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海南新闻 > “五和”文化创始人马宪泉——心怀天下的“文化使者”
  • “五和”文化创始人马宪泉——心怀天下的“文化使者”

    时间:2018-05-10 15:24:42  来源:  作者:

    马宪泉在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上演讲。

    核心提示

    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成就展上,“魔脑全语通”以其支持34国语言的实时互听、互译功能上了央视,成为推动语言革命的新晋“网红”。鲜为人知的是,“魔脑全语通”由三亚本土企业——海南双猴科技公司创始人马宪泉投资研发。

    马宪泉的人生可谓波澜壮阔。出身寒门,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吃过“皇粮”又下海经商,写过煌煌巨作跻身文化圈又跨界引领“科技界”。扎根三亚26年,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到自学成才,再到涉足旅游产业,跨界文化、科技,遍尝艰难困苦终于大器晚成。

    从农、从军、从政、从商、从文的成长足迹编织着他的人生经度,敢闯、敢试、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信念成就他的人生纬度。这位来自齐鲁大地的“硬汉”就像是一座大山,身体里涌动着巍峨与坚毅,用厚实的脊梁背负起苦难的岁月。如今,他又用坚韧的肩头托举起英雄的梦想,期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世界。

    提炼苦难养料 凝聚文化力量

    理着光头、面目和善、穿着休闲是马宪泉的标配。虽然已经年过六旬,但身材高大的他神采奕奕、侃侃而谈。

    “我从来没有长大,但,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带着这份真挚的初心,马宪泉一路爬坡过坎,披荆斩棘。

    上世纪50年代,马宪泉出生在山东德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是家里唯一的男孩,经历过战乱之苦的父母给他取了一个跟其他乡下娃不一样的小名——“和平”。于是,他这一生与“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50年代末60年代初,逃荒的人特别多,我母亲总会拿吃的给逃荒的人。母亲常说,凡是讨饭的人都不容易,这个窝窝头可能会救别人一条命呢,人命大过天啊!”马宪泉说,从母亲那里,他读懂了人生第一课:善良。

    1979年,马宪泉参军的部队奉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子弹横飞的日日夜夜里,母亲的那句“人命大过天”在马宪泉的心里扎了根,也让他在未来的日子里备加珍惜和平。

    8年军旅生涯是他一生取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很多人都说,“老马看起来身材高大粗犷,却心比针细。”对此,马宪泉这样对三亚日报记者说,“你看过谍战片么?报务兵的工作强度很大,耳机24小时戴在耳朵上,不停地抄录。要是抄错一个字,就可能导致战争失败。心细、认真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

    离开部队后,马宪泉进入了一家棉花加工厂当起了工人,却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念头:要考大学。

    第一年,马宪泉高考数学仅得12分,英语0分。但他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学习古人“牛角挂书、囊萤映雪”的精神,第二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四所大学的录取资格。后来,马宪泉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在机关呆了8年后,“不安分”的马宪泉选择“下海”闯天地。

    下海经商,何其艰辛。租铺面开门市部,蹬着三轮车送货,坚持了8个月后,1992年,“敢闯敢拼”的马宪泉来到了海南。

    到海南后,马宪泉卖过珠宝,做过古文字画收藏,还曾经靠借钱度日。后来他踏入了旅游圈,事业稳步提升。那么多年的酸甜苦辣和摸爬滚打,一种力量指引他前行,一种信仰帮助他成长——于是,“五和”文化便孕育而生。

    马宪泉说,他从自己“五从”人生经历出发,把当下社会的矛盾冲突,归纳为五个方面:人类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冲突、国与国的冲突、人民内部的冲突、家庭成员的冲突、人心的冲突,然后将“和文化”贯穿于五者之间,进行细分、归纳、提炼,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药方”——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这五者之间和合共存,唇齿相依,互为因果,超越国界族群,是一剂解决各类冲突的良药,熨帖了受伤的人,拨开了迷途者的荆棘。

    “文化的力量能够涤荡人心,让生命不朽。”马宪泉深有感悟。他创作的《老马的五和梦》,一年时间售出了8万余册,这是三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丰硕成果。

    激发创新活力

    展示中国风范

    从苦难中孕育而出的“五和”文化有多受关注?三亚日报记者从百度里搜索“五和”文化,相关结果高达26400多个。

    “五和”文化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经典小故事讲出大道理,开启心智,提升自我,滋养生命,成为很多人的枕边书或是心灵鸡汤。

    马宪泉是“五和”文化的首倡者,也是“五和”文化的实践者。历经商海沉浮,马宪泉却始终如一地耕耘公益事业。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他的足迹踏遍了三亚每一个角落,给学校、敬老院、智障儿童和贫困学生捐款、捐物,20年下来,捐赠的总价值超过千万元。

    精准扶贫在进行,为了帮助扶贫户“扶志又扶智”,马宪泉再次提出“文化扶贫”、“心灵慈善”的理念,不断丰富“五和文化”内涵。除了出版书籍外,还创作并在三亚实地拍摄了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和青年歌唱家李晖演唱的《五和中国》、《别让眼泪成为最后一滴水》等脍灸人口的MV歌曲;在三亚美丽之冠举办了“五和文化·唱响中国”慈善晚会等民众喜欢的文化慈善活动;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了“五和”奖学金,每年拿出5万元,奖励热爱、弘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学子,用爱心弘扬传统文化,用公益传递正能量。

    如何让“五和”文化、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彰显文化自信?打破语言障碍迫在眉睫。本着“文化引领科技圆梦”的宗旨,马宪泉投资了一家科技企业,历时2年研发出了能实时互译34国语言的人工智能语言翻译系统“魔脑全语通”产品,旨在将三亚打造成为语言无障碍的国际旅游城市,向外国友人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和文化”。

    除了营造国际化语言环境外,“魔脑全语通”还将优化旅游市场和旅游体验,倒逼旅游市场格局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到开放的“旅游+”转型。未来,该公司将会在“魔脑全语通”的系列产品中植入中国文化基因,让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世界。

    马宪泉说,他有一个“中国梦”:在有生之年,全力宣传、弘扬、践行“五和”文化,让人好起来,让家旺起来,让国强起来,让世界爱起来,让地球绿起来。他还有一个“英雄情结”:要让”五和”文化要成为展示中国风范、中国气派、中国形象的文化名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