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房产新闻 > 房企转型 | 转向街区综合体 “慢性情”的阳光100能否嗨起来
  • 房企转型 | 转向街区综合体 “慢性情”的阳光100能否嗨起来

    时间:2016-09-06 13:33:00  来源:  作者:

      人们没有见到易小迪。9月3日下午,在北京(楼盘)国贸东侧的优客工场阳光100旗舰店里,一场名为“万物生长”的发布会正在进行,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阳光100”,02608.HK)董事长易小迪并未露面,他将主场交给了曾供职于万科、已离开地产开发业的林少洲。

      发布会后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地产“老兵”、曾以“少帅”、“文青”行走江湖的林少洲透露,阳光100未来将持续向街区商业综合体转型,增加规模,抓住年轻人市场,区域上计划重点开拓珠三角、长三角的潜力城市。

    林少洲(左) 图/蔡胤林少洲(左) 图/蔡胤

      对于走向台前的林少洲和隐居幕后的易小迪来说,街区综合体未来能否带动阳光100利润持续、稳定增长,还将面对来自市场的检验。

      路径依赖还是去标准化

      阳光100创建于1999年,其前身是该公司董事长易小迪1992年创办的广西(楼盘)万通企业。1999年,在当时另一“万通六君子”成员、现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的建议下,易小迪决定在北京CBD开发阳光100国际公寓项目。

      17年后,在阳光100这个最早的项目里,毛大庆的优客工场已取代了先前老旧的超市,在贴着波普图案墙纸的阶梯型的报告厅里,开场舞演绎着国际化办公室奔放欢乐的场景。林少洲坐在台下,他的左边坐着著名导演陆川,右边是正在从事健身房运营的文莱演员、歌手吴尊。这个穿着白衬衣、西裤的“60后”,已经接替易小迪成为阳光100总裁后,正式走向了台前。

      发布会上有不少年轻的创业者面孔,新型电影院、健身房、跑步社交、视觉设计等商业项目创始人相继讲述自己的商业模式。林少洲坦言有一些“紧张”,原因不是不是因为好久“不出江湖”,而是因为阳光100希望掀起商业地产的“革命”。阳光100随后在提供给媒体的资料里披露了这一“革命”:阳光100未来将以旗下各项目社区为平台资源,凝聚区域人群形成兴趣社群,并以此为基础对商业伙伴开放合作,链接新型商业形态为以年轻人群为主的阳光100客户及消费群体服务。

      这个充满互联网语汇的业务方向,围绕的是阳光100的商业地产产品线街区商业。早在2014年3月在香港上市前后,以住宅闻名行业的阳光100提出转型,宣布放弃住宅产品,转向租售并举的街区综合体开发。所谓街区综合体,是阳光100于2004年开始尝试的业务,定位为体验式商业、城市中心白领人群的社交场所,代表项目为柳州(楼盘)的阳光100窑埠TOWN、阳朔的阳光100西街广场等。阳光100的计划是,用约30%的商业物业进行自持,出租运营,拿出70%左右物业来销售以回流现金。去年10月,易小迪在丽江对媒体记者表示,截至去年上半年,街区综合体在阳光100项目数中占比17%,未来的期望是占“半壁江山”。林少洲(左) 图/蔡胤林少洲 图/蔡胤

      林少洲称,阳光100还将继续街区商业的转型方向,并希望将此类产品“平台化”。然而,在中国,商业地产依然被行业过剩、资产较重的双重窘境纠缠。

      阳光100常务副总裁范小冲早前也曾坦言,街区商业类产品虽然在阳光100看来投资不高、开发周期短、去化快、利润贡献大,但也不乏难点,如对城市的选择和项目定位等。莱坊董事兼大中华区研究及咨询部主管林浩文也曾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房企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好的地段以及有经验的运营团队,就商业综合体开发而言,总体来说一线城市风险低于三四线城市。此外,还有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指出,街区商业的“体验式”需要有面积来做支撑,而街区的个性化则往往不是低成本可以达成的。

      现场有媒体追问阳光100街区商业的商业模式,林少洲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这个独特的模式就是没有模式。”他转而多次强调年轻人对未来的作用,提出阳光100要去除“路径依赖”,他还提到了管理上的放权,“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大家做得很嗨(high)”。

      区域之辩:回不回一线城市?

      易小迪出生于湖南永州(楼盘),总是一身基本款西装,戴金属框的眼镜,身材清瘦,颜面素淡,混迹商场多年气质仍如同书生。业界对他的印象是为人简朴,经商谨慎。2000年之后,随着品牌在全国落地,阳光100如日中天,2009年之后北京房价大涨,较早在北京核心地段开发项目的易小迪认为当时的市场风险正在累积。2011年时有媒体援引易小迪表态称:“阳光100不去一线城市冒险”。

      尔后,加上上市的融资渠道没能顺利打开,阳光100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避开一线城市进行扩张,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开发项目。后来的故事猝不及防:2013年北京房价大涨,以闽企为代表的一些充分利用杠杆的中小型房企也在京城局面大开。

