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31年巡山踏破解放鞋上百双
  • 31年巡山踏破解放鞋上百双

    时间:2017-08-04 20:22:16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康春华

      中国江西网讯记者康春华 实习生曹鑫报道:武宁县生态林场长坪沟护林点,地处武宁、永修、靖安三县交界的山坳,这里2013年才通电,至今没有手机信号。

      就是这样一个地方,52岁的梅香福扎根护林31年。他总是早出晚归,伴随在身边的总是一长一短的两把柴刀;每天行走山路二三十公里,他从未说过累,巡山踏破上百双鞋,走了近30万公里路,相当于绕了地球7圈。

      日前,记者来到林场,了解他看似平凡的护林故事。

    梅香福正在巡山

      “林二代” 情系深山结林“缘”

      武宁县生态林场长坪沟护林点,地处武宁、永修、靖安三县交界的山坳里,距离镇上10公里,距离生态林场分场17.5公里。

      2003年,这里通了乡村公路;2013年才通电,至今没有手机信号,但这里需要守护的林地面积超过1万亩,是武宁县最大、最艰苦的护林点。

      但这样的环境需要保护,需要一个特殊的职业――护林员的保护。今年52岁的梅香福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这个全县最大、最艰苦、最遥远的护林点已经工作了31个年头。

      8月2日,一大早,新法制报记者从长坪沟所在的山脚出发,半路上记者的手机信号全无,经过30分钟崎岖的山路,终于找到了梅香福所在的护林点。

      这是一个几近原始的护林点,4间简易的平房,承载着梅香福的青春和记忆。

      上世纪50年代,一大批安徽人移居武宁县,其中一部分成了林场的工人,这其中就有梅香福的父亲。1986年,当了27年林业工人的父亲去世,21岁的梅香福作为“林二代”,成为长坪沟护林点的护林工人。

      那是一段热闹、快乐的时光。当时跟梅香福一起在护林点的还有11名工人,每天大家一起伐木、护林,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和一群同甘共苦的同事,辛苦被快乐冲得很淡。

      但从1994年开始,护林点的工人调走的调走、退休的退休、离岗的离岗,最终只剩下梅香福一个。

      “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是泪眼蒙,内心感到茫然无措、孤独无助,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是否选错了这条路?” 梅香福说道。

      但梅香福最终选择留了下来。他说,父亲是林业工人,自己从小就与森林接触,一棵棵小树在身边长大长高,这座深山早已犹如自己心底的一潭湖水。虽然会有惊涛骇浪,但更多的是割舍不开的感情。

      两刀傍身应对危险

      也是1994年之后,梅香福的“护林长征”才真正开始。

      一只蛇皮袋,一双解放鞋,一身工作服,一个铝制饭盒,一把长柄砍刀加一把短柄砍刀,这是梅香福巡山护林的全部装备。

      1995年,一个下着小雨的清晨,梅香福和往常一样只身一人去巡山。临近中午时,由于路面湿滑,梅香福不小心一个踉跄滚下了山坡,不但自己被灌木割伤,随身携带的午餐也撒落一地,他忍住痛慢慢爬起来,拖着受伤的身躯边巡山边往回赶。

      “非常疲惫,而且饥饿难耐,内心又恐惧又绝望。”不知不觉天就黑了,而此时梅香福由于走错方向,居然来到山的另一侧永修县境内,人生地不熟的他只能投身在当地村民们搭建的香菇棚中度过漫漫长夜,委屈、难过、伤心一起涌上心头……

      在空无一人的深山中,梅香福除了忍受孤独外,还面临着生命的威胁。他在一个夏天去巡山砍杂灌时,没想到弯刀砍到了藏于杂灌下的马蜂窝。一群马蜂腾空而起,黑压压一片把梅香福团团围住。尽管他拼命往前跑,但浑身上下还是被蜇了几十处。“脸肿得厉害,眼睛根本睁不开。”

      此外,巡山遇到毒蛇也是常事,梅香福曾亲眼看到一位村民上山采摘蘑菇被毒蛇攻击,由于深山之中无法及时就医最终只能选择截肢。因此巡山长刀成了梅香福必带的工具,既可以用来开路也可以用来防身。

      事实上,即使不巡山待在护林点也有危险。因为护林点临近水源,所以经常被毒蛇光顾。而梅香福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早晚仔细查看房间的每个角落。

      多数时间,梅香福要独自日行山路二十多公里。31年来,他巡山踏破解放鞋早已上百双,走了近30万公里的路,相当于绕了地球7圈。

      山上没有手机信号

      1987年,梅香福与妻子唐木英成婚。这一年,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为了照顾孩子,唐木英长期在安徽老家居住,直到2002年才回到武宁。

