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古坊日“新” 以会昌县古坊村为例看老区贫困村脱贫路径
  • 古坊日“新” 以会昌县古坊村为例看老区贫困村脱贫路径

    时间:2017-06-08 20:53:50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卞 晔

    古坊村的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改造的蔬菜基地。通讯员 朱海鹏摄

    本报记者 卞 晔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8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会昌写下了著名诗篇《清平乐・会昌》。词以史重、史以词华,会昌的革命历史也因为这篇不朽诗词而更加熠熠生辉。

    会昌山往东南8公里,县城之侧,有一个山环水绕的袖珍盆地,文武坝镇古坊村坐落于此。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初,会昌县对古坊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古坊村作为城郊丘陵乡村,在以山区为主的赣南地区中颇具代表性。5月16日至26日,记者在古坊村进行了为期11天的蹲点采访调研,共走访贫困户18家,多次与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该村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聊天座谈。该调查绝大部分内容来源于上述渠道,尝试从多角度、全方位剖析古坊村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背景下的脱贫轨迹。

    第一章 古坊的基本情况

    古坊村与县城月亮湾新区仅被济广高速一路相隔,由一条3.5公里长、6米宽的水泥路相连,称得上是会昌县城的“后花园”,可以共享县城旅游客源及公共、基础设施。

    全村辖古坊店、上古坊、樟梨树下、三公坑、腰湾、马坑等12个村小组,共244户,人口1321人,劳动力710人左右。村内人口较分散,上古坊和三公坑小组户数最为集中,两个小组共有67户。村中有9个姓氏,其中邹、刘两姓氏村民占到全村人口的60%以上。

    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有山有田有池塘,地肥水美,森林覆盖率达70%,南北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部古坊河沿线为村庄及耕地。全村山多地少,林地1980亩,耕地625亩,周边方圆数公里内无矿业及工业企业。

    传统产业方面,以种植水稻为传统,近几年合作社流转土地后改为蔬菜种植为主。鱼苗和鱼养殖久负盛名,据资料记载和村中老人回忆,清末民初,20来个古坊人曾到吉安、九江等地贩运水花(刚孵化出来的鱼苗)回来饲养,待长成鱼苗后挑到会昌县城去卖,后来又掌握了整套鱼苗孵化技术,使古坊成为会昌县最早的鱼苗孵化基地,鱼苗场一直沿用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后逐渐荒废。但古坊人的养鱼技术和传统沿袭下来,村民大多有散养四大家鱼的传统。生猪养殖方面,全村有6家生猪养殖场,均为散户个体养殖。6家养殖户近两年经营情况不差,大多为家中连续几代养猪。

    由于离县城近,村中年轻人大多在县城打工,晚上回村里居住,主要干泥水匠、木工、铝合金窗安装等工作。不少情况是丈夫做大工,妻子搭档做小工,夫妻俩一天能挣300元。此外,部分村民在赣州市城区和广东务工。

    第二章 古坊的贫困情况

    (一)现状

    古坊村是省级“十三五”规划扶持贫困村。根据2016年的统计,全村有贫困户75户224人,其中低保户25户79人。今年5月,村里对贫困户进行了精准再识别,原有的75户贫困户顺利退出18户,同时新增9户贫困户,贫困户总数为66户。

    (二)致贫分析

    会昌所在的赣南地区历史上属于革命老区,该县亦是原中央苏区县,存有中共粤赣省委旧址等红色革命遗址。和赣南许多苏区县一样,由于战争创伤、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多种原因,会昌县在历史上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不高,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羸弱的县域经济,对贫困现象的输血带动作用相当有限。像古坊村,到老县城的距离只有8至9公里。但2013年之前,从县城通往村里的路还是一条1米多宽的泥土路,汽车都开不进村。路短行难,古坊村民进趟城不是易事。这样的条件,让古坊村虽处于城郊地带,却得不到县城的辐射带动。

    “灯下黑”似的尴尬,让古坊村村民一直蜷缩在山岭之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土里刨食。但他们所生活的土地远不是幸福的温床。山多田少,让每家每户的农作物除掉口粮外,所剩无几。养鱼是村里的传统优质产业,村中古坊河水质好,加上村民坚持用鱼草和蔬菜喂鱼的传统饲养法,使得古坊的鱼在会昌市场上享有独特声誉。以鲤鱼和草鱼为例,市面价格大约在14元/公斤,而鱼贩来古坊的批发收购价都在20元/公斤左右,市场上的零售价高达24元/公斤。就是这样一个优质产业,因为没有市场经济的引领,仅停留在散而小的小农经济时代。村中几乎每户都有一口鱼塘,大则两三亩,小至三四分,星罗棋布、户均一亩,养鱼除了自给,也只够换点油盐钱,“优质”转化不了优势。

