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河南新闻 > 有人叫她“妹妹”有人叫她“姐姐” 河南这个女劳模的“亲人”多
  • 有人叫她“妹妹”有人叫她“姐姐” 河南这个女劳模的“亲人”多

    时间:2018-06-15 09:58:19  来源:大河网  作者:

    史辛琳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波通讯员马啸张锐文图

    刚刚获得国家电网公司青年五四奖章的史辛琳,一身整齐的职业装、干练的发型、发自内心的微笑是她不变的形象。

    面对新乡市的电力市场和30万用电客户,她以女性特有的绕指柔情,把自己朋友圈、工作圈里的客户、同事、帮扶对象都当成了“亲人”,通过一件件平凡小事,也收获了“妹妹”“姐姐”“妈妈”这样的称谓。

    顾客把她当妹妹

    史辛琳,新乡供电公司营业及电费室副主管兼副书记。走近她,一种清新和快乐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我把一切接触到的客户当做‘亲人’,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让别人得到快乐,这样我也可以收获快乐。”史辛琳忠实地实践着她简单的理念。

    有一次,一位姓林的女士来到史辛琳所在的电费实收班,颇难为情地请史辛琳帮忙。原来,林女士通过网上银行缴电费时,户号输错了一个数,给别人家缴了70.56元电费。

    “实在找不回来就算了。”林女士很不好意思。“大姐,别担心,我试试看,应该能要回来的。”史辛琳如是安慰。

    史辛琳核查发现,林女士将电费错付到了卫滨区一家张姓客户账户上。随后,史辛琳又联系抄表员,趁下班时间,一起去张先生家,说服他补交电费。终于,经过一套繁琐的内部财务流程后,70.56元的电费转回到林女士的账户上。

    “妹子,真是太感谢你了。本来我是不抱希望要回这电费了,没想到你昨天又加班帮我去办这事。”第二天,收到账户提醒的林女士专门跑到供电公司感谢史辛琳,这件事情后,她还真把史辛琳当成了“妹妹”。

    同事把她当姐姐

    2011年6月成立的史辛琳创新劳模工作室,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几个身穿工装的姑娘,面带微笑,头顶图书,以“丁字步”的姿势站成一排。在她们面前,就是礼仪培训讲师——工作室领头人史辛琳。她觉得:劳模创新工作室,既是一个荣誉的象征,又是一个成长的平台,更是一个进取的阵地。

    工作室成员赵洁、马春雪、郭佳媚参加各项业务竞赛时,小姐妹眼中的“姐姐”史辛琳,便主动担任教练,帮助成员分析问题、模拟演示竞赛现场。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大家都愿意去找这位“姐姐”唠唠。在史辛琳的指导下,她的小姐妹在各项竞赛中,经常名列前茅。

    小朋友把她当妈妈

    有一次,史辛琳和“电力雷锋”服务队到太行山区的太公镇许漫流小学,为山区儿童送去了书籍和文具等慰问品,并讲解安全用电知识。

    在讲台上认真讲解的史辛琳,发现在这群活泼好动的孩子们中间,有一位小女孩很特别。整洁的课本、书桌、衣服和认真听讲的状态,与其他孩子不同。

    结束讲解后,史辛琳悄悄问了孩子们的老师。老师告诉她,这个小女孩叫许佳丽,她的妈妈精神有问题,爸爸也长时间在外打工,能照顾她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史辛琳一时间沉默了。许佳丽身上整洁的旧衣服、渴求知识的目光,让史辛琳明白她和她家庭虽然贫困,但一直努力朝着幸福生活奔跑。

    那次活动结束以后,史辛琳每到周末便抽出时间来到许佳丽家中,送去各种图书,并辅导她的功课。她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将书籍和知识这两种人生最不可或缺的东西,带到许佳丽的生活中去。如今,原本沉默的许佳丽也变得开朗了许多。

    “妹妹”“姐姐”“妈妈”“闺女”……这样的称谓对于史辛琳来说司空见惯,在她看来,能将客户、同事、帮扶对象等工作圈、朋友圈里的人联系在一起,树立“亲人”这种自家人的概念,把快乐服务理念传递给同事,再传递给每一位客户,这样的工作挺有意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