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云南新闻 > 【新时代的奋斗者】“光明使者”的那些事
  • 【新时代的奋斗者】“光明使者”的那些事

    时间:2018-05-02 15:31:25  来源:  作者: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间,他们风餐露宿穿梭于山沟密林,为山村小寨送去光明;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他们不分昼夜奔走于大街小巷,为万家灯火倾心尽力

    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带电作业二班副班长张孝祖——

    百米高空“领舞者”

    群山连绵间,一座高塔静静矗立。

    那是耐张塔。通过一座座耐张塔的载荷,串联起跨越群山的银线,把供电输送到工厂车间、城市山乡、千家万户。

    日前,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输电管理所带电作业二班副班长张孝祖来到昆明市新马金铺大营片区,准备攀爬上塔带电作业。

    “所谓带电作业,就是在不停电的状态下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检修测试。”上午10时,张孝祖开始勘查现场情况。此时,温度为20摄氏度,空气湿度60%左右,风力不大于5级,可以开展带电作业。

    准备工作完成后,绝缘软梯、绝缘丝绳、铝合金梯头、均压服等绝缘承力工具已呈一字排开。张孝祖及工作人员迅速穿戴均压服,穿上导电靴,配戴好全身式双安全带后,开始攀援上塔。

    30多米高的耐张塔,张孝祖用了不到10分钟,就顺利到达塔顶。从地面仰头望去,铁塔银线在阳光下发出耀眼的光芒,他脚踏输电线,仿若在云端。他使用绝缘操作杆将绝缘丝绳挂在导线上,地面人员将组装好的软梯与丝绳链接在一起,装设在导线上之后,再沿着软梯向上攀爬。站在高压输电线上,他们开始工作,检修、测试,检查金具、螺栓连接等情况,并对一些不可预见性项目开展检查和处理。

    从1996年参加工作起,张孝祖已经在带电作业岗位上工作了20个年头。多年来,他一直脚踏高压输电线,穿梭在百米高空。“到这个岗位后,我喜欢上了摄影。站在铁塔之巅、白云深处,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我拍下了许多白云飘过山间、小鸟划过天际、同事认真作业的画面。”回到地面,张孝祖一边卸下装备,一边跟记者聊着。

    其实,高空带电作业,远没有张孝祖说的那么轻松。这属于高危特种作业,必须具备专业的电力知识、丰富的实战经验、一丝不苟的专业精神,以及强健的身体素质。带电作业二班一共8个人,作为班里资历最老、能力最强的技术骨干,张孝祖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带领带电作业班成员负责着昆明地区6924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日复一日穿梭在30米至100米高的耐张塔上、35千伏至500千伏的高压输电线上。

    5年前的一个晚上,准备睡觉的张孝祖接到电话,一辆泵车在运行中把输电导线挂断,引起220千伏线路跳闸,危及电网安全运行。张孝祖一跃而起,带上工具出门了。夜空下,他们连续作战,通宵更换导线,直到第二天17时,才恢复线路供电,并把损失降到最小。

    在同事眼里,张孝祖技术过硬,能吃苦、敢担当。“他事事身先士卒。有时候从下车的地方到铁塔,我们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20多公斤重的瓷瓶卡具,他总是抢着背,我们还要一路小跑才跟得上他。”同事訾军说。

    张孝祖不断学习新知识,潜心钻研业务技能。为优化带电消除引流线夹发热缺陷的处理方式,他和工作室一起研制出输电线路带电紧固引流线夹组合工具。该工具投入使用以来,有效提高了线路的供电可靠性,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的可用系数,缩短了处理引流线夹发热的时间,确保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伴着晨曦出工,随着月上归来。张孝祖一次又一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年复一年维护着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面对“全国电力企业技术能手”、“三级技能专家及云岭技能大师”、先后获国家级及省部级荣誉48项、获国家专利10项等称号和荣誉,今年38岁的他淡淡地说:都是职责所在,未来还需努力。

    五华供电局电力营销用电员工蔡静——

    配电室里“老行家”