      1998年,木材滞销,林场经常发不出工资,梅香福一家顿时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无奈之下,唐木英只能外出打工。11岁的儿子开始自己做饭、洗碗、洗衣服,还要照顾妹妹。儿子要上学,但报名前一天学费都不知道在哪。“当时家里的粮食都是赊账的,苦了儿子、女儿。”梅香福回忆说。

      长坪沟2003年通土路,2011年前后才通水泥路,20多年里与外界连接仅靠一条曲折的林间小道。每当暴雨、大雪封闭小道,油、盐、米都挑不进山,梅香福有过一天只能吃一顿饭的经历。长坪沟山顶2013年建水电站,这时护林点才搭车通了电,而此前照明只能用松柴、煤油灯。

      后来林场统一配发了一只手电筒,这是他接触的第一件“电器”。有时夜里实在太无聊了,梅香福就揣着手电筒站在高处向远处探照,同时大声向深山里面呼喊发泄内心的孤独。

      至今长坪沟仍没有手机信号,梅香福只能每半个月去对面山顶或者山下有信号的地方往家里打个电话。家里有急事找他,也只能联系山下的农民,请他们上山转告。

      2004年,梅香福夫妻回家吊唁去世的叔叔,刚回到山里,却又得知在安庆读书的儿子得了急性阑尾炎,身边没有家属签字做手术。夫妻俩向林场借了3000元钱,连夜赶往医院。由于手术不及时,又缺乏照顾,儿子留下了后遗症。这么苦的日子,终究熬了过来。现在,儿女都已长大成人,在合肥有了工作。

      山下村民把他当亲人

      实际上,刚做护林工作时,住山上护林点的梅香福与山下的村民们关系并不好,时常会有矛盾和冲突。

      梅香福回忆,最激烈的矛盾是在18年前夏天的一件事。

      当时,山路未开通,每年农耕完,村民们会牵牛赶十多里路进大山,将牲畜放养,下一稻季耕种时将牛找回,其间进山查看一两次。但每年初春,大山建林得种上大量的小树苗,梅香福巡山时发现,很多小树苗被牛吃掉。

      梅香福几次下山沟通协商,却被告知这是当地早有的风俗习惯。他只好不断将牛群赶到没小树苗的山头。

      后来,一位村民进山寻牛时发现自家牛不见了。事情在山下村子传开,有人开始怀疑梅香福,后又传出,其他人家的牛身上多处发现伤痕,舆论瞬间引爆了矛盾。

      一次,下山买米的梅香福被围住讨要说法。听不进解释的村民直接动手打了起来。大米撒了一地,派出所民警来了,躺地上的梅香福只说:“进山找牛。”

      两天后,在一处山洞沟堑发现了一具牛的尸体,大家才明白,梅香福被误会了。

      “当时村民穷,木材又值钱,你护林就会被打。”梅香福说,他从不因此事记恨大家。反而每次村民进山干活,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梅香福和乡亲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现在,山上下大雨,很多村民会主动叫梅香福下山避雨,以免发生危险。逢年过节,大家还会互相走动。

      期待有人接班 继续守住这片绿

      2002年,梅香福的生活有了改善。唐木英带着55岁的父亲过来帮忙,一家人一起看护山林。女儿中考时,妻子和岳父回安徽照顾,过了一个多星期回到长坪沟。唐木英一进门吓了一跳,发着烧的梅香福躺在床上,手里抱着妻子走之前炒好的地瓜片哭,腿上烂了一个大口子,伤口已化脓。这才离开一个多星期,之前他多年一个人的日子,可是怎么过的?唐木英想到就鼻子发酸。

      “我们这一辈子什么都没顾到,就看着林子一天天、一年年长大。除了逢年过节回家外,一年四季都在长坪沟护林点。几十年下来,儿女跟我们感情不深,两三年才见一次。前年难得回家看望母亲,母亲当时已经病重,没多久便去世了。”唐木英含着眼泪低语,“没照顾好母亲”。

      据了解,从1994年开始,梅香福所看护的山林,几乎未发生偷盗木材的现象,至今未发生过一起火灾。

      “其实压力很大,毕竟是守着1万多亩林子,而且大多已成材。”回忆30多年时光,梅香福坦言,守林的日子是担惊受怕的,又怕火又怕盗,但自己问心无愧。

      如今,在这种担忧中,梅香福从小梅变成了老梅,52岁的他头发早就白了大半。

      “还有3年多,我就要退休了。”梅香福告诉记者,“退休后,我就带着老婆、岳父一起去合肥,到儿女那养老。”

      但憧憬伴着担心。下一个护林员会是谁,又能在这里待多久?梅香福还是担心这些树,期待有人接班继续守住这片绿。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