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西新闻 > 留住乡愁 小小艾米果也能成产业
  • 留住乡愁 小小艾米果也能成产业

    时间:2017-04-19 23:50:30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童梦宁

    每逢清明期间,江南一带,尤其是赣南、粤北客家人聚集地,有吃艾米果的习俗。这种把野生艾草拌入糯米粉,制作成咸、甜口味的民间小吃,总能唤起游子儿时的记忆和乡愁。

    4月2日,“新老客家文化融合之地”信丰县大桥镇举办第二届艾米果民俗美食节,当天吸引了逾3万人,其中有3000余人来自广东。

    眼下,清明节虽已过了10余天,大桥镇的村民仍不断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艾米果订单。旺盛的人气及繁忙的快递业务以前从未出现过,令当地政府及物流企业始料未及。

    当前,大桥镇正深挖民间传统文化,酝酿培育能寄托乡愁的艾草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月赚3万 艾草成“金草”

    大桥镇大桥村村民张丽萍近半个多月来,几乎每天和外婆及婆婆、嫂子、侄女等围坐一起,揉捻艾草和米粉团,包上红豆、春笋和香菇馅,制作艾米果。

    她告诉记者,两年前,做好的艾米果只是送给亲朋好友,之后在城区生活及省外务工的朋友也想要艾米果,并提出每个1元购买。今年订购的人特别多,想吃艾米果,得提前2天预订,价格也提高至1.2元/个,仍供不应求。据估算,她家3月底至4月底做艾米果的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

    大桥镇党委书记赖凌明向记者介绍,包括大桥村在内,全镇有7个村及居委会400余户村民参与了艾米果节及日常线上线下的艾米果销售。镇政府还发动人员到其他乡镇及周边县区收购艾草,收购价为每公斤6至10元不等,仅为艾米果节活动,就收购了近5000公斤艾草。往日不起眼的艾草,如今成了周边村民争相采摘的“金草”。

    大桥镇电商物流中心负责人陈方东告诉记者,两届艾米果节已积累一定人气,“大桥艾米果”无形中成了客家美食品牌。与去年相比,今年的艾米果快递业务量不仅骤增,且发往省外的订单居多,最远的有西藏拉萨。这些消费者基本是从赣南走向省外工作或祖籍地为赣南的客家人,还有一部分为粤北客家人。

    开发新品 延长艾草利用期

    陈方东深知,人气便是财气。5月份以后的艾草虽香气不减,但味苦,不适于做食品,因此艾米果的销售季节仅有1个月。为延长艾草利用期,他正寻找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新的食品及旅游产品。

    近几天,他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添加干艾草和其他几味中药一并煮鸡蛋,制成的艾草鸡蛋口感好,且具有保健功能。此外,以干艾草作为填充料,制作成不同款式的香囊、香枕等旅游产品,线上线下试销,颇受消费者青睐。这两类新开发的产品,可大大提高艾草利用率,艾草采摘时间也不受限。

    深挖传统 培育“乡愁产业”

    全国政协委员、江西师大文化研究所所长王东林表示,大桥一个小小乡镇举办艾米果民俗美食节,当日竟能吸引逾3万人参与,且节后仍保持热度,确实令人有些吃惊,这也恰恰说明,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东西是具有强劲生命力的,值得地方政府去深挖现有的民间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王东林说,客家乡愁文化承载着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与情感认同,氤氲着延绵千年的情感、哲思,盛满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幸福的追求。远离家乡的客家人通过吃艾米果,拾回儿时记忆,回味妈妈、外婆的味道,抒发了思乡之情。他建议,大桥镇及信丰县可因势利导,充分运用客家文化,将艾米果节打造成客家人的“乡愁节”,并培育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大桥镇党委书记赖凌明向记者介绍,下一步该镇将协助电商物流企业引进有实力的投资商,加盟打造艾草产业,流转溪流边100余亩耕地,集中种植野生艾草,并同步向赣南本地及全省境内收购艾草,生产不受时限的食品及旅游产品。注入客家文化,精心包装一年一度的艾米果节,力求办成一个能吸引海内外客家人关注、参与的客家“乡愁节”。

    本报记者 童梦宁

    江西日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