    空寂的地下停车场内,蔡静稳步行走,四周回音阵阵。

    来到一个角落,她戴上安全帽,推门而入。里面设备林立,信号灯成排闪烁,换气孔轰轰作响。

    这里是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中心配电室。“安全可靠供电,是医院最重要的动力保障。大量医用设备的正常使用、甚至重症监护病人的生命维系,都对电力供应提出非常高的要求。万不能有半点疏忽和丝毫松懈。”蔡静是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五华供电局电力营销用电工作人员。她来到这里,要对医院的供电安全可靠情况进行例行检查。

    “手术室、净化室、调干线一供电充足;变压器温度、声音无异常;低双压电源切换柜运行正常,可保证医院设备持续供电……”在一张写满专业术语的复核单上,蔡静一一对照着进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检查完毕,她开始查看实际力率、调整率、力调电费和总电费。在“实际力率为0.99”这一栏,蔡静做了重点标注。“0.99,在标准范围内,可以减少电费支出,说明无功补偿设备运行良好,电压质量较高,实现节能降耗。”面对记者的疑惑,她解释道。

    走出中心配电室,取下安全帽,蔡静捋了捋头发。此时,记者才注意到,这个来自重庆的女孩皮肤白皙、秀发齐肩,身材高挑。今年29岁的她,于2011年毕业于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知识产权管理专业后,就一直在五华供电局从事电力营销用电工作至今。

    “别看她年龄不大,说话声音轻柔,做起事情却干净利落、颇有担当,专业知识和实战经验都很丰富,处理应急情况时冷静、果干,令人佩服。”阜外医院运营保障部工作人员王艳娟说,中心配电室是医院最关键的保障部门,日常保供电运行维护由医院的专业人员负责,但遇异常情况时,蔡静他们都能第一时间给予全力支持和帮助。

    让王艳娟印象深刻的是,一次因外线异常,对带失压脱扣器的低压柜造成影响,导致末端设备停电。“我当时就懵了,找不到原因,直接打电话求助蔡老师。她来了以后,对重要负荷的设备进行梳理,立刻调整运行方式,全面协调梳理继电保护逻辑关系,紧接着把重要负荷的失压脱扣器拆除。几分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王艳娟介绍。

    不论是商场、酒店,还是商贸街区,配电室往往都设置在地下室或不起眼的地方。然而,正是在这些不起眼的地方,蔡静及同事们用匠心的信念、坚韧的力量,为点亮城市街灯默默坚守着。几年来,她先后组织开展了10千伏专变客户周期性用电检查1200余起,参与重点保供电150余起,查处窃电、违约用电20余起,开展客户事故抢修50余起,为用电客户的安全、有序用电提供服务与技术支持。

    主持、参与开发《140千伏电缆通道走向图设计》《创新服务管理有效提高用电客户满意度》,主持编写了《班组团队协同》教材……精益求精、探索创新,蔡静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有用电监察工种“技术能手”称号;有省总工会授予的云岭职工第14届技术技能大赛用电检查工种“技术状元”荣誉称号;有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颁发的2017年“素质杯”用电检查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等等。

    华灯初上,街灯耀眼。蔡静合上文件夹,踏上回家的路。

    看着繁华的都市和忙碌的人们,她感到温暖和欣慰:城市的光鲜和靓丽,离不开他们的坚守和付出。

    寻甸县倘甸镇供电所员工陈所章——

    巡线路上“活地图”

    “今天要辗转3个村小组。先到山都哨村架线,再到马鲁嘎村下达电力设施安全告知书,最后再去阿三丹巡查农户线路。”

    一大早,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倘甸镇供电所工作人员陈所章已将一天的行程计划好了。

    这是3月底的一天。清晨的微风吹过山乡,还带着丝丝凉意。陈所章穿上外套,拎着工具箱出门了。

    来到山都哨村小组,电力施工工人已经就位。提供基础数据、介绍村寨用电规模、告知电线杆载荷能力……陈所章开始忙活起来,他要全力协助电力施工单位架设电力线路。作为倘甸辖区配网运行维护人员,他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快20年了。多年来,他走村串户抄电表、进行电网改造、开展运维线路,全力电网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没有谁比他更熟悉这里的电压电路设施。

    临近中午时分,工作告一段落,大家坐下来准备吃午饭。陈所章抬头一望,只见赵正义老人家楼上的电线由于老化裸露在外。他二话不说,噌噌噌爬上楼去,用专用胶布将裸露电线一点点包裹起来,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

