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甘肃新闻 > 【各族群众话发展】天水画家赵万顺的笔墨“山川”
  • 【各族群众话发展】天水画家赵万顺的笔墨“山川”

    时间:2017-08-25 17:11:59  来源:每日甘肃网   作者:刘东亮

    赵万顺在工作室创作。(记者韦德占/摄)

      每日甘肃网见习记者刘东亮

      画家、收藏家、企业家、慈善家,赵万顺有着多样的身份。不过,他的“内核”是画画的。

      从看待一个画家的角度出发,身为画家的赵万顺,其作品的视觉语言传达的内心和他的画作一样,看上去很美且充满着暖意。

      8月23日,“2017全国网媒甘肃行”采访团走进中国美术家协会甘肃天水创作基地,采访了赵万顺。

    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创作写生基地。

      恩师精神

      “夜晚里的我完完全全就是一个画画的。”他总是这样说。

      在灯火通明的天水艺术馆里,像往常的每一个夜晚一样,赵万顺“活”了。宽敞的展厅里,最显眼的是那张宽大的画案。“昨晚画到今天早上六点多了。”盯着宣纸半天出神的赵万顺突然冒了一句。

      赵万顺是天水华夏艺术馆的馆长,其实这个艺术馆成立还不足一年,这是他从新疆返回家乡不到两年时间做成的第一件大事,他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恩师何晓峰怀念与感恩之情。

      何晓峰也是天水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有着深厚的家学渊源,上世纪50年代在全国第二届美展中,年仅21岁的何晓峰凭借其工笔重彩牡丹《五月艳阳天》获得高度评价,被著名画家陈半丁赞誉为“有着传统工笔花卉画派承前启后的人物”。

      慕名去找何晓峰的那一年,赵万顺还是个初中生。“早上三四点从甘谷家中出发一直走到天水的。”赵万顺回忆当时只有16岁的他,敲开了何晓峰的家门。

      “老师不要我。”赵万顺回忆道,笑着。以后每个礼拜天,赵万顺都会去何晓峰家,老师终于被打动了。

      “恩师偏爱中国画创作,他的创作不拘泥于一家,而且注重写生,曾遍游名山大川,体验大自然的精髓。终于形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赵万顺说在甘肃画界有“陇东画派”一说,恩师何晓峰正是此画派的创始人。

      为了纪念恩师,赵万顺已在新疆、甘肃多次举办了何晓峰画展,展出了何晓峰的130余幅作品,这些作品是赵万顺经过多年的时间,从何晓峰的家人、朋友以及坊间不惜重金收集到的。

      在赵万顺心里,他最想纪念的还是老师何晓峰的艺术精神。在他眼中,老师生前将自己的3万余幅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无偿捐赠给了社会,这种行为就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体现。

      一位和赵万顺一起在新疆呆了几十年的朋友记得,2011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了“快乐好人阿里木”的事迹。新疆人阿里木在贵州毕节市烤羊肉串,小小生意并不富裕,在他只有两百元钱的时候,还拿出一百元资助素不相识而需要帮助的人。阿里木只身一人,租住小房,却把烤羊肉串赚来的钱,全都拿来资助贫困学生。“他看到这则新闻后,便想为阿里木做点什么,随即他就在乌鲁木齐发起并承办了‘关爱好人阿里木―新疆名家书画慈善拍卖会’活动,拿出自己的书画新作和部分收藏书画,进行慈善拍卖,并将拍得的30多万善款给在贵州毕节打工的阿里木购买一套住房,让他生活得更好一点。”

      “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恩师何晓峰无疑是他一如既往行善的启蒙和动能。”对爱做慈善的赵万顺,朋友们这样评价。

    媒体记者参观赵万顺的作品。

      绘画之梦

      13岁的时候,赵万顺曾扒上火车去过一次新疆,现在他记不清具体到哪个地方,但他印象深刻的是吃到了甜美的葡萄,还平生第一次见到了姑娘们穿的裙子。贫穷是赵万顺对家乡甘谷最难以忘怀的记忆,他说自己曾经最大幸福就是梦想当上生产队长,然后让村里人们吃饱。记忆中恩师何晓峰临终前,家中常常因为其看病而举债累累。

