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新词典”里看新农村:生态农业等成富民关键词
  • “新词典”里看新农村:生态农业等成富民关键词

    时间:2018-03-29 09:20:40  来源:信网  作者:

    原标题:"新词典"里看新农村:生态农业等成富民关键词

    /
    /

    说起燃气入户,唐家庄社区75岁的张桂花老人十分开心。

    /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的美,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形”,越来越有看头。“做梦也没寻思到这个样。”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崂山区唐家庄社区今年75岁的张桂花看着家里新装的燃气管道感叹。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她用上了抽水马桶和排污管网,生活废水再也不用费力往外提了。

    东风习习满眼春,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环境资本”变身为“富民资本”,像唐家庄社区一样,在青岛广阔的农村土地上,生态恢复、发展、壮大的故事比比皆是:平度五亩兰村的高效农业、青岛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的慢城打造、胶州东王家庄村靠生态致富……

    城与乡

    环境整治:“村里生活几乎跟城里一个样!”

    “生态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根本,只有底子打好了,发展就水到渠成了。”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唐家庄社区工作人员表示。作为2016年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示范村,唐家庄社区近几年里“大动作”不断。

    道路新修,电线入地,电杆告退

    近日,半岛记者来到唐家庄社区。据社区工作人员于春荣介绍,唐家庄社区位于仰口隧道以北2公里处,滨海大道西侧,距王哥庄街道办事处驻地4公里,村庄西、南、北三面倚山,东面迎海,景色宜人,交通便利。

    半岛记者注意到,村子里几乎一尘不染,新铺的柏油路在房屋间延伸。与半岛记者一同前来的,有一名王哥庄街道工作人员,她到这里立马发现了稀奇一幕:“村子里几乎没有垃圾,连垃圾桶也擦得特别干净!”她说道。

    “我们村子从来没有这么新过!”于春荣说,近几年里,社区进行了全盘设计规划,对村庄生态进行了彻底打造,“你们看到村子里新修了路,其实这种道路覆盖了村子里的所有街巷胡同。你们看不到的是,为了提升村子的条件,路面下的工程量非常大。”在村子西面,有多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建造数个靠在一起的古力口。“你们可以看看,井里铺好了不一样的管道,将来村里的弱电、强电电路都是在地下的。”一名工人说。“村子里大部分电线杆都拆除了,这样的线杆很快就会在社区里消失。”社区两委成员唐会文说,农村配套设施相对城市要落后,在乡村里几乎是“标配”的电线杆也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生态优先,文化传承,风貌保护

    2016年崂山区政府公开招标的设计院对唐家庄社区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规划按照生态优先、文化传承、风貌保护、特色产品多元化的原则进行了规划研究,将社区总体定位为养生养老示范康养小镇。

    据介绍,目前村子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家农家宴、大馒头加工户、茶厂等。相比很多村庄,唐家庄在发展经济上似乎落后了不少。于春荣说,实际上这是村庄主动的选择。45岁的唐会友是唐家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他说道:“我们打好底子再谋发展。”唐会友认为,要致富,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唐会友表示,唐家庄社区近几年着力发展村子生态:改造了自来水管道工程,让社区居民随时都能用上山泉水;投资16万余元对社区两条进村路以及楼区前后街道和村委大院2540平方米进行硬化;投资27万元对社区排水沟和管道进行整修;对社区下小窑水库清淤加固和石沟水库清淤,加大储水量,为群众种植崂山茶增值增收提供保障……2017年由崂山区政府投资,王哥庄街道办事处主导对唐家庄社区启动了美丽乡村一期综合整治工程。“道路景观”、“线缆下地”、“给排水”、“海绵城市”……这些词对城市来说稀松平常,但很少能和乡村连接在一起。唐会友介绍,通过2017年的建设施工,把社区污水管网、电线、电缆入地等问题一次性解决,污水管网的改造彻底解决了社区居民厨房、厕所污水的处理问题。

    燃气通了,厕所改了,山林美了

    半岛记者在走访中还见到了数名正在安装燃气管道的工人。在一家刚装好燃气管道的居民家中,女主人张桂花正喜滋滋地端详燃气管。“做梦也没寻思到这个样!她说,她的女儿在城区居住,平时回来感觉农村生活不方便:烧火麻烦、生活废水麻烦,连上厕所都麻烦。“现在好了,跟城里几乎一个样了!”75岁的张桂花很开心。

    张桂花说,年前,地下管网正式启用了,她洗菜做饭的废水再也不用提着小水桶去倒了。“早就听说燃气好用又便宜,之前用燃气罐做饭,都不舍得用。”张桂花说,她也盼着再到冬天,能感受下燃气取暖的好处。正在这时,男主人刘文芳从外面回来了。他对新改造的厕所赞不绝口。“我家特地安装了坐便器,上年纪了,这个太好用了!”他说,没有配套管网的时候,这种好东西只能看着眼馋。据介绍,全社区的厕所改造已经全部完成。

    村子生态条件变好了,下一步就是发展经济。据悉,根据规划,2016年唐家庄社区在上级政府的帮扶下建设了2座立体大棚,目前在建的还有4座,建成后将种植草莓、蔬菜;山上已种植各种果树50余亩,发展社区采摘业,带动社区旅游业发展。依托社区靠山优势,依托资源特色,开发山林,形成旅游景点。社区在打造美丽乡村的同时,拟引进北京新农创乡邻小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民宿产业,把社区发展成休闲、旅游、度假、采摘、养老健康城。

