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郑州95岁老革命精神矍铄 在社区当时事广播员
  • 郑州95岁老革命精神矍铄 在社区当时事广播员

    时间:2017-09-08 20:49:50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魏蔚

    郑州95岁老革命精神矍铄 在社区当时事广播员

    宿体元在讲自己创作的家训

    □记者蔡君彦文许俊文摄影

    核心提示|他参加过多场战役,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视为珍宝;他不到1岁时丧母,由奶奶喂红薯养大,如今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他95岁高龄依旧精神抖擞,爱打着节拍唱红歌,更乐意跟大家分享从电视上了解到的时事……在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街道办事处甲院社区,95岁的“老革命”宿体元老人,是老少皆知的“红人”。这几天,老人跟大家聊得最多的是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也对即将召开的“十九大”充满期许。

    95岁老革命精神矍铄,在社区当时事“广播员”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9月5日在厦门落幕,效果非常好,会上发表了《厦门宣言》。”在郑州市纬二路26号院4号楼家中,宿体元老人兴致勃勃地跟记者聊起近几天关注的热点大事,思路清晰,嗓门洪亮,聊得高兴,还打起节拍高歌一曲:“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宿老在我们这儿是红人,95岁高龄身体很好,懂得还特别多。”花园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单女士说,天气好时,老人时常下楼活动,也乐意把自己关注的时事跟大家分享,是热点大事无所不知的“广播员”。

    这些知识,跟老人每晚睡觉前“听电视”的习惯有关。他关注最多的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老人听得认真,也记得清楚,第二天下楼活动时,乐意跟大家聊。

    老人说,他1922年出生在山东潍坊的一个小山村,20岁入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等,是位“老革命”。

    95岁高龄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宿老是“社区长寿之星”,今年又被金水区评为“健康寿星”,时常被人问起:您有什么养生秘诀?老人总是哈哈一笑,说:“心态很重要,我呀,不与世争,淡泊名利。喜欢跟人聊天。”

    在家人看来,健康长寿也跟老人好的饮食、作息等习惯有关,比如,每天早睡早起,早上起床后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还爱吃加有核桃仁和葡萄干的面包。午饭很讲究,两素一荤,三菜一汤,“我爱吃红烧肉、炸鸡翅、鱼头汤、排骨汤,还爱吃煎饼……”说起中意的美食,老人像调皮的孩子。他也经常感慨:“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

    四世同堂忆苦思甜,为子孙定下六条家训

    老人的家简洁温馨,墙上有喜庆的大红“寿”字,还有多幅照片,有他1947年时穿着军装的照片,有他戴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到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参观“上合会议”会场时的留影,还有老爷子95岁大寿时和一家人的全家福合影……

    追忆往昔,老人心头有心酸,更多的是幸福。“我不到1岁时,母亲就因病去世了,我由奶奶抚养,靠吃红薯养大。”老人说,如今95岁,四世同堂,儿孙们也都很争气,有时他会情不自禁想起母亲,会暗自念叨:“妈,您肯定想不到,被您丢在世上的可怜娃,现在已经95岁了,生活得非常好,您若天上有知,请安息吧。”

    饱经沧桑,更知如今的幸福来之不易。在客厅醒目位置悬挂的家训,是老人琢磨3个多月创作的,共有六条,“满脸笑容回家园”“家和万事兴”“敬老爱幼”“坦坦荡荡做人,理直气壮工作,为人切莫贪,贪多无厌,害人害己害家园”“对人心要宽,大度容泰山,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等,旁征博引,自成风格,去年春节阖家团圆时,老人把装裱好的家训给儿孙们各送一份。

    这位1948年随大军南下来到豫西、与河南结缘的老人,也见证了这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人说,他起初被分配到南阳地区工作,1954年来到郑州,“刚来的时候,郑州除了车站,就有解放路、一马路、二马路等几条街,其他都是荒地,这些年变化太大了!”他至今难忘“上合会议”召开后,到会场参观时的激动和自豪,“当时有媒体记者让我谈感受,我说,把这么重要的会议放到郑州召开,是国家对河南对郑州的肯定,也是让世界了解郑州的大好机会。”

    “我知道10月18日要召开‘十九大’,特别期待。”老人说,期待国家越来越富强,期待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当然,作为老者,他也特别期待老年人的福利待遇越来越好,“老龄化社会,党和政府对老人的关爱有所提升,我跟很多老人都有高龄津贴,全社会也在倡导敬老爱老助老,希望以后能给老人提供更多的活动场地,提供养老服务的同时重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