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榆中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住户迎来新生活:"棚改让我们住上暖心房"
  • 榆中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住户迎来新生活:"棚改让我们住上暖心房"

    时间:2017-11-24 17:34:42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记者 杨昕

    榆中棚户区改造项目给住户迎来新生活:

    “棚改让我们住上暖心房”

      榆中县周前村棚改现场

      进入11月,我市寒冷天气一直持续,家住在榆中县城关镇的居民汉永建心头却暖暖的。今年冬季是汉永建搬入新居以来的第一个冬季,小区10月底提前开始供暖,他家里的温度一直在20摄氏度以上。“今年天气冷得早,暖气却烧得好,家里暖暖的,心里更是暖暖的。”50多岁的汉永建喜上眉梢地说,“终于告别了烧炉子取暖、挑水做饭的平房生活。过些时候,等孩子们回来,我们就可以在新家里一起美美过个年了!”

      棚改项目改变了生活

      从2016年开始,榆中县启动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项目,改变了许多和汉永建一样取暖靠烧炉子、吃水靠扁担挑的日子。如今,走进榆中县城,一栋栋新建的安置房拔地而起,李家庄村、和平村、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西关新村教师楼片区、周前村、政府家属院片区、北关花园、省供销储运总公司、兰通后勤公司等7个片区棚户区均已开始改造。

      “老曹,又来看房子啊。”“顺路来看看。”榆中县李家庄村村民曹致成一有时间便来到李家庄棚户区改造现场看看自家的“房子”。今年,榆中县李家庄棚户区改造开始实施,近800户居民提前进行了抽号选房。如今新房竣工在即,曹致成和许多村民都盼望着早点住进新房。“那边就是老村子。”曹致成指着距离新房不远的一处城中村告诉记者。“上下水不方便,做饭取暖都是烧炉子。一到冬天,家里又脏又冷。”拆迁时政府按照户口本上的一口人50个平方进行补偿,全家分得了两套新的安置房,一套110平米,一套98平米。“有电梯、有暖气、有自来水、有天然气,这是以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曹致成说。

      据了解,2017年,榆中县共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8个,总拆迁面积88.63万平方米,新建安置房任务6486套,面积64.86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48.65亿元。其中,城关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含6个具体项目(政府家属楼片区、西关新村一二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周前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城东路棚户区改造项目、环城西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北关花园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拆迁面积63.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0.43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安置房5240套54.68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595675.11万元。“今年棚改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整个棚改面积占县城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有近万人将住上新房。”榆中县棚改办主任钱玉红说。

      依据群众意愿列棚改计划

      榆中县周前村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位于榆中县经十三路以西、纬十路以北。这里是榆中县另一个规模较大的改造现场。项目开工以来,这里一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目前,多栋安置房的主体已经建成。“周前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由23栋住宅楼及一所幼儿园组成。我们前期入户调查,结合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将最好的楼位、最好的户型,最好的配套,优先放置在安置区。”项目建设方总工程师刘涛说。据悉,实施棚改工作以来,全面摸清每个片区居民的住房、人口、经济条件、现有户型和改造意愿,对群众改造意愿率达到85%以上的片区优先列入棚改计划。另一方面,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和精准测算的基础上,结合每个棚户区改造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

      “以安置周前村764户居民为例,具体安置办法按照城镇、农村居民的户口本,每一个人50个平方米进行安置,并且由建投公司来承担办证的一切费用,这样给每一个农户的每一套房节约经费2万多元。”钱玉红介绍,为了保障村民的收入,在改造的同时,榆中县还为村民留下集体土地,供村上集体使用,这些土地通过合作开发后的收益将归农民所有。“接下来,我们在2018年至2020年将计划改造6994户,其中计划2018年改造738户。届时,榆中县城内的棚户区居民基本上都能住上新房了。”钱玉红说。兰州晚报记者杨昕文/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