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脱贫奋进结硕果 惠民富农奏华章
  • 脱贫奋进结硕果 惠民富农奏华章

    时间:2018-02-01 15:11:4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张冰 熊兰英

    张冰 熊兰英

    “车子能开到山顶啦;喝的也都是干净的自来水;贫困户也能住进新楼房……”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述说着奉新县澡溪乡黄石村这3年的新变化。

    江西日报社无疑是上述变化的头号“功臣”。自2015年派出以都市新刊主任记者杨碧玉为第一书记的定点帮扶工作组驻村以来,3年的帮扶和努力,换来了全村基础设施、村民生产生活的大变样。

    产业扶贫,小康路上的“领航员”

    “我去年一年的纯收入都快80万元了!”黄石村村民、仙鹅农家乐老板罗会金一脸的骄傲与兴奋……

    黄石村有1174人、65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9户86人,属省级贫困村。俗话说,害什么病,开什么方,牵牛就要牵住“牛鼻子”。江西日报社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特的高山气候,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2015年底,江西日报社组织村中年轻人到南昌市湾里区学习如何发展农家乐,原本在田间地头打拼的罗会金,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种植黄菊、成立了专业的农民合作社,当上了老板。每当周末,游客纷至沓来,挖冬笋、捡土鸡蛋、打年糕……玩得不亦乐乎。茄子干、黄年米果、酿饭坨等土特产更是城里的游客回家时带走的“标配”。

    黄菊香美,它是致富的“金花”

    每到秋冬时节,黄石村200多亩黄菊基地游人如织。金灿灿的黄菊不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经过简单加工后,个大质优的黄菊还“飞”出深山,远销全国各地。不光是黄菊,黄石村的多种土特产,也借助江西日报社定点帮扶工作得以“出山”。

    在2017年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期间,江西日报社定点帮扶工作组组织的黄石村土特产售卖大获成功,当天总计销售近1500公斤高山有机大米、1500多公斤猕猴桃、200多公斤黄牛肉、100多公斤笋干。

    农产品火爆销售的同时也带动了全村贫困户就业。以黄菊种植为例,仙宝有机农业合作社每年为8个贫困户提供不少于10个月的就业机会,黄菊采摘期间可容纳全村39个贫困户就业。按照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30元的工资,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轻松就业。

    “扶贫不搞高大上,因地制宜效果好。”江西日报社从党费中拿出14.4万元,依靠当地丰富的植被,鼓励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定点帮扶工作组为贫困户产业发展开出了一剂良方:每个贫困户养牛满4个月、满8个月后,可分别获得1000元的养牛奖补,卖牛的钱也一分不少全归贫困户所有,从而调动起贫困户投入生产的积极性。

    除此以外,定点帮扶工作组还基于不同村民的产业发展需求进行引导。目前,木耳种植、脐橙种植、牛羊养殖等多种产业逐步上马,在小小的山村中孕育着致富的希望。

    村容新变,山乡设计的“规划师”

    “交通运输骡马队,生猪出栏靠人抬。”黄石村,一座“挂”在山间的贫困村。两条3米宽的公路是出山的主干道,司机压着崖边行车心惊胆战,会车更是无从提起。久而久之,村中的公路成了“禁车区”。

    “要啃,就啃最硬的石头”。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们,从奉新县交通局到宜春市交通局,再到省交通厅四处奔走,积极向省交通厅争取到90万元村道拓宽资金。

    修路期间,定点帮扶工作组和全村自发组成的义务修路监督队一起关注着村道拓宽的质量。当有村民反映石巷组的路有部分空心时,定点帮扶工作组马上告知村委会,并找施工单位交涉,要求必须对村道拓宽的质量进行把关。在一番沟通后,施工方再次对部分路段进行水泥浇筑和加固,确保村道拓宽工程顺利验收过关。如今,3米宽的村道已经拓宽到6米左右。宽阔的路面不光让会车变得轻松,更让全村1174人受益:山中毛竹可以用车辆装卸,快速运出,而不再靠原始的人扛、马拉,每年运费成本至少可节约15万元。

    石巷组村民拧开水龙头,一股清澈的泉水从水管中哗哗地流进水缸,更流进村民的心里……

    定点帮扶工作组从省水利厅争取到的中央和省级补助14.75万元、江西日报社两次下拨的资金共计20万元,全部用于黄石村人畜饮水工程改造。挖沟引渠铺管道,建沉沙池、蓄水池,结束了黄石村祖祖辈辈饮用竹涧水、挑水吃的历史。

    如今,黄石村的村貌几乎每天都有一些变化,有时是门前的路,有时是老表的土坯房,有时是屋前的环境……3年间,定点帮扶工作组帮助全村大部分村民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冲水厕所;铺设的组级水泥公路实现了户户联通;68栋旧土坯房粉刷一新;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上了桂花树。

    每晚,黄石村亮如白昼。江西日报社投入2万多元购买的16盏太阳能路灯功不可没;曾经的“野孩子们”放学后主动跑到农家书屋读书,尽情地在3000多本藏书中徜徉;引入的网络光纤更为村民们铺就了了解山外世界的“高速路”;帮助引资修建的4个健身广场是广场舞大妈们的最爱;购入空调、电脑等办公设备,让黄石村村部旧貌换新颜。

    干群连心,百姓心中的“贴心人”

    想贫困户之所想,架设起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通扶贫路上的最后一公里。

    “你们可帮我解决了大难题!”定点帮扶工作组往返于黄石村和南昌,为贫困户林辉联系买家,让他家的9头生猪顺利出栏,2万多元的卖猪款也让患有子宫癌的妻子有了“救命钱”。

    3年来,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为村小学教学点的孩子们送来书、体育用品和电脑,帮他们建起了图书室;为村里的妇女和留守儿童送来了价值11万元的奶粉;开展的“利群助学”活动,让贫困学子们迈出寒门走出大山;联系省内医务专家进村义诊,让村民享受了优质的医护服务……开展各种连心活动累计60余次,从各种渠道为黄石村争取的扶贫项目、资金、物资等达到330多万元。

    3年的扶贫工作期已满,但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们与黄石村的村民们早已跨越了南昌与黄石村的空间距离,心手相牵,真情凝聚成永恒。

    谈到未来,定点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们信心满满:“现在,黄石村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即将摘掉,但我们仍将砥砺前行,带领更多村民走向富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