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这几个故事告诉你为什么沂蒙精神是“党的精神瑰宝”
  • 这几个故事告诉你为什么沂蒙精神是“党的精神瑰宝”

    时间:2017-08-01 19:44:03  来源:齐鲁网  作者:

    编者按:革命战争年代,山东军民生死与共、水乳交融,铸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形成了党的精神瑰宝,对沂蒙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齐鲁网8月1日讯 位于沂蒙山腹地的临沂市,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举世闻名的两战圣地,也是沂蒙精神的发源地。1938年5月,毛泽东主席派遣50多名干部和115师进驻沂蒙山区,点燃了沂蒙山区抗日的烽火。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罗荣桓、徐向前、陈毅、粟裕等在这工作过,战斗过。在这里,每一座山头都燃烧过抗日战争的烽火,每一寸土地都渗透了抗日军民的鲜血。

    水乳交融 沂蒙红嫂谱写军民鱼水情

    沂蒙军民水乳交融,党对群众的好,沂蒙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以更加淳朴的感情涌泉相报。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是沂蒙人民与党荣辱与共、生死相依的最生动写照。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这就是沂蒙红嫂。

    明德英乳汁救战士,王换于兴办战时托儿所,李桂芳架起火线桥,王步荣四儿一女上前线,她们都是沂蒙红嫂中的光辉典范。

    于爱梅,是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王换于,1888年出生于沂南县岸堤镇圈里村,19岁被人用两斗谷子换到了马牧池乡东辛庄于家。

    1938年,年近半百的王换于光荣入党,不久又被选为村妇救会长和艾山乡副乡长。

    1939年夏,日军来沂蒙山“扫荡”,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机关首长徐向前、朱瑞搬到了王换于家。山东党政军的其他领导人罗荣桓、萧华、郭洪涛、黎玉、张经武、马保三和高克亭等也都曾住过她家。

    由于战乱磨难,王换于看到那些革命烈士的孩子吃不饱,穿不暖,瘦的都不成样子,很是心疼。在当地党组织的支持下,王换于成立了战时托儿所,她带着儿媳和家人,挑起了抚养和照顾这些孩子的重担。因为战争时期物资匮乏,王换于让正在哺乳期的儿媳妇张淑贞亲自喂养。而张淑贞正是于爱梅的母亲。

    于爱梅告诉记者,“好的东西自己的孩子不给吃,因为就那些东西,自己的孩子吃了,人家的孩子就没有东西吃了,到现在我母亲还说,他们父母干什么去了,他们父母是上前线打鬼子啊,他们是为了自己吗,也不是为了自己,为了老百姓啊,为了全国人民啊,孩子如果看不好,那不就是断了根了嘛,那个时候,我娘和我婶子还年轻,还能生啊,所以舍上命,也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啊。”

    托儿所最多的时候有50多个孩子,大的七八岁,小的刚出生三天。王换于省出自家的口粮,倾尽所有来照料这些孩子,最终战时托儿所的孩子全部健康成长,而自己的四个孙子却先后夭折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在祖国各地的王换于的“儿女”们,时刻不忘沂蒙山区的养育之恩。有的千里迢迢来看望王换于,有的一年一度将她们接到自己家里团聚,有的不间断地往山区寄送东西……

    1989年,王换于去世,享年101岁。

    以王换于为代表的沂蒙红嫂,在抗日战争之前,大多都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很多人还不识字,但她们却舍生忘死,一心跟着党走,因为在她们心里,共产党员和八路军就是她们的亲人。

    用乳汁救战士的明德英,1911年出生于岸堤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岁时因病致哑,1941年的冬天,明德应把一名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的小战士带回家,小战士因失血过多而休克,此时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立即解开衣襟,把乳汁挤进小战士的口中,一滴滴的乳汁滋润着小战士的生命。随后,她又和丈夫李开田倾其所有,收养伤员半个多月,使其康复归队。

    迟浩田上将在探望明德英时,深情写下“蒙山高,沂水长,好红嫂,永难忘”。

    1995年,明德英去世,享年84岁。

    明德英一辈子没有说过话,可对子弟兵的情却深深藏在她的心里,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位老人先后把儿子、女儿、孙子送入子弟兵行列,体现了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

