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走在前列"数"山东:定了!2018年山东经信工作这么干
  • 走在前列"数"山东:定了!2018年山东经信工作这么干

    时间:2018-01-18 15:14:13  来源:齐鲁网  作者:庞峰 徐林琳

    齐鲁网济南1月18日讯(记者 庞峰 徐林琳)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判断,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也进行了深入系统全面的论述,2018,山东要为新时代下经济和信息化工作赢取主动,就要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牢牢抓住“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打造山东新工业的关键举措和必由之路,在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持续提升工业质量效益、持续推进跨界融合、持续夯实绿色发展安全发展基础5个方面全面发力,加快打造质量效益好、创新能力强、产业结构优、融合程度深、品牌价值高、发展后劲足、安全环保节能的山东新工业。

    主要预期指标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左右,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持续增长,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任务。

    这就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立足高端制造引领,着力打造山东工业新形象

    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深化实施“1+22”转型升级方案,巩固和扩大中期评估成果。瞄准材料、设计、工艺等关键环节,深入实施支柱产业集群三年培育计划,开展主导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启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争取尽快进入国家布局。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开展新一轮化工生产企业评级评价和运输、仓储、经营企业评级工作,加快园区认定,有效提升化工产业发展层次和本质安全水平。编制实施高端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在烯烃、芳烃、聚酯等下游产业链布局一批重大项目,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石化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动化工产业高端集聚规模发展。制定《山东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实施新材料产业“1351”工程,自2018年至2020年,培养引进1000名新材料产业高端人才、打造30个新材料重点示范项目、培植50个新材料重点骨干企业、形成10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推进烟草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力争今年鲁产烟市场份额达到54%。启动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制定省级工业强基实施方案,实施新一轮高水平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制定重点项目导向目录,分行业、分批次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展智能化设备技术改造,实施好国家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项目。全面启动工业强基行动,实施工业强基“一条龙”应用计划,组织实施一批“四基”领域重点项目,加快破解一批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装备产业高端化发展,印发实施《山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山东省智能装备发展指导意见》,引领高端装备加快发展。研究制定首台(套)智能装备市场推广措施,做好首台(套)产品认定、首台(套)保险补偿和新产品推广工作。编制《山东省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汽车产业转型发展,培育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立足创新驱动战略,努力壮大工业发展新动能

    实施技术创新平台提升行动,力争全年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加快服装设计品牌国家平台和智能印染专业化平台建设。加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力度,新培育省级中心200家以上,总数达到2000家。发布《山东省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指南(2018)》,实施百项重大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工程,切实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我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加快云计算平台建设,发展云计算先进技术,研究出台《加快云计算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跃升工程。加快核高基等重点项目建设,突破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关键领域,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举办中国(山东)国际物联网大会,提升我省信息技术产业聚集度,扩大产业影响力。

    立足质量效益提升,加快打造工业发展新实力

    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三品”行动为抓手,以实施“三百工程”为基础,加快打造“鲁创精品”。大力开展以消费产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力争培创3-5家特色精品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深入实施百年品牌企业培育工程。筹建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培育中心,建立青年企业家导师制度,探索青年企业家培养的新机制。继续抓企业梯次培强,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的办法,推动省市县分层次抓好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编制《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规划(2018-2020)》,力争全年新增中小企业30万户,总数突破250万户;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企业200家、创新转型优胜企业200家、“瞪羚”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100家。加速推进跨界融合,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军工开放步伐,培育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推进一批重点项目,构建涵盖航空航天、核电、海洋工程装备与高技术船舶、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

    立足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加快释放工业发展新潜能

    实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345”工程,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关键环节,落实3项重点任务,开展4个专项行动,完善5项保障措施,推出一批省级试点项目,提升“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抓好前四批211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争取90家企业通过国家认定。深入开展“云行齐鲁”系列活动,争取全年上云企业达到7万家、建成国内领先的综合云平台5个、行业云平台20个、搭建省级体验中心10个、培育云应用服务商70家。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制定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方案,培育标杆企业,辅导带动行业相关企业,推动智能制造实现新突破。大力培育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增强实施智能制造技术服务能力。探索开展智能制造发展水平评估工作,引导企业发展高水平智能制造。继续抓好试点示范培育和国家项目争取,保持我省智能制造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持续强化基础平台支撑,深化通信企业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加快重点事项落地,确保全年在我省投入230亿元以上。

    立足可持续发展,全面推广绿色发展新模式

    持续推进节能工作创新,探索用能权初始分配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在我省开展用能权有偿使用交易试点,构建全省统一的交易平台。实施“爱心阳光工程”,大力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模式。开展节能环保产业“强身健骨”行动,发布山东省节能环保产业100强,重点打造10家优势突出、集聚效应明显、影响力大的特色基地,培育1-2家节能环保产值过1000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10个优势突出的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县,推动全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全面叫响“工业绿动力”品牌,坚持“点”“面”结合,拓展实施“工业绿动力”计划,推动建设清洁高效能源体系。在“面”上实现从试点城市向全域推开拓展,从燃煤锅炉改造向建材、煤化工、焦化等重点用煤行业拓展,从太阳能工业热利用向太阳能光电应用和空气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领域拓展;在“点上”重点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提升、分布式集中供热推广、锅炉装备制造产业壮大、“工业绿动力”标准攻坚、煤粉行业专项治理、煤化工和焦化行业清洁生产、企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七大重点工程”。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组织企业和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力争2018年全省实施循环化改造的园区突破100家。提高绿色制造发展水平,实施“绿色制造跃升计划”,构建绿色标准体系,制定发布10项绿色地方标准。

    立足服务保障协调,努力构建工业发展大环境。

    着力打造一流发展环境,落实好国有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十条意见”。全面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深入宣传贯彻《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条例》,完善“零土地”技术改造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配套措施。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切实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推进审批事项的流程优化、环节简化、网上运行工作,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落实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抓好盐业行业管理。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形势分析研判和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做好政策储备和风险化解,努力稳定工业增长。加强工业运行分析研判,建立并发布山东省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努力实现由侧重规模速度的面上分析向注重结构效益的综合分析转变,由侧重运行现状分析的事后研判向注重运行走势预测的超前研判转变,由侧重具体问题的调度协调向注重行业、企业运行情况的综合协调转变。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动完善电力行业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本。深化银企对接、产融合作,推动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有机对接,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全面清理各类涉企保证金和收费项目,跟进处理企业反映强烈的问题。突出抓好智库平台和优质院校建设,抓好省经信研究院建设,打造高水平智库。着眼山东工业发展的长远问题,围绕打造山东新工业、完善提升供应链等选题,开展战略研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