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西藏新闻 > ​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王义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 ​西藏驻格尔木办事处王义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时间:2019-07-24 20:51:40  来源:  作者:

    冬日,藏北大地,被匆匆而过的雪花覆盖着,远处有一人一马正慢腾腾的走来。这个人,名叫王义方,是西藏自治区驻格尔木办事处职工医院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在办事处医院39年的行医生涯里,心里只有两个字,那就是“看病”。

    王义方,祖籍河南开封,出生于书香世家。在家庭熏陶下,王义方自小就懂得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重要性。1951年9月,王义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院,开启了8年的学医生涯。毕业后,为了保障青藏公路过往人员的健康安全,学校安排他们同班6人,共同去青藏公路管理局卫生所工作。

    面对自己的未来,王义方有些踌躇。亲人们很想他回北京,王义方也想跟哥哥姐姐团聚,但心里总感觉又有什么东西堵着,让他呼吸不畅、心情烦躁。王义方给父亲写了封信,诉说了心中的不快。王义方的父亲很快就回了电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收到电报,王义方没再犹豫,背上简单的行囊,直接奔赴格尔木。

    1958年6月底,王义方到达格尔木,入职青藏公路管理局卫生所。

    那时候,格尔木市没有什么好房子,大多数都是地窝子和土坯房,好一点的才是平房。王义方和同行的5个男同学,分到了一间“半地窝子”,房子整体建在地下面,只有窗户开在地上。青藏公路管理局卫生所当时就一个科室,不论是内科、外科、妇产科等医生都在一起办公,医院人员也不多,包括勤杂工在内才五六十人。

    西北西藏工委考虑到青藏公路通畅需要,为了充分保障过往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于1957年修建了青藏公路管理卫生所医院大楼。

    1958年8月,兰州军区第三疗养院天水疗养基地的七八十人集体转业青藏公路管理局卫生所。随着人员增多,尤其是服务青藏公路的职能更加明确,8月份,青藏公路管理局卫生所更名为青管局职工医院,同时医院大楼正式启用。

    随着青藏公路管理局职工医院不断壮大,而且去藏北又相对方便,西藏卫生厅就常常安排职工医院的医生护士去那曲农牧区巡诊,为广大牧区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王义方是医院里面下乡次数最多的那个,几乎次次都有他的身影,而最令他难忘的是1960年冬到1961年夏天的那次下乡巡诊。

    骑马下乡在当时是常态,一路颠簸,巡诊组到达安多巡诊点时,王义方用手一摸,才发现黏糊糊的血液早已涂满了马鞍,屁股上的裤子早已磨穿。在牧民的帮助下,裤子补好了,但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由于不适应牧区的饮食习惯,王义方和同事都受到了肠胃不适的困扰,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忍着病痛,为牧民问诊,一干就是几个月。

    在王义方的医生生涯中,他遇到过很多疑难杂症,也耗费了很多精力,但最终也都有惊无险地克服了。

    1960年,一个患者得了空洞型肺结核。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不仅治愈难,还存在很强的感染性。按照以往的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病情始终控制不了,于是,王义方请假一个月去天津学习。一个月后,王义方回到格尔木,使用新的治疗方法,但患者的病情依旧没有得到全面控制。

    七月的格尔木,白天温度虽然也热,但到了晚上尤其是夜里是非常凉爽的,甚至有些冷,外出的人常常是要穿上外套的。夜里两点多,一筹莫展的王义方在室外思考着治疗方法。夜晚的凉风伴着乱舞的飞沙,让他连续打了六个喷嚏。王义方几乎就要喘不过气了,用纸去擦鼻涕时,他突然停住了手。“如果打喷嚏向外排气,可以暂时让人放松,减轻肺部压力,那面对结核病人为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得到启发,王义方立即回到病房,当夜,就给患者做了人工气胸。同时,继续坚持以前的结核病治疗方法,等到肺压缩了百分之三十之后,病人的咳血完全停止了,洞穿症状也消失了,疼痛也不明显了。后来又坚持用药一年,结核病就痊愈了。

    王义方的这种刻苦钻研、一心看病的行为,不但得到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同时也得到了同事和组织的普遍认可。1983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劳动人事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三部门为王义方同志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授予荣誉证书。1993年10月1日,国务院为了表彰王义方为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特决定从1993年10月起发给政府特殊津贴并颁发证书。

    采访的最后,听王义方说,他心中有一个永远的痛:后悔当了副院长、当了院长,杂事缠身,少了很多钻研医术,治病救人的机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