    架起火线桥的李桂芳,1925年11月出生在岸堤镇的南岩麓村,14岁就被选为村妇救会会长,她带领村里的妇女缝军衣、做军鞋、运军粮、送弹药,是孟良崮战役的支前拥军模范。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前夕,李桂芳突然得知,天黑之前部队要通过汶河,没有桥,没有男人,没有建筑材料,仅有5个小时的时间,李桂芳带领村里的妇女们,各自卸下自家的门板,扛在肩头,跳入河水中,架起了一座人桥。

    五月的汶河乍暖还寒,当战士们全部顺利通过汶河后,李桂芳她们早就被河水冰得全身麻木,瘫倒在河边,在这些妇女中,她们有的怀有身孕,有的落下了残疾,有的终生不能生育。

    支援前线 支前民工舍生忘死为胜利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陈毅元帅的这句名言人人皆知。而在这句话的背后,却是一组震撼人心的数字。淮海战役期间,国民党投入兵力80万,共产党投入60万,而支前民工达到543万人,平均每一个战士背后都有9位支前民工保障作战。

    今年84岁的王克昌是临沭县曹庄镇朱村人,1948年淮海战役开始的时候,他刚满18岁,和20多位乡亲一起参加了支前队伍。

    王克昌说,“部队向前走不得吃饭嘛,咱们后勤工作不得跟上嘛,部队向前走,我们就向前跟,相隔七八里路。”从1948年的冬天,到1949年的春天,王克昌跟随解放军南下,“到哪里哪里赢,到哪里哪里胜,碾庄战役打了8天,黄百韬被打死了,接着以后又上了徐州,徐州一跑,又上了萧县。”

    部队打到那里,王克昌他们的运输队就跟到那里,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战士们手里。

    淮海战役的胜利,离不开这些子弟兵身后的小推车,也离不开那些沂蒙红嫂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沂蒙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如今随着炮声的远去,当年的支前小兵也变成了耄耋老人。

    辛苦了一辈子的王克昌老人,从2004年开始就过起了安逸的晚年生活。而在2013年,让他没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来看望了他。

    传承沂蒙精神 新一代红嫂成立拥军协会

    沂蒙老区的人们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现在沂蒙老区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像王克昌老人所在的朱村,就从一般村变成示范村,先后被临沂市、临沭县授予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先进村、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

    村党支部带领村民大力开办“绿色”银行,将沿河荒滩地收归村集体经营,统一栽植丰产林,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加收入70万元。村里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流转土地500亩,建成了集采摘、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为了不忘记历史,村里还修建了一个抗日纪念馆,村里的老人经常会聚在这里,看看这些老照片,也为年轻人讲解一下那过去的历史。

    老区人们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也在新一代的红嫂身上得到传承。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从小就听着奶奶和母亲的故事长大,从教师岗位退休之后,她也走上了拥军的道路。

    于爱梅说,感恩国家、感恩党、感恩军队,这是我们家老一辈,包括下一辈,下下一辈也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才去做这一块。

    2004年,于爱梅组织妇女拥军,成立了“红嫂拥军协会”,这些年,每年她用于拥军的花费都在1万元以上,而她每个月只有2000元的退休金。

    带着慰问品,以及自己缝制的鞋垫,于爱梅先后到临沂、济南、青岛、北京、上海等地的军营看望部队士兵,并向他们讲述红嫂事迹。2009年,国庆阅兵前夕,于爱梅在电视上看到参加阅兵的官兵非常辛苦,于是又自费赶到了北京,“他们的身高要求非常严格,就是差一厘米都不行,正好有十几个相差一厘米,可能要有淘汰的现象,正好垫上那个鞋垫,身高正好吻合,他们说大姐,你们送的不是鞋垫,你们是雪中送炭。”

    去年6月,于爱梅积极促成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的成立,她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把沂蒙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沂蒙精神在全国遍地开花结果。

    于爱梅告诉记者,虽然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条件变了,但是这种精神都需要。

    编后:沂蒙精神,一座经历过血与火考验,而树立起来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依然要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初心,勇于担当进取,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