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15年间4夺山东科技最高奖,这个研究所到底有多牛?
  • 15年间4夺山东科技最高奖,这个研究所到底有多牛?

    时间:2017-05-22 21:40:18  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自2002年山东科技最高奖设立以来,已经先后有23人获此殊荣。今年获得最高奖的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胡敦欣。

    记者梳理发现,有一家科研单位,在15年之间四次荣获山东科技最高奖,正是胡敦欣所在的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这个研究所到底有多牛?

    首届山东科技最高奖

    就花落中科院海洋所

    曾呈奎老先生生前照片。

    2002年度,第一届山东科技最高奖就花落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奖者是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曾老先生生于1909年,1942年取得美国密执安大学理学博士学位,是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海藻化学研究的开拓者。 他先后发现并报导了上百个新种,二个新属,一个新科;首次发现并报导了西沙群岛原绿藻,组织领导了西沙群岛海洋生物调查研究。

    曾呈奎的一项科研成果很接地气,为喜欢吃紫菜的吃货们带来福音。他提出了紫菜壳斑藻阶段的大量培养方法,并成功地组织领导了我国紫菜的半人工和全人工栽培实验。

    2005年1月20日,曾呈奎逝世,享年96岁。

    海鲜大排档吃不完的扇贝

    离不开该所的这位老科学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2005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福绥获得山东科技最高奖。

    张福绥是山东昌邑人,生于1927年,是我国海洋贝类增养殖生物学和养殖产业化的奠基人之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他成功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创建了一套工程化育苗与养成技术,致力于向社会推广,在我国形成世界上第一个海湾扇贝养殖产业,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典范 , 直接推动了我国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的兴起。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又引进墨西哥湾扇贝,在南海现已形成产业。

    海洋腐蚀界唯一院士

    专治“吃金属的老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

    2009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侯保荣院士再次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侯保荣1942年生于山东省曹县,1967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94 年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工学部获工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侯保荣一直从事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工作,现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我国海洋腐蚀界唯一的一位院士。当选院士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开展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努力实现防腐蚀工作的产业化,为我国和山东省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

    对海洋工程来说,飞溅的浪花是“吃金属的老虎”。众多海洋设施如港口码头、石油平台、钢桩、桥梁等,在海洋环境下遭受着严重的腐蚀破坏和生物污损。有数据表明,仅2011年我国腐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4000亿元,而一般认为海洋腐蚀损失至少占1/3以上。

    “如果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其中25%~40%是可以避免的。腐蚀防护工作做到位,每年可以最多减少近6000亿元的损失。”侯保荣说。

    学霸放弃北大梦

    一生耕耘海洋研究

    中科院院士胡敦欣。

    胡敦欣1936年出生于即墨市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学到中学,一直刻苦努力的胡敦欣始终是班里的“学霸”,他的志向是报考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56年,正在他和同学们紧张备考时,山东大学海洋系(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的招生老师来到了胡敦欣所在的即墨第一中学,要挑选品学兼优的学生。当时,海洋系属于保密专业,与国防事业密切相关,又恰逢当年国家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目标,号召年轻人向科学进军,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最终,山大挑选了胡敦欣在内的18名优秀学生报考海洋系,“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胡敦欣放弃了自己的“北大梦”,他来到青岛,从此一生都在耕耘着自己的海洋梦想。

    胡敦欣最著名的成就,是发现了“棉兰老潜流”。大大洋西边界流是全球海洋中的最强洋流,对全球气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1985年中美实现了热带西太平洋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合作调查研究,中科院海洋所派出了以胡敦欣为首席科学家的“科学一号”考察船参加此次活动。历经五年,在这期间,胡敦欣和他的助手们发现菲律宾第二大岛棉兰老岛附近的棉兰老海流之下有一支和上层流向相反的潜流,最大流速可达30厘米/秒,平均流量近世界强流黑潮的一半,他把它命名为“棉兰老潜流”。这一发现是西太平洋环流动力学研究的重大进展,也是中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走进大洋的标志性成果。

    童第周是第一任所长

    四名获奖者均为院士

    第一任所长童第周老先生。

    15年之间四次摘得山东科技最高奖的桂冠,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到底有多牛?

    据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 1950 年 8 月1日,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是国际海洋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所。

    与动辄几万人的高校相比,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虽然有点小,却十分精。该研究所官网上一份早在2010年发布的简介显示,当时有在职职工7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50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3人、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01人,硕士生导师58人。作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基地,研究所设有海洋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3个一级博士点、9个二级博士点和10个硕士点,以及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

    上述四名获得山东科技最高奖的科学家均为院士,其中,曾呈奎、胡敦欣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福绥、侯保荣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正是赫赫有名的生物学家、教育家童第周老先生。1950年至1978年之间,他的任期长达18年之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