子辗转难眠隔窗遥望千里之外的异乡,思念与担忧的泪水打湿了满院如霜似水的月光……然而,在灾区

    “亲人”的对象早已在心中对调了位置,

    可爱的故乡已难以分辨视野中所处的方向。受灾的群众更是捧在手中的亲人啊怎能放下?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都是走不出心房的故乡!

    B.建言献策

    本是抗震救灾的异乡客啊,

    可总是把异乡看成亲爱的故乡。历经三次抗震救灾的经验积累,已成为深藏在心底的锦绣文章。

    怎样疏导交通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伤亡?怎样从废墟下抢救伤者才能减轻二度创伤?

    怎样分配有限的急缺物资才能赢得群众的赞扬?怎样与受灾群众沟通交流才能树立政府的形象?这似乎不应该是一位医疗队长考虑的问题,

    可特有的使命感使所有的答案在不断撞击着自己的心房。

    走进抗震救灾指挥部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智慧的处方”,

    赢得的是所有在场者万分的感谢十分的赞扬:“河南人的境界胸怀就是不同寻常,

    正常的抗震救灾中竟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抗震救灾就不会偏离了人民期待的方向!”

    庞杂的救灾工作竟然像一架精密的机器在高速运转。谁能说没有融入这位医疗队长献计献策的智慧力量?领导紧锁的眉头舒展出明媚的阳光,

    群众愁苦的面容化为鲜花的绽放。藏寨里阴沉压抑的雾霭快速消散而去,群众的生活不期而然地进入既往的正常。指挥部的领导啊翻山越岭追寻医疗队的身影,只是为了当面用大拇指掂量一下河南人的分量!

    C.真诚疏导

    一人难凑十人意啊,

    何况是这莫大一场灾难的现场?

    久久难以消散的是亲人伤亡的悲痛,

    实在难以割舍的是昔日盛满欢乐的老房,断壁残垣下曾经打发日子的各种家当,还有那迷茫走失的马儿和牛羊……美丽的山水沉入黑暗的深渊,倾颓的家园何时还能华丽登场?难以释怀的痛苦和眷恋,难以放逐的离愁和感伤。

    难免纠结成一团乱麻堵在心上,

    影响了自己的情绪观念认知和思想。对奔波劳碌的基层干部,对家庭损失的计算丈量,对物资分配的办法主张,

    对国家政策的主观臆想……

    难免有不切合实际的期待深藏在心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诉求流露在嘴上。尽管这是极其个别的“偏轴”现象啊,作为戴着共产党员红袖章的领队院长,怎能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于是,这位河南人民的省人大代表啊,

    竟然在地震灾区的群众中架起了一架心灵的桥梁。“可知道地震的消息曾点燃了中南海长夜不息的灯光?

    可知道各级政府为抗震救灾筹划着分分秒秒的时光?

    可知道基层干部为了救灾工作多少次三过家门而不入?

    可知道广大党员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深深镌刻在心上——”

    沟通交流情真意切,疏导劝解语重心长。

    情如秋风飒飒轻抚山川大地,意如春雨甘霖滋润万里芬芳。心结迅速化为盛开的鲜花一朵,胸中尽现云开雾散的美丽华光。一身疲惫两眼布血丝的当地领导,禁不住再次伸出大拇指连连赞扬:“这才是对灾区真正的无私救援啊!

    驱散了心中的雾霭才能更好地治疗灾难的创伤,都说河南人质朴厚道掏心掏肺,

    今天我们才真正看到了河南人应有的标杆形象!”

    五、泪湿千里的连线

    “迢迢千里路,情丝万里长,

    风摧帆樯动,天倾我自扛!”

    这首小诗是医疗队长崔树平院长的杰作,

    高度地概括浓缩了多少扣人心弦的篇章。

    当他们的救护车风驰电掣行驶在崇山峻岭的时候,当他们忙碌如旋转的陀螺奋战在救灾第一现场,当遍地的痛苦呻吟再次变成深情的牧歌悠扬嘹亮,当破涕为笑的阿玛尼燃起炊烟迎来第一缕曙光……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在为新闻媒体及时聚焦,

    他们的所思所想都在父老乡亲们的心中珍藏。

    南阳人民广播电台的精心策划连线报道,

    南阳日报的电话采访锦绣文章,

    南阳电视台的重磅推出直播回望,

    还有众多亲人朋友的不断联络语重情长……

    他们的身后有高山一样的力量推动前行,

    他们的心中有大海一样的激情澎湃激荡。

    他们啊,

    怎能不高举起共产党员的旗帜把天空擦亮?