    /

    胶州九顶莲花山美景。

    高效农业:从大姜到火龙果,“外资”改变乡村

    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点。近年来,平度东阁街道五亩兰村在环境越来越美的同时,高效农业之路也越走越宽。

    五亩兰村有土地1400余亩,前些年村庄发展大姜产业,村民获得过很不错的收益。近些年随着大姜价格走低,村庄大姜种植面积日渐萎缩。面对严峻情形,村子通过东阁街道相关领导的牵线、搭桥,积极外出联络、洽谈,“拉”回了不少客商。由于区位优势明显,加上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非常适宜发展绿色高效农业,来考察的客商纷纷“一眼相中”。引来了“外资”,“村两委”又做通村民工作,将村庄土地收回,统一与客商签订协议,进行大面积流转。

    “通过‘村两委’,我流转土地非常顺利,兴建了一个近两亩地的火龙果大棚、一个三亩地的鱼塘、一个农家宴餐厅,搞起了休闲采摘垂钓旅游。目前每年二十多万元的收益。”搞生态休闲旅游的代忠林说。截至目前,五亩兰村已经流转土地1000多亩,进行梨、葡萄、苹果、大樱桃、火龙果等高效农业种植。

    在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村民除了少数被雇去进行葡萄、苹果、大樱桃等庄园管理,还剩余了大量“闲散”劳动力。为了增加收入,五亩兰村将老本行——建筑业,给拾了起来。五亩兰村的村民“组团”成立了一个个工程队,承接刮腻子、绑钢筋、改水电、砌墙抹灰等工程。村里当前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有近四百人,除了获得土地流转每亩每年一千元的固定收益,又通过从事建筑业实现增收致富。目前,村庄每户年收入六万多元,全村年总收入两千五百余万元,成了实打实的富裕村、先进村。

    慢城生活:从森林到水体,生态是最大品牌

    打造乡村生活生态链是乡村生态振兴的追求。

    “慢城”是1999年在意大利开始兴起的一种城市形态,是指5万人口以下、没有快餐和大型超市的区域中,第三产业发达,环境优美宜居,生活和谐富足,人们可以享受到慢节奏、原生态的生活。慢城的核心理念与灵珠山街道的区位优势高度契合,也与街道的发展定位不谋而合。西海岸新区灵珠山街道主动对标《慢城宪章》规定的55项准则,经过充分调研论证,规划设计出了灵珠山慢城的原则、主题、目标和推进路径,确保慢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生态是我们街道的最大优势、最大品牌,保护生态环境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灵珠山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为了构建“有山皆绿”的森林生态环境,投资2亿元建成“万亩林场”,并积极争取青岛植物园项目落户,提升绿化品质。

    在构建“有水皆清”的水体生态环境方面,全面实行街道、社区两级“河长制”,抓好水资源保护工作;投资2100余万元实施珠山河小流域治理、小珠山水库生态清洁等兴水工程,封治面积达到31.14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总面积222.17公顷的珠山湖省级湿地公园,充分发挥湿地涵养水源作用;综合运用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等措施,消除辖区黑臭水体7个……

    立足自然秉赋和人文特色,聚焦“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高标准建设刘家庄、柳东山等美丽乡村。以景区、主干道路、村居所在地为重点,持续推进“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

    富民之路:从贫困到摘帽,集体经济显力量

    生态致富让农民干劲更足。东王家庄村位于胶州市洋河镇东南部,北依东石景区,南靠九顶莲花山。2014年村集体收入为0,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7600元,村庄被确定为省定贫困村。

    2016年5月7日,东王家庄村启动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东王家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清产核资,共梳理回笼“四荒”地300亩、塘坝水面50亩,利用精准扶贫帮扶项目建设3个农业大棚,引进光伏发电项目,由青岛驻村“第一书记”帮扶油坊、磨坊、农家宴等项目,把全村的经营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纳入到合作社管理,通过承包、租赁等形式,有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贫困户财产性收益。

    村子还采取“支部+龙头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与青岛华普索道有限公司签订协议,流转土地400多亩规划建设胶州农村公园,发展蓝莓、樱桃采摘及民俗旅游等,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年可收益10万元。

    “打造‘吃住行娱购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建设1590平方米的草莓和有机蔬菜大棚,流转村庄9套闲置房屋打造民俗客栈……”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村子加入万家兴农业采摘旅游专业合作联合社,在合作联合社规范管理下,带动村庄积极发展果蔬采摘、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樱桃、蓝莓和有机蔬菜等林果种植。同时,还利用电商将油盘桃、洋河小米、芋头等特色果品销售到全国各地,增加农户的收入。

    2016年村集体收入达到20多万元,率先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村庄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农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1.8万元。

    ■声音

    市农委主任由翠玉: 建设生态宜居 美丽新家园

    针对乡村振兴、生态振兴,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由翠玉表示,“我们将大力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家园,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由翠玉说,市农委将坚持“五美”建设标准,实施“十百千”创建工程,创建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和达标村1000个,到2020年,85%以上的村庄将达到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将大沽河沿岸建成美丽乡村风情带,打造农民幸福宜居新家园。与此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保持农药化肥施用量“零增长”。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崔璞 韩小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