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临川小流域治理“治”出富民路
  • 临川小流域治理“治”出富民路

    时间:2017-04-10 20:43:22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邹晓华

    中国江西网抚州讯 (记者邹晓华 通讯员章晋辉)阳春三月,走进抚州市临川区河埠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区的荣裕果业基地,一片绿色让人看后心旷神怡。橘子树、梨子树、枇杷树等各种果树镶嵌在如梯田般的山上,和山下的沟渠水塘组成了一幅亮丽的田园风光图。“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经过小流域治理才成为现在的样子。”河埠乡干部介绍,该乡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依托大户进行荒山治理开发,引领农民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发展经济果木林,使当地300多名老百姓脱贫致富。

    近年来,临川区积极实施“水保兴区”战略,将水保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相结合,初步实现了“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富民目标。昔日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小流域走上了山清水秀、林茂果丰的生态良性循环之路。小流域治理,治出了一条绿色富民的发展道路。

    在果业基地,记者见到了创办人叶荣裕,他正在组织十余名农民为果树喷洒农药、清除杂草。说起以前,叶荣裕再熟悉不过。“原来这里根本没有什么植被,一下暴雨,山上泥沙时常毁坏山脚下的农田庄稼,而且影响过往行人的通行。”2012年,叶荣裕在乡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将这片面积达1000多亩的荒山租赁下来,种上各种果树和中药材。随后,临川区将他的果园列入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治理区,采取乔、灌、草混交生物措施与竹节水平沟、排灌沟渠、蓄水池、沉沙池、塘坝相互配套布设。从山顶至山脚,层层布设拦蓄工程,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改观,大大提高了果园的防汛抗旱能力。

    像叶荣裕一样积极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农民,在临川区有2000多人,近4万群众受益。在荣山镇下陈村南丰蜜橘开发示范基地,漫山遍野的橘子树让人仿佛进入了绿色的海洋。看着长势喜人的果树,基地主人陈小华喜上眉梢。为了摆脱贫困、走上致富的道路,2010年,陈小华承包了村里500多亩荒山栽种南丰蜜橘,如今,荒山变成了果园。“苦点累点没有关系,就怕自己的辛苦白费。”陈小华说,2011年,刚刚栽种完所有的橘子树后,由于水保措施不力,山上蓄不到水,许多橘子树都死了。镇政府了解情况后,当即报告了临川区水利局。一个月后,临川区水利局就在此启动了水保综合治理,帮助陈小华修建了水平台地、沟渠、水池、山塘和台地边坡,种上了宽叶雀稗。“自打有了这山塘,下雨时收集山上的雨水,干旱时放水排灌,小流域治理真的帮了我的大忙。”陈小华乐呵呵地说。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临川区在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创新思路,探索出一种“立体式”的水保综合防治模式。即山上种植果树、山腰生态观光、山下水库养殖模式。每到周末或者假期,前来抚北镇龙琴生态农庄游玩休闲的人络绎不绝。“在山上,我种植了橘子树、梨树、桃树等果树,在山下挖了一个水库,养殖各种鱼类。在半山腰,建造了几栋古色古香的房子,用于接待游客。”农庄创办人邓龙华说,小流域治理让他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游客来到这里,上山可以采摘新鲜果子和蔬菜,下山可以休闲垂钓,中午可以在山腰的饭店吃上自己采摘的果实,其乐无穷。不仅如此,每天来邓龙华农庄上班的农民有30多人,每年人均增收近万元。据了解,目前,临川区有100多个生态农庄受益小流域治理。

    江西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