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白银平川区:弘扬丝路陶瓷文化 集聚发展新动能
  • 白银平川区:弘扬丝路陶瓷文化 集聚发展新动能

    时间:2017-08-21 17:03:5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弘扬丝路陶瓷文化 集聚发展新动能

      北纬三十七度,被史学家、地理学家奉为“神奇的纬度”,它所穿行而过的地域多是人类文明荟萃和文史胜迹聚集之地。

      平川,正好位于北纬三十七度线上。这里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齐家文化时期,勤劳勇敢的先民就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境内的阴县治曾是甘肃最早建立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孕育了古老的丝路文明、陶瓷文化。

      1985年自白银市恢复建市以来,平川区立足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以城市转型为主线,全区上下万众一心,锐意改革,奋发图强,攻坚克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昔日的工矿小镇已发展成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兴现代工业城区。

      煤电连襟,成就甘肃重要能源工业基地。区境内有省属大型企业靖煤集团,全区煤炭产量超过1000万吨,陇上精品――晶虹煤1号、2号、3号产品,畅销中外。靖远第一、第二发电公司,为国家“七五”重点工程,是联结陕、甘、宁、青电网的主力火电厂之一;瓦斯气发电、风力发电推动新能源和洁净能源产业发展。

      千年传承,引领平川全力打造“西部陶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拥有优质的陶瓷原料、精湛的陶瓷艺术、聪慧杰出的艺术家和能工巧匠,西北最大的陶瓷厂、西北第一条高档抛光砖生产线、西部第一条全自动环保墙地砖生产线、艺术瓷“陇瓷”跻身“中国名瓷”行列、“中国陶瓷产业转移示范基地”等记录着平川陶瓷产业的发展足迹。

      统筹兼顾,推动平川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区以项目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全力改善基础条件;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管理,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着力构建安定和谐社会。2016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0.9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6.2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0264元和8184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86亿元。

      面向未来,浓墨重彩绘就平川发展新蓝图。平川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升级,全力厚植现代产业新优势,突出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发展,全力彰显美丽平川新魅力,突出开放开发,激发动力活力,全力拓展内外联动新空间,突出绿色发展、致力生态宜居,全力打造绿色美好新家园,突出以人为本、决胜全面小康,全力推动民生福祉新提升,努力把平川建设成为产业更有竞争力、社会更有创新力、文化更有影响力、环境更有承载力、百姓更有幸福感的新平川,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平川以工业立区,始终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着力健全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现代化,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平川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35个省级开发区之一,已成为该区发展工业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园区发展的服务水平,全力把“一区多园”打造成为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企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和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平川区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大潮,积极参与“兰洽会”这一全省最大的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平台,广泛参与其他经贸、文化交流发展合作平台,向外宣传平川、提升平川形象,多方引进项目、资金和技术,为平川经济发展谋求更大更广空间。牢牢把握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建设重大布局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向西开发开放战略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把西部(白银・平川)陶瓷峰会创办为具有全国影响力和行业引导力的传统盛会,为平川调整产业结构、打造西部陶都集聚发展新动能。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