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河南文化遗产的“分量”了
  •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河南文化遗产的“分量”了

    时间:2018-06-12 18:32:00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作者: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向前

    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正好在6月9日。

    为迎接文化界的盛大节日,全国各地都在精心准备好看好玩的活动,让人们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体会人文遗产带给我们美的震撼。

    提到世界遗产,在河南众多的景点之中,最早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哪些?河南的文化遗产又分为哪几类?记者将通过这篇文章,为你一一道来。

    52项里,咱河南“名列前茅”

    可爱而古老的中国,文明之邦,文化的遗迹自然不少。怎样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灿烂文明,让它熠熠生辉,光耀千载,自然是顶重要的大事。

    2005年,国家为文化之大计,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文化遗产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保护文化遗产。2016年,又将文化遗产日更名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大自然馈赠的自然遗产也纳入到节日里。

    这就是如今备受重视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来历,主要包含两大块: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自然神奇造化,文化薪火相传,中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太多了。以这一领域的最高荣誉世界遗产为例,30多年来,中国共成功申报52项世界遗产,仅次于排名第一、拥有53个世界遗产的意大利。

    这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1项,如故宫、殷墟等,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有4项,如泰山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5项,世界自然遗产12项,如黄龙、九寨沟等。

    这都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设机构认定的,遵循《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首个就是“它”

    从世界遗产的相关界定中,现在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更全面确切,更能表现该节日的意义与价值。

    世界文化遗产,备受瞩目,但你可知道咱文化大省河南,最早进入这一名单的项目名称吗?

    洛阳这座城市在历史上可谓名声煊赫,十三朝古都,诗酒笙歌里“且插梅花醉洛阳”,仅仅是那“国色”牡丹花亦是闻名天下。位于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时期。

    2000年,龙门石窟被评选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河南最早的一处。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年~907年)期间,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

    时至今日,河南已经拥有:洛阳龙门石窟、安阳殷墟、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中国大运河河南段、丝绸之路河南段5处世界文化遗产。

    不过,目前河南在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和自然混合遗产方面暂无突破。然而未来可期!

    127个传承人,人数还在增加

    6月9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将要到来了。然而你真的了解它吗?

    原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是与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常说的文化遗产)相对而言,它主要指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因为这其中承载着人类的无尽的智慧,非遗项目常被誉为历史文化中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

    截止2017年6月,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1773620件文物,都封藏着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靠人类传承,靠文物见证,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灿烂的文化,将在这其中熠熠生辉。

    根据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截至目前,我省共登录国有文物收藏单位470家,藏品共计1773620件(套),在全国名列前茅。古代聚落、都城遗址、帝王陵寝、古代建筑群等大遗址星罗棋布中原大地,安阳殷墟、仰韶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闻名中外。

    依托华夏文明核心区的区位优势,河南大打文化牌,打出了文化强省品牌,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统计显示,2017年,河南省接待海内外游客量6.6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67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07%、17.12%,接待海内外游客量全国排名第五,旅游总收入全国排名第八。

    文化河南,注定非比寻常;文化河南,注定享誉世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