    具体到贫困户,66户贫困户中,因残致贫11户(16.7%)、因病致贫25户(37.9%)、因缺技术致贫14户(21.2%)、因缺劳力致贫6户(9.1%)、因缺资金致贫8户(12.1%),因学致贫2户(3%)。其中,因病因残致贫的比例占到了所有贫困户的54.6%,是村中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在因残致贫的11户中,有两户为智障,其余为肢体残疾。新增的9家贫困户有6家是家中成员突发意外致病致残的情况。

    我们列举4户较为典型的贫困户说明,分别为因缺技术致贫1例、因病致贫1例、因残致贫2例。

    (一)邹吉清家庭

    1.基本情况:50岁,妻子47岁,家中5口人,一子,刚成年,尚无稳定工作,七旬父母有200多元/月的低保。

    2.致贫原因:缺技术+盖房欠债。主要经济来源依靠邹吉清在村庄附近做粉刷工,由于不识字,也干不了技术活儿,邹吉清很少去县城打工。前几年村里人盖房子的人不少,收入勉强可以,但近两年村里新盖房屋的已基本盖完,最近有的月份一连大半个月没活干,月均收入只有七八百元。妻子也打零工,收入差不多。夫妻俩没给合作社工作,主要觉得60元/天的收入低。

    3.生产生活资料:有4亩耕地,其中3亩多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每年有近2000元的流转金,剩下的不到一亩地自己种菜。另有30亩山地,其中20亩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有600元的流转金收入,其他山地未利用。按近几个月情况估算,全家收入在2.1万元/年左右。为给儿子结婚准备,夫妻俩在原先一楼平房的基础上加盖了两层,家中房子成了三层楼房,好在早有预想,地基打得深。但因加盖新房,如今家中欠债2万余元。

    (二)邹炳生家庭(新增贫困户)

    1.基本情况:59岁,患糖尿病,无劳动能力,妻子56岁。

    2.致贫原因:儿子突发大病。有两子,皆已成家,其中二儿子去年10月突发主动脉破裂,丧失劳动力,至今无法行走,老两口帮忙照顾二儿子。二儿子生病前在县城打工安装铝合金门窗,勤快能干,赚得不少钱,眼看日子越过越好,却因这场大病,不仅花光了自己和父母家中的积蓄,幼年的儿子也要依靠自己父母抚养。

    3.生产生活资料:邹炳生夫妇将3亩田流转给了村里的合作社,一年有1800元的流转金。妻子时常去合作社打工,每天有60元收入,但由于家务事儿多,还得带孙子,一个月只能干12天左右,一年估算下来有8700元收入,是家中的主要经济来源。因为钱不够用,邹炳生自减胰岛素用药量,每月原本所需上千元的药费仅能支付六七百元。村里正给此户办理低保。

    (三)刘五发家庭

    1.基本情况:48岁,妻子47岁,夫妻俩育有一儿两女,都在读书。

    2.致贫原因:突发意外致残,丧失劳动力。今年三月,刘五发在村中骑车下坡时发生意外,整个人摔进河沟里,造成左小腿断裂和右脚粉碎性骨折。由于是自己造成的意外事故,总共3万多元的住院及医疗费中,农村医保只报销了6000元左右。为了供养三个子女读书,家中基本无积蓄,因这次治疗还欠债2万元。原本在县城做泥工的刘五发只能在家中轮椅上养伤,妻子为了照顾他也无法外出务工,家庭收入因此骤降。不出意外,再过3个月刘五发能恢复站立行走,但要等到明年拆除腿部钢板后才能真正恢复劳动能力。刘五发期盼自己能早日行走,这样妻子便能外出工作赚钱。

    3.生产生活资料:家中2亩鱼塘有2500元/年的收入和一年1000元的养鱼补贴(500元/亩)。

    (四)朱某寿家庭(此户内容多从其兄朱水有处了解)

    1.基本情况:53岁,妻子51岁,无子女。

    2.致贫原因:智障致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朱某寿和其妻皆为智障患者,朱某寿智力残疾偏轻,尚有部分劳动能力,偶尔外出做搬运工,全年收入在5000元到6000元之间,妻子无丝毫劳动能力,常在村中闲逛,需人照顾。