      近年,总部位于北京的阳光100近年甚少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易小迪则更少露面。在这个经历了短暂的调整之后又迅速在分化中上行的房地产市场,媒体将更多的笔墨留给了风口浪尖上英雄迟暮的王石、辗转磨砺后野心勃勃的孙宏斌、以地产起家又正在抛却地产的高调首富王健林,带领SOHO中国从售转租如今大谈共享经济的潘石屹,又或是在北京高举高打、擅长资本运作的黄其森。

      而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地产创业者,易小迪虽是中国地产行业里不折不扣的“元老”,却较少在媒体镜头前露面。如今易小迪留给大众的印象,仍然只是出门坐经济舱、外出公干点菜少等从前讲过的老桥段。这些年,湘江西岸和柳江附近的阳光100的房子仍然醒目,而易小迪却像个隐居者,隐居在了车水马龙遍地豪宅的闹市之中。林少洲毫不掩饰自己对易小迪的认同,他说自己拒绝了诱人的股权条件,选择了阳光100,最重要的原因是看中易的为人。他说,阳光100不是资源导向的公司,大家价值观相同。

      易小迪平时少言,回答记者提问时表述清晰,字字句句紧扣主题,语气谦和但没有多余的客套。可能是因为信佛,他说起话来显得没有丝毫进攻性。但去年10月,他曾有过一段对时下地产行业的评价。他说,如今地产大户开会,永远在传递哪个城市人口净流入多少,输入资金最多。这让房地产商变成了“一锤子买卖”的投资家,“这是很大的悲哀”。他主张房地产回到以产品制胜的时代。

      可资本都是趋利的。在商言商,投资者永远不变的,是对利润增长曲线的偏爱。一线城市,意味着回款、现金流,意味着较高利润水平。对于从事商业地产开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和机构的主流看法是,土地储备在一线城市更保险、三四线城市风险较大。正因如此,作为一家公众公司的阳光100,其未来的商业模式、利润增长、区域选择,都备受投资者关心。

      易小迪也想过要回到一线城市。去年6月15日,易小迪接受第一财经等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阳光100将借助资本,通过盘活房地产存量进行扩张,或将借此回归一线城市。当时记者获得的消息是,阳光100已与资本合作,在北京、深圳(楼盘)、重庆(楼盘)等地寻找拟合作项目,将通过重新定位和改造、加入商业街区和社区配套服务,来重新启动这些项目。这样的抉择转变的背后,既有第一代地产创业者特有的清醒,也带着地产金融时代创业者的无奈。

      当时实属淡市,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大城市的项目面临去化难题,阳光100希望与资本接盘此类项目,或者输出品牌和运营能力来获取收益。而如今市场流动性加大,一线城市不动产已经少了易小迪口中的“产品”属性,开始价格上涨,逐渐“货币化”。在这样的市场,阳光100究竟要如何选择未来的战场?

      在3日的发布会上,林少洲提到了他个人与董事会“一些角度上的差异”,即在区域选择和项目的选择上的差异,“我觉得区域的选择可能需要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上”。他还透露,自己希望在华南加大布局,考虑在深圳设立办事处,谈旧改项目。他也希望区域策略“被优化”,如在华东区域、华南、珠三角做最大程度、主动性的拓展,也可能在无锡(楼盘)同时布局四五个项目。

      “现在在一线城市也在积极的洽谈项目,像深圳的旧改项目,北京上海(楼盘)的旧城改造的项目,我们的愿望是有的,但是我们也没作为一个固定的目标,我们还是看项目。”林少洲在回答媒体关于区域策略的提问时说,阳光100不会通过公开市场竞拍土地,在北京会选择租一些低效的资产进行改造,提升价值提升,随着运营团队越来越强大,未来可操作的项目也更多。

      在万科工作10后,离开开发企业后,林少洲在2002年3月创立厚土机构,这是一个专门从事地产投资、项目运营管理、项目策划、区域开发顾问、文化产业运作等综合业务的机构,期间在北京、合肥(楼盘)、重庆、西安(楼盘)、石家庄(楼盘)等地运作地产项目。在评价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时,林少洲露出了锋芒:北上广深的市场,房企不创新也“卖得火火的”,整个市场是资本导向。他说,未来中国人的机会不在一线城市,地产市场,并不是只有北上广深是诺亚方舟。

      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阳光100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0.8亿元,同比减少11.9%,净利润为8.6亿元,同比增加 20.4%。其间,销售物业收入为18.5亿元,仍是收入主要来源,物业管理及酒店经营约为1.8亿元,投资物业的租金收入为5275.6万元。

      面对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迥异的多个城市,林少洲如何在街区综合体项目规模增长的同时,带领阳光100整体利润的稳定增长,目前还不得而知。对于第一财经记者的这一疑问,林少洲回答说:“根据不同的群体选择不同业态的组合,这些还在摸索,还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

      至发布会结束,林少洲未提及任何阳光100的财务数字,他说他做总裁之前从未看过财报。第一财经记者观察到,在城市选择的话题上,他提到了“持续性地深耕这些重点的城市”,并用了“攻击性的姿态”、“强力突破”这样的字眼。也许,在这个价值观驳杂、兴奋而喧嚣的市场上,除了创新和转型之外,这才是阳光100当下最需要的武器。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