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西篇】新余高新区设置“扶贫车间”帮扶贫困户实现就业
  • 【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西篇】新余高新区设置“扶贫车间”帮扶贫困户实现就业

    时间:2017-07-20 20:26:37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何琪

    17日一大早,新余高新区水西镇桐林村村民胡云根骑着电动三轮车将加工好的成品送到公司,再拉一批原料回到自己的“车间”,然后和其他人一起加工,实现了在家就业。这是新余高新区今年推出的“扶贫车间”, 精准帮扶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实现就业。

    方便行动不便者“车间”设到家里

    十多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胡云根的人生,右腿高位截肢,几乎丧失劳动力,一双儿女还在上学,仅靠爱人打零工维持生活,家里一下子陷入困境。

    胡云根说,他原来在一家电子厂上班,但是行动不方便,上下班都困难,于是找到厂里领导,把零件拿回家,招揽其他人一起加工。他的想法得到厂里领导的支持,与之签订加工合同。

    在当地政府的扶助下,胡云根承揽了金赛博公司喇叭贴片的生产,在桐林村、潭隅村建设了两个生产车间,负责来料加工和结算管理,当起了小“工头”。他优先安排残疾人和贫困户,吸纳了29名农村人员就业,其中有残疾人员15人,贫困户4户。务工人员实行计件工资,由胡云根负责发放。

    “每加工一个胶壳,我抽取0.1分,一个月也能有3000元的收入。”胡云根说,这里是简易的工厂,也是残疾人的“大家庭”,这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工作也很自由,有事可以随时回家,就业顾家两不误。

    “工序很简单,就是贴个边布。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加工3000个,一个月可以拿到1500元。”残疾人廖克敏告诉记者,因为身体有残疾,常常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自从来到这里上班,除了能挣点钱,也开心多了。

    政府因势利导扶持“扶贫车间”发展

    为了精准帮扶行动不便贫困户实现在家就业,今年,新余高新区引导动员企业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建到农户家,将简易手工活拿到村民家去做,既避免了工人来回奔波之苦,又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问题,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实现就业脱贫。目前,高新区已有2家企业实现了生产外包。

    在政策扶持方面,新余高新区鼓励利用贫困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对符合条件的“扶贫车间”3年内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不超过60%的补助,将分散式生产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纳入促进就业基地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创业贷款贴息。

    记者手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不能长久脱贫,只有给“事”才是脱贫有效途径。脱贫攻坚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扶贫车间”便兼具了“渔”和“造血”。

    在“扶贫车间”,记者看到每个人都低头专注着手里的工作,笑容挂在脸上,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满足和充实。他们依靠“扶贫车间”就业,激发了脱贫志向,通过持续稳定的就业,重新找回了获得感和尊严。

    记者何琪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