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过往如歌
  • 过往如歌

    时间:2017-07-17 19:29:10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杨敏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 杨敏 刘之沛 汤民)村落,青山眷恋,绿水缠绵;文化,代代延续,时时回旋。每个乡村都蕴含了流淌的文化,承载着乡愁。独特的文化元素,展现了文化的生命力量,犹如一本厚重的书,让人们在品读中畅饮生活的陈酿。

    与时间慢慢建立起关系的乡村文化,有传承有保护更有发展,伴随时光交替依然春暖花开。7月,记者顶烈日冒酷暑穿行在广昌、永丰、青原、吉水、峡江、新干等地乡村,寻找那些不曾被人遗忘的故事,听当地人讲述他们的怀念和深沉的爱。

    7月10日,驿前,骄阳似火。这个地处广昌县南部的历史文化名镇,仍保留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50余幢,且烙下了各种不同时代的历史印记,其中石屋里民宅已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只是,江趋于平静,繁华街景已成记忆,我们只能透过古建筑去揣摩去遥想斯地当年文化经济的繁荣发达。穿行于宽窄不一的街巷,相遇的是祠堂、官邸、别墅、店铺、作坊、红军标语,古驿道、古拱桥、古树木和忙着剥莲子取莲芯的村民。镶嵌在古建筑上的石雕、砖雕、木雕,莲花、莲叶、莲蓬,让整个古镇洋溢着博学多姿的莲文化。

    在永丰县城西门恩江畔,记者徜徉在欧阳修纪念馆,大量图片、书籍展示了这位先贤辉煌的人生轨迹,激励后人勤奋好学报效祖国。馆前的宋代报恩寺塔、状元楼及不远处横跨在恩江之上的江西最长石拱桥,仿佛在为我们讲述这片大地昔日的荣耀、见证今天的辉煌。

    吉安市青原区有个近千年历史的村落叫陂。它的古,它的红,它的绿,它将祠堂文化、明清建筑、雕刻艺术、红色遗址融为一体,积淀深厚的文化元素今天仍熠熠生辉。在水运为主的年代,坐落在富水河边的陂,与其他重要商埠一样,从古街老巷墙壁上隐约显出的各类招牌,可以想象当年这里商贸物流的繁华与荣耀。尤其是那座明清结合式风格的永慕堂,更让人浮想联翩。堂内“忠”“信”“笃”“敬”四个大字,就是嘱咐后人对国家要有忠心,要讲信誉,要实事求是,要尊敬他人,所以成了陂人的座右铭,代代相承。这座永慕堂曾经还是红四军军部旧址。在老街上,红军饭店、客栈等为来此寻古探幽的客人提供了方便。在毛泽东旧居里,一个电视剧组正在拍摄红色题材的电视剧。

    吉水县的八都镇,古称龙城,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祖籍地。在八都圩镇东南约2.5公里处的龙城遗址,傍山依水,三面有丈余宽的壕沟相围,呈现“盘龙形”。虽然龙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还未完成,但不免让人生发无限遐思。在毛家村村支书毛建华家里,记者翻阅了有关族谱和史料,其中还有韶山毛氏的宗谱。

    浸润和涵养了文化的乡村,才是秀美的,才有蓬勃的生命力。朱宏宇,湖北美术学院的大四学生,头戴草帽,坐在江河边,把对岸“清吸源”船形屋精准地素描到画板上。与他一道慕名到驿前来写生的,还有他的十几名同学。他们分散在村中多处,所选取的角度各不相同,但目光都凝视在那一幢幢古建筑上。美术家们善于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来捕捉独特的东西,并运用手中的画笔把它定格和传扬。记者刚走进陂村,就看到一位画家,只见他头戴大斗笠,神情专注地把古村一角“移”到了他的画布上。记者与他攀谈后得知,他来自南京,这次慕名来陂作画,已经四天了。

    峡江县城旁边有座玉笥山,名声十分显赫,早在唐代杜光庭所著的《洞天福地记》中就被列为“第十七法乐洞天”“第七郁木福地”,且留下众多故事和传说,历代名流也为它留下大量的诗词歌赋。放眼玉笥山,满目苍翠,且伴有浓郁的文化色彩。县旅游局局长李文清说起玉笥山的自然、人文、奇趣如数家珍。记者发现,今日的玉笥山依然保持着原始的风貌,茫茫林海中,藤蔓交缠,浮绿拥翠,流泉飞瀑,不远处更有赣江如练,绕城北去,给它增添了几分活力几分灵气。掩映在林中的片片野生茶园里,几个来自新干的男女正在采摘茶叶。记者好奇他们为什么会在盛夏时节采茶,经询问方知,由于这里生态特别好,又是野生茶园,他们是特意到这里采摘些茶叶,回去做擂茶的。

    特定的文化符号和标识,是最动人的乡愁。7月13日来到新干,县里的同志力邀记者去潭丘乡看看中洲邹氏祠堂。原来,中洲由“麻烦村”嬗变成远近闻名的“文明村”,与这座展示乡土文化的“殿堂”密不可分。由于村老年人协会的积极参与和建设,这座气势恢宏的旧祠堂,已成为村文化服务中心、关工委、老年人协会、退休人员活动中心、老年体协、综治协会、法制道德教育园地、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等场所,内有廉洁文明宣传室、图书室、电视室、娱乐室等。在堂内的中洲村史馆里,展示了村中先贤的业绩,介绍了邹努等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通过寻觅先贤足迹,缅怀先烈精神,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勤劳致富。

    徜徉在每幢老屋里,发现大多有人居住其间,平时若出现点漏水破损什么的就会及时予以修缮,不至于等到损毁严重了,再花巨资去修缮。也许正是这一原因,才使这些古建筑得以保存。每个老年活动中心里,老人打着麻将聊着天,显得格外安逸。在驿前,记者偶遇广昌夷风文化艺术木偶剧团的演员,他们正忙着为下一场演出做准备。据团长谢家胜说,塘坊木偶戏源于汉朝,此戏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均由戏班师傅用线操纵完成。由于其所演之戏痛斥丑恶,弘扬正气一直流传至今,现已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谢家胜则是第七代传承人。

    斗转星移,文脉相传,乡音乡愁,过往如歌。记者几天来的所见所闻,证实了当地代代村民用心动情地保存着凝聚着独特元素的文化遗存,并通过各种形式弘扬传承着优良家风。无论是在驿前、陂、八都,还是在报恩寺塔、玉笥山、龙城,每块砖头每个雕刻每幢老屋都记载了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千百年来向人们娓娓叙说着历史的沧桑巨变。今天,各地正结合秀美乡村建设,以文化为灵魂,把红色、古色、绿色作为旅游资源融入乡村旅游,让人们不忘过去,珍惜当下,谋划未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