    “赵大爷,屋里电压给要稳定点了,现在给会跳闸呢?”陈所章一边下楼一边与赵正义聊着。原来,因其他村民房屋建设导致入户电线线路太远,赵正义家电压不稳定,容易跳闸,影响了正常的生活用电。陈所章和同事及时为老人家重新架线、更换电表,让他们家安全用电有保障。

    “不会跳了,现在电也稳定。来,喝点水。”赵正义老人一边感激地回答,一边给大家倒水冲茶。

    在倘甸镇,辖区13条共计207公里的10千伏线路及136台低压台区,都留下了陈所章的足迹。“倘甸镇12个村委会电缆数量多,维护难度大,但陈所章走过每一个村小组,熟悉每一条线路,甚至能精确到每一根电杆的位置。在上山下乡的电力维护中,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说起陈所章,倘甸镇供电所所长胡志竖起了大姆指。

    去年12月的一个夜晚,月朗星稀,寒风袭人,陈所章在外面呆到凌晨4时。为了优化倘甸辖区内的电网结构,110千伏德卡变电站新建10千伏间隔4个。由于送电时间无法确定,他就整晚守在开关下,直到间隔投运正常需要送电时,他悬着的心才放下,拖着一身疲惫回家。

    “我马上到!”今年1月3日早上6时多,10千伏李子树线故障停电。当时天空下着雨,接到通知的陈所章迅速起床,随手抓上件衣服披在身上便往故障点赶去。雨越下越大,道路泥泞越来越难走。他手握电筒,顺着线路一处一处查看,雨水夹着汗水顺着脸颊流淌。直到下午4时,才排查出故障并维修完毕,恢复供电。“总算赶在大家做晚饭之前通电了。”陈所章满足地松了一口气。

    “下那么大的雨,你们竟然一直不停地工作,来来来,赶紧吃两个烧洋芋。”接过村民手中热乎乎的烧洋芋,陈所章和工作人员才发现他们一天都没吃东西。顾不上洗手,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天气寒冷,很多人家还等着电炉取暖,能早一点是一点。”陈所章平淡地说。

    架设完毕,合闸通电!中午时分,山都哨村架线工作完成。“看着山乡村寨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付出再多、工作再苦也值。”陈所章收拾好行装,向下一个检查点——马鲁嘎村赶去。

    多少年来,陈所章已记不清多少次冒雨抢修电力设施,多少次踏着夜色出发、迎着晨光归来了。“大家有电用,我才会心安。这也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自己最基本的标准。”2000年从部队转业后,陈所章一直默默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在他多年努力下,供电线路得到优化,10千伏线路跳闸次数明显减少,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同时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只要倘甸供电所的黄色电力维修车穿梭在山间小路上,村民都知道那是陈师傅及同事们,都会上前热情打招呼,请他们进屋喝一口水。

    记者 浦美玲 通讯员 周亚旭

    记者手记

    坚守的是光明

    带电作业回来,正值下班时间。

    工人们换下工作服,穿上休闲装,我这才发现,带电作业二班的小伙们大多年轻帅气,与在输电线上作业时老辣、干练的样子判若两人。

    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他们应该喜欢那些更光鲜、更有存在感、工作环境相对舒适的工作岗位,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风里来雨里去,默默无闻坚守在高危特种作业的岗位上。

    其实,在这帮年轻人眼里,带电作业是很有挑战性的,技术要不断更新,攀援的高度也在不断刷新。他们总是说:每上一次塔,都很有成就感;战胜了自己,蓝天触手可及。2015年7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力系统与自动化专业的张梁,就是其中之一。他毕业后来到昆明供电局线路检修班,去年调入带电作业二班。他说:“开始上塔的时候,腿抖,害怕。在老师傅的帮忙和鼓励下,才一次次战胜了自己。现在,每登临塔顶,就像是飞向蓝天的鸟儿,那感觉不错。”

    当前,电力系统的新技术更新很快,越来越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这些“爬高上低”的年轻人,在不断的磨炼中,学以致用,在点亮万家灯火的同时,也体现着自我的价值。

    浦美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