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改革开放40年|老气象观测员的梦想早已实现了 甘肃气象服务迈向精准化智慧化
  • 改革开放40年|老气象观测员的梦想早已实现了 甘肃气象服务迈向精准化智慧化

    时间:2018-08-18 18:23:29  来源:  作者:

    临夏州气象局现代化的气象观测站

    每日甘肃网记者王占东

    2018年夏秋,甘肃多雨。

    暴风骤雨中,气象信息更加受人关注。

    8月14日午后,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气象局,已退休的75岁气象预报员张志会与记者聊起气象话题,立即兴奋了起来。他说:“昨天我从新闻上看到了‘副高’的位置,到了东海,今年‘副高’偏北的厉害啊!你看这几天东北的雨下得很大!”

    言及此,张志会说:“我们甘肃的降水也跟‘副高’有很大关系,只要它北抬西移,临夏还有甘肃河东就有降水!不过,现在气象事业已经非常先进了,大的降水过程基本没有漏报的。在上世纪70年代,一旦‘副高’向青藏高原偏移,我们就很紧张!明明头一天早八点就掌握了‘副高’的趋势,但预报得到次日八点才能做,因为我们只有在头一天晚上才能看到大气环流的最新变化,这期间就危险的很!万一有大暴雨,不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了?这个短板就是那时的观测技术比较差。”

    张志会说的“副高”即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它是位于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夏季影响中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环绕副热带高压周围的气流按顺时针流转,在其东部是强烈的下沉运动区,会出现持续性的晴热天气。在其西部,是低层暖湿空气上升运动区,把来自东南、西南的暖湿气流不断地带向其西及西北方向,其偏西、偏北边缘区容易出现降水。

    听着张志会的回忆,一旁83岁的老气象观测员、工程师蔡洪兆接过话说:“改革开放前,我们的地面气象观测大部分靠人工,不论是狂风暴雨还是数九寒天,天气越恶劣越要向外冲,不但困难大,而且效率低。那时我们就有一个梦想:如果在室外有个观测设备,天气恶劣时能自动把气象数据采集到并传回室内,我们记录准确后传给预报员,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儿?没想到,当年梦想的事儿早已成了现实,现在气象观测数据可以在电脑上实时调取,对天气的预报达到了精准化、智慧化。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气象事业的发展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临夏州气象局的老一代气象工作者,左起分别是张志会、赵金泉、蔡洪兆。

    记者了解到,常规气象业务由气象观测、信息传输、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四大板块组成。改革开放40年来,甘肃气象从人工观测、电报传输、填图预报、电话广播播发预报信息到今天的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智慧化气象技术和服务,气象事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气象观测从人工变为地空一体综合探测

    现如今天气预报和预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或许还有人不知道,我们在手机上所看到的天气信息,是预报员对传输到眼前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研判而得出的,气象观测是气象预报的第一步。

    对比今天高科技、互联网技术下的气象观测数据自动化呈现,4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前,气象观测数据尤其是地面观测数据,却主要靠人工来完成。

    作为一名从临夏州气象局退休的气象观测员,今年83岁的蔡洪兆经历和见证了新中国气象观测事业的发展。

    蔡洪兆回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气象观测数据主要靠人工完成,气象信息采集包括气压、气温、湿度、天气现象、能见度、雨量、日照等20多个项,每一项完成观测后,用电报机发报,然后制作报表,为气象预报服务,这些工作要按规定时间、程序完成。越是刮风下雨、高温和严寒、天气恶劣时,观测员越要往外冲。你不往外冲,就不能及时地把第一手的资料传给预报员,就不能及时作出预报,就不能及时发挥预报的作用。

    说到这里,蔡洪兆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他没有调到临夏州气象局之前,他就从事气象观测工作。在观测一次突遇的大风时,他冲到室外站不稳脚,为防止他被大风吹倒、刮跑,几个同事儿拉着绳子为他撑出一个能立在风中的条件才完成对那场风的及时观测。

    观测雨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蔡洪兆回忆,在大雨中,需要人拿着量雨桶在雨中接,之后再用秤来称。

    上世纪80年代的临夏气象观测场。(临夏州气象局办公室提供)

    记者在临夏气象部门采访时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80年代末,在康乐县一个气象观测站,一名气象观测员在12月底的一个清晨,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去室外测量气温,在打开设备记录气温时,手刚接触到设备上的铁皮即被粘住了。后来证实,那天的气温打破了康乐气象记录上的低温极值。

    上世纪80年代,临夏州气象局的观测员在进行人工观测。(临夏州气象局办公室提供)

    临夏州气象局曾经使用的测量雨量的秤

    蔡洪兆说,改革开放后,临夏的气象观测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一步步实现了自动化。

    8月14日,记者在临夏国家基本气象站内看到,现在只有云、日照、天气现象三种观测还需要人工,其它全部实现自动化。

    记者从临夏州气象局了解到,1949年以来,临夏相继建立了全州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和1个县属气象站,观测业务主要以地面气象观测为主,同时开展农业气象观测和气球测风,观测方式为人工。2002年,临夏州第一套某型自动气象站在临夏国家基本观测站安装完成,结束了没有自动观测站的历史,标志着临夏气象观测迈入自动化时代。其后的十年间,全州相继建立了国家级自动气象站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80个,初步形成了涵盖全州大部分乡镇的地面气象监测系统。

    临夏州气象局现代化的气象观测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临夏州气象事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在原有地面观测体系基础上全州所有国家级观测站实现新型自动气象站双套热备份运行,取消了绝大部分人工观测项目。增建国家级地面天气站10个,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单雨量站81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5个,区域自动气象站数量提升至184个,实现了全州所有乡镇和人员密集地区、主要河流流域气象观测站点全覆盖。在州、县所有气象局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实现了卫星观测数据实时获取。

    2016年11月,在甘肃省气象局和临夏州委州政府支持下,临夏州气象局在东乡县锁南镇建设了某型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结束了临夏州境内没有天气雷达的历史,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得到巨大提升。2017年6月,东乡县龙泉人影作业点开展了探空试验。临夏州气象部门已经建立了集地面气象观测、天气雷达观测、探空观测、卫星遥感观测为一体的气象综合探测系统,气象探测和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气象信息传输从滴滴答答的电报到电脑屏上的实时呈现

    在改革开放以前,不仅气象观测离不开人工,接收气象观测数据将数据传递给气象预报员,也主要靠电报实现。

    今年64岁的临夏州气象局退休职工彭春燕就曾是一名气象信息传输中的收报员。

    她回忆,在改革开放以前,临夏州气象局每天要接收来自兰州区域气象中心发来的早八点的地面报气象观测数据和10时30分的探空报观测数据,她的工作就是靠无线电台以莫尔斯电码方式收发、传输,报文通过手工抄录,效率低、工作量大,每分钟只能抄收120个电码左右。她收报后将代码翻译成数据传递给填图员,填图员填完图标后交给预报员,预报员根据所填的图来制作预报。到1983年至1984年,电报机就不再使用了,成了单边带,不仅信号稳定、不受雷电复杂天气影响,气象数据填图也成了自动化,再后来就被卫星接收所替代。

    上世纪80年代临夏州气象局职工彭春燕在接收天气图传真。(临夏州气象局办公室提供)

    说到改革开放以前气象观测数据信息的传输,65岁的临夏州气象局老职工赵金泉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他在酒泉地区一个条件艰苦的气象台站从事气象信息传输工作。当时主要靠无线电台以莫尔斯电码方式收发、传输,工作中他左手摇着发电机右手发着电报。后来,他所在的台站在室外架设了一个风力发电机才解决了电报机用电问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