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老南昌”5年祭扫的变化
  • “老南昌”5年祭扫的变化

    时间:2018-04-09 15:52:09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陈 璋

    中国江西网记者 陈 璋

    又是一年清明到,对62岁的“老南昌”刘女士来说,一捧鲜花寄哀思成为她和家人在为先人祭扫上的共识。

    回想过去5年,刘女士发现,从无法接受,到“偷偷”烧纸,再到欣然改变,改变祭扫方式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难。

    4月6日7时,刘女士一家人抵达瀛上墓区。途中,刘女士掏20元买了两束菊花,这便是当天寄托哀思的所有物品。

    刘女士一家来扫墓的有6人,刘女士夫妇、女儿和女婿、6岁和2岁的两个外孙。其中,小外孙是第一次来扫墓。“如果不是墓区全面禁燃,我是不会带他来的。因为大外孙在禁燃前来过一次,乌烟瘴气,感觉很不舒服。”刘女士说。

    事实上,对于鲜花祭扫的方式,刘女士最初很难接受。

    2014年,南昌市首次发出清明文明祭扫的通知,禁止瀛上墓区燃放鞭炮和焚烧祭祀品。“我看到新闻后,第一反应是‘这不太可能做到’。几千年的习俗怎么说改变就改变?特别是我们上了年纪的人,更不理解。”刘女士说,当年扫墓,还是看到不少人偷偷夹带纸钱。“趁人不注意,烧了就走。”

    2015年,刘女士为了烧纸,想了一个“办法”。清明节前三天,天还未亮,刘女士便和老伴来到瀛上墓区。“趁巡查人员没上班,不仅烧了纸,还放了鞭炮。”

    2016年,南昌市连续第三年发出清明禁燃的通知。刘女士发现,越来越多邻居接受这种新的祭扫方式。刘女士记得,女儿当时提议不要再偷偷烧纸,以后带小宝宝去祭奠先人。

    刘女士接受了女儿的建议。从那以后,不论是清明还是冬至,再也没有焚烧纸钱。刘女士的女儿告诉记者,如今带孩子来,就是希望下一代从小接受文明祭扫的方式,让文明风气传承下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