    3.生产生活资料:家中有两亩田,全部流转给了村里合作社,每年有1200元流转金。村里正给此户办理低保。

    第三章 古坊的脱贫实践

    (一)基础设施

    近五年来,随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推进,赣南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会昌县的县域经济突飞猛进,以城区建设为例,会昌县开启了月亮湾新区建设,新的行政中心及发展重心顺势转向,发展加速。县城拓展到了家门口,古坊村的区位位置从城郊立马提升到了紧挨城关。随之而来的是交通条件提升:2013年,从月亮湾新区通往古坊村的公路在苏区振兴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从泥土路升级为3.5米宽的水泥公路,随后,2016年又进一步升级到了6米宽的双向大道。古坊村与城区基本无缝对接,年轻村民开启了白天到城区务工,晚上回家休息的上下班模式。村民们由此才真正享受到了县城的辐射与带动。

    同样是得益于苏区振兴政策,古坊村大力推动了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完成了“七改”和“八乱”整治,完成改路3.5公里、改水242户、改厕186户、改房3000平方米、改河沟4.7公里,清理存量垃圾30吨,拆除危旧空心土坯房9394.11多平方米,修缮347.65平方米。水、电、路、网等升级改造工程在2016年的整村推进工作中得到快速推进。例如,建成了贯穿全村的3.5公里长、6米宽的主干道路,硬化了5条3.5米宽通组公路,建成3座景观拦河滚水气盾坝,改电为2500米三相四线,使村中125户受益。村小教学楼在2012年之前还是一排砖瓦平房,2012年建成了两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楼。

    近年来全村83户土坯房改造中,有35户早在2012年至2015就完成了拆除或修缮。如今村中经评估不属危房而保留的土坯房有14幢左右,并经拨款修缮。如今100%的改厕“成绩单”上,也有162户在2015年底之前就完成了改厕。中央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特殊关怀,使得古坊村在2016年之前就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升级,使得如今能专心发展产业。

    (二)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

    2016年3月,古坊村成立富民生态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和果蔬种植,现今已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载体。合作社现有耕地420亩,开垦山地350亩,分为5个产业基地,分别是:无土大棚蔬菜基地80亩,露地蔬菜基地180亩,山地果园350亩,水果采摘园60亩,高标准鱼塘100亩。其中,山地果园去年刚刚开垦,生长周期在3至5年,还未进入收获期。

    合作社采取村干部带头入股的方式,在村干部的示范和动员下,吸纳到几户贫困户贷款入股合作社,合作社最终汇集股金600余万元,主要入股者被聘为合作社的理事会成员。理事会同时成立了党支部。

    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能收到600元/亩耕地、500元/亩鱼塘、30元/亩山地的流转金。合作社还提供两类岗位:管理岗和劳动岗。管理岗,一般是入股的理事会成员兼任,像贫困户邹永存和邹桂长都属这种情况,他们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工资;劳动岗,即给合作社工作,每天工作8小时,收入按一天60元计,时间较灵活,对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劳动岗位颇受两类贫困户欢迎:一是中老年妇女,这个群体外出务工已很难找到活儿干,但尚有劳动力;二是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家人一边可以照看病残的亲人,一边可以赚得一份收入。

    如今,村里66户贫困户中有61户参与了合作社的土地流转,流转金收入视土地多少而不同;50户参与了合作社的工作中,如今平均每户有1.2万元/年的劳动收入。2016年,合作社已收回成本30万元。

    (三)光伏发电

    2016年,村里利用县里的产业脱贫政策,联系县财政局在村里投资45万元,在村小和老村委会的屋顶建起了60千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达6.8万千瓦・时。2016年8月,发电板并网发电,发电量以0.98元/千瓦・时的价格卖给县供电公司,所得归村集体所有。

    (四)其他土地规模流转情况

    1.竹荪基地(40亩):邻村返乡创业青年高云富看中古坊村完善的基础设施,从村中流转40亩土地用于建设竹荪基地。除了按250公斤稻谷/亩支付土地流转金(折合约为750元),高云富还聘请了10多名古坊村民为基地工作,其中近半数是贫困户,每日亦有60元收入。

    2.艾草基地(20亩):会昌县一位刘姓老板从村中流转了20亩耕地用于种植艾草,流转价为250公斤稻谷/亩。

    3.赣州绿港公司蔬菜大棚(40亩):赣州绿港公司从村中流转了40亩耕地用于蔬菜大棚种植,流转价为250公斤稻谷/亩。

    4.水果种植园(20亩):村西侧一片20亩的耕地流转给了一个私人老板栽种水果,流转价格稍高,为350公斤稻谷/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