    怎能不高呼着“我是河南人”的口号让山河敬仰?怎能不把四圣之乡的风骨镌刻在川西的大地之上?怎能不用自己的辛劳汗水浇铸出南阳人的形象?特别是南阳人民广播电台的连续连线采访,

    让河南抗震救灾骨科医疗小分队的故事,在南阳盆地传送、在中原大地上传扬,

    更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激荡回响。所有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爱的主题,

    所有感人的故事都释放着强大的正向能量。连线采访中怎能没有高潮的频频出现?

    每一句话语都情深无限激荡着听众的心房。妻子张明华与丈夫崔树平的泪雨相诉,是真挚的关心温暖、熨帖的安慰祝福,

    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妻子对中华民族美德的弘扬,是一位贤妻良母用情感在刻画自己的形象,

    是一位事业女性不意间展示出襟怀的博大宽广。方城县素昧平生的段付中向崔树平终于完成了心声的表达,

    每一句哽咽的话语都是对抗震救灾英雄的无限敬仰。

    “您冒着生命的危险带队第四次闯入抗震救灾的现场,

    真金子在火光熊熊的炉膛里才能闪耀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您为灾区群众送去了1200万南阳父老乡亲的大仁大爱,

    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才是南阳人、河南人真正的高大形象!”

    六、来自藏家的感动

    感动,原来是一种互动式的能量释放,

    互动的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能量的级档。当骨科医疗小分队把大爱洒遍整个地震现场,当河南人的形象成为可以背靠的巍巍大山融入了情韵的流水长长,

    灾区群众用默默无闻的行动同样在感动着每一位队员,

    藏家儿女用宽阔炽热的襟怀同样在温暖着大家的心房。

    当滚落的巨石随时都有可能击中行驶的车辆,当蜂拥而出的车辆人流造成交通的阻断不畅,那位严肃而不善表达的警察却主动为救护车引路开道,

    热情与真诚赢得了夹道欢迎的一路畅达和无限风光。提速,让医疗队尽快接近呻吟的伤者,

    疾驰的救护车让受灾群众看到了希望的漫天霞光。

    道路崩塌交通阻断,

    医疗队员背着药品行囊跋山涉水进入藏寨村庄,紧急的抢救仿佛静止了高山之巅的所有时光,

    手到病除的医术让多少人感恩戴德泪湿衣裳。

    只能用流泪的紧紧拥抱表达藏家人的醇厚感情,医疗队员是乘着吉祥之光的天使永远在心中飞翔!

    震区的日子是淬炼特殊人生的熊熊炉膛,每一天都在锻打着医疗队的钢筋铁骨、侠骨柔肠。饥饿与劳苦像吐着血红信子毒蛇紧紧缠绕不放,忙里偷闲的打盹中还渴望各种美味的缭绕飘香。墙倾屋摧的藏族同胞难捱每天寸寸挪移的时光,竟然蒸熟满锅的土豆让队员们填饱咕咕鸣叫的饥肠,还有那如琥珀般晶莹透亮的腊肉香肠,不惜倾其所有珍藏的宝贝让大家品尝。这是心香一瓣天地芬芳,这是情深似海山高水长,用什么样的尺度才能把这份情谊丈量?只好化为滚滚热泪泛滥每个人的心房。

    七、山重水复的关爱

    再见了热情淳朴可亲可敬的藏族同胞,

    再见了九寨这个身受重创依然美丽的地方。

    依依惜别时把爱的雨露洒遍山川大地,

    挥挥手摘一片白云的哈达挂在心上。

    三千里路程山重水复一路云和月,

    欢庆的锣鼓祝捷的鞭炮响彻四方。

    一路征程满身风尘来不及举起庆功的酒杯,

    又急急忙忙打包装箱把几百张膏药寄往远方。

    这是来自仲景故里的千金情义古道热肠,

    高原上藏民的心被圆圆的膏药熨帖得温润滚烫。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揭开了一个神话的谜底,

    高原汉子需要的是铁打铜铸般的坚忍刚强。

    四进高原抗震救灾的骨科院长,

    怎能不把藏族同胞的期盼牢记心上。

    每张膏药熬的是地道药材融进了大医精诚的思想,

    每张膏药是良心的标签更是医圣精神的弘扬。

    正为此啊,怎能不马不停蹄地寄向那个陨落的天堂!

    让山重水复的关爱贴在身上抵达心房!

    日子如雨后的河流平静地流淌,满眼的秋色遥望着丰收的时光。四次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现场的崔树平院长,一句由衷的肺腑之言让采访者心潮激荡:“我期待伟大的祖国万世太平繁荣富强,我祈愿十三亿人民幸福安康如意吉祥。可谁也难保证灾难的野马不会挣脱缰绳,谁也掌控不了天地万物运行的浩浩力量。假如再有地方出现不可预估的地震灾害,我仍然会带领自己的团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

    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的真情告白,这就是一位骨科院长的誓言铿锵,南阳人的铮铮风骨河南人的高大形象,正是大灾之中用大爱成就的百炼成钢!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