      穷则思变。上世纪90年代在甘谷工作的赵万顺就成了个能人,他把当地即将濒临倒闭的三家水泥厂的水泥输出到了新疆,为此救活这三家厂子。之后,他被派到新疆去做劳务输转工作。

      两年前回到天水的赵万顺,就干了两件事。天水华夏艺术馆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水写生基地成立。他说这个基地的功能就是邀请全国知名的艺术家们走进天水,书写天水,用他们的笔把天水宣传出去,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天水的艺术家并让他们有机会走向全国。

      “这些年在商业上赚的那些钱,都花到做文化的事上了。”赵万顺说。

      几年前成功组建的中国美协新疆创作中心,是他醉心文化公益事业的又一个大动作。为了天水写生基地的成立,投入资金且不说,不厌其烦的跑去北京沟通协调。一次居然不到六点钟就去敲美协一办事人员的门,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说急了,直接就来了一句“我们那个地方穷得只剩下文化了”。

      赵万顺的第一次绘画,是在八九岁的时候,是给小画书画封皮。那时候,他和同村的一个小伙伴合起来攒了五六十本小画书,在暑假他俩就每天去县城摆书摊,“那时候我们两小子早上三四点就出发,一直走到县城。每看一本,收一分钱。”等到小画书扩大到200本的时候,书的封皮也被翻破了,封皮上的画也看不清了。“这时候我和我的同伴就分工,他负责缝补书,我负责画封皮。”

      之后,赵万顺经历了在明长城的墙砖上画画,到上中学时候画样板戏中的人物,再到碰到两位中学美术老师,然后拜师何晓峰……“特别是在新疆那么多年的努力和那些艺术大家的指点让我圆了自己的画画之梦。”赵万顺50多年的岁月中,多一半的时间在新疆用在了画画上,显然,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书写自己的史诗。

    媒体记者参观赵万顺的作品。

      创作之魂

      在画界,赵万顺以创作新疆风情作品闻名,在他四十多年的绘画历程中,除拜师著名花鸟画家何晓峰之外,其先后还师从山水画家郭文涛、人物画家龚建新研习花鸟、山水、人物画,并经过刘大为、冯远、斯同亮、尼玛泽仁等名家指导。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收藏,2010年被中国书画报社评为“中国画十大年度人物”。

      “讲究立意,构图精心、巧用笔墨,既注重继承传统,又力求在绘画语言和笔墨技法上的推陈出新。内容或讴歌劳动人民的勤劳纯朴、或反映友善乐观的生活、或反映奋发进取的少数民族人物,作品将其对生活的理解进一步升华,从而把自己的观念、情思、感悟、意趣和创作激情融汇其中。”站在专业的角度,美术评论家们对赵万顺画作给出了这样一个评述。

      在新疆的20年,赵万顺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和天山深处,他用朝圣者般的心情收集少数民族的生活素材,然后把这些真诚地描述在自己作品中。他总是以恩师何晓峰为标杆,认为真正的艺术是来源生活和服务于人民的。时常爱举的例子就是大画家黄胄的故事。讲故事的时候总是很强调黄胄先生喂养过毛驴、画秃过上万支笔这些细节。据赵万顺朋友说,为了画好竹子,赵万顺也种了一院子竹子,为了画好鸡,他就养鸡。

      画家戴凌云曾为赵万顺写过一篇文章,他说,画家画熟悉身边生活的题材,让人们去阅读,让人们在阅读中发现平时觉察不到的美,并有别样的体会。这种对优秀作品的阅读,方可让人感受到绘画高于真实。

      “我不在意手法和流派,却坚信艺术是现实最真实的镜子。”赵万顺直言。

    赵万顺的作品。

    赵万顺的作品。

    深夜,工作室里仍然灯火通明。(记者韦德占/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